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新的磚窯?”
幾個技術(shù)組的知青都在看連長新畫的圖紙,但都沒看出什么所以然來。
“是退火窯!”
張寶根敲了敲粗制的黑板,拿著粉筆開始寫操作流程。
“這是用來加工玻璃的,一共十道工序,每一道的技巧都需要大家完全鍛煉和掌握下來!”
“首先把成品玻璃放入窯里,其次是慢慢加溫,這個速度必須控制住......。”
紙上得來終覺淺。
寶根的一句“慢慢加溫”便讓兩個班的知青輪流加了兩個月的班。
方紅軍還沒到手的兩千塊損失了五百多!
從退火窯里掃出來的玻璃渣子堆成了小山,就連筆記本上的小五星都用到了三顆,這才讓這些人掌握了觀察火色和控制溫度的技術(shù)。
女知青們覺得這些碎掉的玻璃太可惜,閑暇之余用泥巴把碎玻璃一點一點的鑲嵌在了圍墻上。
有陽光的日子,整個八連駐地遠遠的看去宛如修建在一片點點星河里。
張寶根之所以在退火窯這里投入這么大,他其實是想試著搞出一種強度較大的玻璃來。
玻璃易碎與其材料硬度關(guān)系不大,而是因為玻璃內(nèi)應(yīng)的內(nèi)應(yīng)力太大,一旦被引發(fā)便容易導(dǎo)致玻璃破碎。
而極其緩慢的升溫,能有效散去玻璃內(nèi)部的一些內(nèi)應(yīng)力。
張寶根試圖用他們八連的小作坊搗鼓出一種退火法,被退火法加工過的玻璃,不用那么厚也能達到足夠的硬度。
其實他還有幾種可以生成強化版玻璃的土法,而他卻選擇了最看操作人技術(shù)的退火法。
升溫和降溫每一秒都流淌著知青們的汗水和消耗的精力。
褪去大部分內(nèi)應(yīng)力的玻璃其實就是內(nèi)地日常使用的普通玻璃,通過打磨和稀入清漆可以變成透明玻璃。
算是八連工藝的一次大升級。
“透明玻璃?”
梅子看著眼前帶著一定弧形的透明玻璃,總有點想吐槽的沖動。
因為這玻璃的折光度有點感人,類似不合格的哈哈鏡。
“干得不錯,表揚。”
寶根冷哼一聲。
“姑娘誒,四下無人,你也不用給我面子,來,先親一個~~。”
小白羊乖乖的被他摟在懷里,閉著眼睛任由他的大嘴做壞,反正死死的抱著胸口護著扣子不準這個壞蛋更進一步。
良久之后,近乎斷氣的伊白梅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來,羞得不敢正眼看這個流氓。
“說吧,你費這么大勁搞出透明玻璃來是想干什么?烏市有玻璃廠,可沒人會稀罕你的這種土法技術(shù)。”
這回張寶根沒有瞞著梅子。
“你說的沒錯,我們連用的土法確實已經(jīng)落伍了。”
“但我在意的是培訓(xùn)他們用土法加溫時觀察火色的本事,再就是逐漸加溫土法技術(shù)弄出來的弧形玻璃手藝。”
寶根笑著指了指那塊玻璃。
“我需要你幫忙寫一篇介紹我那兩個班組的土法技術(shù)和這種玻璃參數(shù)的文章,能上報的那種。”
梅子靜靜的順著他的話問:“一個該被淘汰的技術(shù),兵團日報估計也不會感興趣的。”
“不是發(fā)給兵團日報的。”
寶根坐起來,替她整理了一下頭發(fā)。
“我那兩個班組里有一個來自鄂省十堰的知青。”
“你以她的名義寫,我會寄給十堰當?shù)氐闹噢k宣傳科和地方報紙編輯社。”
梅子轉(zhuǎn)了轉(zhuǎn)漂亮的美目,忽然發(fā)問:“十堰?你在打二汽的主意?”
寶根挑挑眉:“沒錯,二汽正在加緊建設(shè),我聽說......他們的車載玻璃工廠馬上就要竣工,估計過不了多久便會滿世界選調(diào)會看火色法的老師傅和能燒制弧形玻璃的工人。”
“似乎缺口有點大。”
梅子吃驚的拍了他一下。
“誰給你的消息?你這是想讓你連里的知青走招工的路子回內(nèi)地!”
“沒錯,我今天過來師部就是為了拿這個樣品給孫主任看,順便讓他同意我們把這幾塊弧形玻璃寄出去,目的地是幾個骨干家鄉(xiāng)的知青辦和地方報紙編輯社,替我們的知青做宣傳。”
忽然梅子主動吻了上來。
幾分鐘之后,梅子幽幽的語氣在房間里響起。
“寶根,咱們什么時候回去,我有點想家了......。”
“大概明年或者后年吧。”
......
十堰能出奇跡。
1969年才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shè),但在1970年便生產(chǎn)出了第一輛汽車。
兆頭雖然很好,但困難依舊是一堆。
因為二汽與老大不同,他走的是九成國內(nèi)自主建設(shè)的路子,只是用了一些法蘭援助的技術(shù)。
很多技術(shù)員和工人都是從老大那邊借的或者直接調(diào)的。
故而二汽對于人員擴充的需求相當急迫,但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要。
最好是熟練工,最最好是國有單位的熟練工。
如果有軍隊背景,那就更完美了!
估計梅子壓根猜不到二汽某個在建玻璃廠人事科的科長居然和當?shù)刂噢k的主任是連襟。
如果不是知道這層關(guān)系在,寶根才不會做這些看似拼概率的事情。
知青辦主任本來也就是拿著這塊弧形玻璃給自己的連襟看個熱鬧,可誰知對方看著看著眼睛的動靜居然大了起來。
“你說他們兩個班的知青都學(xué)會了看火色法和弧形玻璃燒制的手法?”
知青辦主任一愣。
“沒錯,人家文章上還有他們師部政Z部的公章,這個做不了假的。”
“怎么?幾個知青一個小作坊而已,值得這么大驚小怪么?人家都說了這是土法......。”
人事科長沉吟了一會兒,這才說出實情。
“我跟你說實話吧,還真別看不起土法。”
“其實法蘭人的車載玻璃工藝就是從土法延伸出來的,我們現(xiàn)在需要的設(shè)備操作員最好是對火色火溫比較敏感的人!”
“這個知青所在的班組似乎已經(jīng)用土法燒了快一年的玻璃。支邊知青啊,半軍隊編制,背景肯定干凈,只需要稍微培訓(xùn)......。”
知青辦主任是最懂知青心思的,當即一拍桌子。
“那你還猶豫什么?馬上寫申請啊,不是說你們挑人一律優(yōu)先么?”
“我可告訴你,這個玻璃和文章不光發(fā)我們十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