初夏的風在吹拂,卻吹不散籠罩在京城上空的人間燥熱。
在京城消失了好幾年的一對鴿子落在小蘇州胡同某戶人家的屋檐上,探頭探腦的看著四周,顯然有些驚魂未定。
這種生物如今屬于八不養(yǎng)范疇,被人舉報會被批評是玩物喪志。
只是屋檐下方的人們根本沒興趣多看它們一眼,正忙著收拾凌亂的物品和資料。
墻上的日歷都被之前的人群給擠反了,讓1966年的字樣看著像9961。
好好的一處院落,如今看著如同被野豬群沖擊過一般。
這里是景山街道的安置領導辦公室,已經(jīng)正式成立了兩年多。
在1968年這里會改名為大家耳熟能詳?shù)臋C構——知青辦。
如今的安置領導辦公室主要負責完成上級下達的上山下鄉(xiāng)指標,由街道D委副主任兼管。
平日的主要工作是由幾個文教干部負責,負責配合他們的有附近學校的代表、派出所民警和居委會主任。
自打進了六月份,大事是一件接著一件。
本來就不太惹人喜歡的安置領導辦公室遭到了某些人的針對。
見天有穿著綠軍裝、扎著武裝帶的年輕人打著紅旗成群結隊沖進來把屋子擠得水泄不通,又喊幾聲口號然后在辦公室里拉著大家一起跳舞。
弄得辦公室烏煙瘴氣,根本沒法辦公。
這幫兔崽子夠損,全找隔壁街道臉生的人沖在前頭,臉熟的都躲在后頭搖旗吶喊。
副主任已經(jīng)有好些日子沒過來了——街道上的事更正多,他有足夠的借口。
全京城但凡能找關系調(diào)離這個小組的人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后留下來的全是倒霉蛋。
如今還不是兩年之后的68年,上頭沒有強制規(guī)定每家下鄉(xiāng)的政策,只是給街道和單位指標壓力。
但就算是這樣,也有很多人家偷偷把戶口本藏鄉(xiāng)下親戚家,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邊疆。
新上任的知青干部無語的放下掃把,推了推自己的眼鏡架子后看著天井在嘆氣。
三十多歲不到四十的人看著很是暮氣。
他在想自己當初是不是被灌了**藥,怎么好好的老師不當,鬼使神差的就答應了被徹底調(diào)過來這邊。
其實他一開始不過是作為本地學校駐小組代表過來協(xié)助處理安置檔案的,可忙來忙去居然忙成了主職......。
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胸口的那支鋼筆,忽然覺得如今的自己也有點俗——說到底自己的轉變還是因為小組空出來的提干機會。
既然已經(jīng)吃了餌料,那接下來的辛苦都是自己找的。
中年男人喜歡看天,讀書多的文科生都這毛病。
一個二十多歲的公安手里捏著帽子一邊扇風一邊走了進來。
“喲,伊老師,還在收拾呢?”
“看樣子,今天的熱鬧已經(jīng)結束了?來了幾波啊?”
伊夏放下掃帚,對著楊興民指了指一邊桌子上他剛冷好的白開水。
“溫度剛好,你試試,也難為你這么熱的天還穿這么正式。”
楊興民找到自己的茶杯倒了一大杯,幾口就吞了下去。
“各處都開始鬧騰,我們這邊的人手很緊張,所里幾乎都快出空了。”
“對了,您這邊需要我核對戶籍的干脆兩天給我一名單,我可能最近兩天都不會過來蹲著。”
伊夏知道楊興民說的是實情。
“知道你們忙,你先忙你的,我們這邊估計沒四五天根本開不了張......。”
兩人正聊著,正好門外走進來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子,看著很靦腆加手足無措。
這人手里還拿著一張表格。
人和表格伊夏都很熟悉,人是火藥局那邊的劉家小子,那張表是申請去支邊的表格。
伊夏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這個表格已經(jīng)被劉家小子填滿了。
他心里嘆息一聲,也是萬般的無可奈何。
“家里說通了?”
小劉苦笑起來。
“怎么可能說得通,可誰讓......我家的CHENGFEN不好呢......。”
“伊老師(附近的人都習慣這么稱呼他),您別怪我那幾個同學,他們這兩天故意過來鬧騰其實還是為了我......。”
伊夏搖搖頭。
“沒事,手續(xù)可以給我,剩下的日子多陪陪父母弟妹吧。”
小劉放下表格蕭瑟的走了,伊夏和楊興民一時相對無聲。
“伊老師,小劉可能會去哪里?”
就在楊興民問出口的時候,伊夏已經(jīng)拿起了一個本子在翻。
“我們街道還好,對接的是黑省、內(nèi)蒙的國營農(nóng)場,指標還有多的,我琢磨著以主動下鄉(xiāng)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理由給他安排一下。”
楊興民覺得也只能從這里給找補一點了。
只是他們兩人都萬萬想不到,如今伊夏手里的還有些富裕的國營農(nóng)場名額到了1968年會稀缺到什么程度。
伊夏忽然想起來什么,看了一眼桌上倒伏的鬧鐘。
“差點耽誤了時間,我還要去接你劉姨下班,興民你先看著點,一會兒直接鎖門,我明天接著打掃。”
楊興民笑著擺擺手,已經(jīng)把掃帚拿在了手里。
“我一會兒就打掃完了,伊老師你先去吧,劉姨的單位可不近。”
伊夏也沒客氣,推著倒在墻角的單車出門,一陣風的直奔西城而去。
他愛人原來在故宮上班,在1962年的時候借著林家的戰(zhàn)友關系和軍博擴建的機會,把劉芳給運作了過去。
從故宮到軍博,很多人都說自己愛人當時是不是瘋了。
一個是政務院撥款的熱門單位,一個是隊伍上的冷門衙門。
不說別的,光工資和補貼就少了足足十塊之多。
而且故宮在東城,而軍博則在海淀,上班都要伊夏天天去接(為了省月票)。
伊夏當初其實也是反對的,可誰讓自己家里進了壞分子,把那娘倆都給哄得團團轉。
一邊蹬著單車,伊夏沒忍住又想起了這件事。
此刻他的心里全是慶幸。
就在六月一日那天,當看到報紙上的標題時,他們兩口子的背心都在微微出汗。
破四-舊!
兩口子當時便猜到故宮那邊怕是會出事。
其他博物館說不好會怎么樣,但軍博卻是肯定不會受到波及的。
劉芳已經(jīng)轉到軍博近四年,如今有了軍籍,待遇也達到了四年前的水準。
“那個臭小子!”
伊夏忽然擠出一個萬分糾結的表情,但最后還是狠狠的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