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洼不平的泥土公路上,解放卡車搖搖晃晃的開過來,在急促的剎車聲中,車后的灰龍猛地掀起了三四米高。
這種故意的操作自然引起了車上乘客的不滿。
背著行軍行李的年輕小伙使勁的把司機的腦袋摁在方向盤上摩擦,把人家的頭發弄得跟雞窩似的。
又躲過擠在駕駛座后面某人的偷襲,一陣風的跳下車。
負責開車的唐向陽和跟車的周躍進都指著跳下車的張寶根一陣笑罵。
“都發配邊疆了,還給我狂!”
“下次回來先讓你走3公里,叫爺爺了再上車!”
張寶根背著自己的行囊,背對著他們揮了揮手大步向前走去。
這里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角與葉城縣相交的地方。
江勒斯公社的東北角。
典型的戈壁與沙漠相連的地形。
江格斯勒在維語里的意思是老荒灘。
剛剛進入七月,這里的天氣干燥的嚇人,南來北往的風里一點涼氣都感覺不到。
張寶根的提干通知是六月二十七號下來的,葉城江格勒公社紅旗八連知青連長。
級別是副科,算是火線破格提拔。
唐向陽、關老二這幫人正式被編入了師部汽車連,他們的日子比在基層的知青好了不知多少。
寶根這次搞了這么大動作,跟野史里的吳三桂似的,說到底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顏。
但他到底還是把Z唯一后代血脈的威力看得過于簡單了。
為了加強Z對國內的牽掛,也是為了獎勵Z的貢獻,上頭甚至將寶根家里的人全部照顧了一遍。
就連伊白梅的父母都受到了特殊照顧,禁止任何人調查!
為的是杜絕敵對勢力以迂回的角度來接近和干擾到Z。
小伊同志自然也拿到了老張家該有的那個“名額”?
她現在是兵團正式職工,師政Z部派駐在師文工團干事兼師團委宣傳委員,到了十月份她的股級干部待遇也會落實。
在各個單位的檔案里,她的戀愛狀態都蓋上了紅章,紅章下壓的是張寶根的名字。
這件事是總-政親自操辦的,誰都不準多問一個字。
張寶根蹦蹦跳跳的伸展了一下手腳,想起了臨行之前孫主任那幾句意味深長的話。
無非就是想問問他家里是不是還有什么資料上沒寫的關系,怎么搞得孫主任的好幾個老戰友都因為小伊之前的那件事被不輕不重訓了一頓。
訓的是不重,但出來負責訓人的人太嚇人了!
寶根當然不能說,因為按照現在的劇情,他也不應該知道自己“舅爺爺”還活著在給國內發報。
反正留在師部的梅子再也沒人敢招惹,那就對了!
看著前面遠遠的村落,寶根想起了出發前政委說的話。
紅旗八連是剛剛新成立的一個單位,沒有直屬葉城牧場部而是由師部直接管理。
之所以會新成立這個紅旗八連,而且歸師部直管,正是因為在上次的特務駝隊滲透事件中,對方走的就是江勒斯公社的戈壁灘繞過牧場的好幾個巡邏哨。
新成立的戈壁灘紅旗八連駐地剛好卡在了戈壁灘的入口。
說真的,敵人這次居然想橫跨千里沙漠去刺探羅布泊的行徑著實把很多人嚇出了一身汗。
葉城東北戈壁的這個口子自然要由第三師師部直接管理。
張寶根的前方是恰其木大隊,也是靠近新駐地最近的自然村。
大隊里原來有十二個插隊知青,現在也臨時劃歸八連統一指揮。
所以他得先去看看。
這些來天山南北插隊的知青,大部分是因為在吐魯接待處審核沒有通過第二輪,卻又無法回去的那幫人。
只能以插隊的模式下放到各個公社農村。
在來之前,孫主任反復和張寶根交代過一些事情。
這次附近幾個自然村的知青都劃歸了八連臨時統一管理,但其中最大的隱患就是待遇不平等。
紅旗八連總人數是一百二十七人。
分為四個知青排,兩個是正式的支邊知青排,其余兩個排是由附近五個自然村里的插隊知青臨時組編而成。
直接撥給他的兩個兵團知青排都是江浙一帶來的新知青,除了一腔熱血外并沒有多少戈壁生存技能。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他必須著重倚仗的是這五個自然村里在當地生活了三個月以上的插隊老知青。
前半年的磨合期還好說,因為按照一月份公布的最新政策,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之后報到的新知青頭半年都采取供給制。
這些新知青吃公家的、用公家的,睡公交的、穿公家的,每個月就三塊錢的零花錢拿,勞動強度比插隊知青還要大。
而到了半年后所有的新知青都會轉為兵團一級農工,開始拿二十八塊一個月的工資,再加上百分之十五的邊疆津貼,一個月純到手三十二塊錢。
算起來也就比城市基層的轉正職工少一塊錢而已。
而插隊知青則需要在村里辛辛苦苦的拿工分。
孫主任給寶根透過底,在南疆的插隊知青,就算是個壯勞力,一年累死累活最多能拿到三千五百個工分。
而在南疆一個工分只有五分錢到一毛二,而在生產條件較好的北疆,一個工分起步就是五毛。
但哪怕是在北疆,全年下來扣掉雜七雜八的各種生活費用之后到手的,可能就是幾十塊到一百塊之間。
而南疆……知青們很可能一年下來還倒欠大隊里的錢。
而一個新知青前半年吃供給制,后半年旱澇保收能收入近兩百塊。
到了第二年差距就更大。
在第三年,只要支邊知青不犯錯誤,人緣還可以,就能水到渠成的升為二級農工。
每個月固定工資加邊疆補貼有三十六塊八!
在平時插隊知青和支邊知青是分開生活的,這個還好說。
但新成立的紅旗八連,借用了一半的插隊知青,在日常管理中很可能引發這個矛盾。
帶著一腦門子的官司,寶根來到村門口,幾個維族大爺好奇地迎了上來。
“同志,你也八連來知青的?(馕言文)”
“吃飯的(插隊)?騎馬的(支邊)?”
“騎馬的!歡迎、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