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太皇太后請安,太皇太后萬福。”芳華恭敬行禮,沒錯半點規矩。
“你啊,就是禮多,起來吧,又沒外人,用不著如此多禮的,過來坐。”
聽聽,這對祖孫當真是同一樣種,連話都一樣,真有這個心,行禮的時候就讓人攔下啊。
哼。
也就嘴上說的好聽。
“那可不行,孫兒身為皇后,自是要做好表率,要人人沒了規矩,那不是失了咱們皇家體面嘛。”像以往那樣彩衣娛親,芳華昨晚就做出選擇,這事也不丟面。
“那是,皇后最是賢惠不已,我大清有你為后是我大清之福。”太皇太后見她不是來找事,也樂意說些好聽的夸夸。
畢竟皇后現在還是很重要,鰲拜雖除,可要想收服漢臣還得在皇后和嫡子身上做文章。
只有前朝一統,大清江山才算真正穩固。
“哪有太皇太后夸的那樣好,臣妾還得有學呢。”芳華一臉嬌羞和驕傲。
溫情一會后,芳華也不再拉扯,直接道明自己的來意。
昨個的事情她用最溫和的語氣說完,然后眼中帶上一絲情傷道:“皇上既然喜歡臣妾也不會拂了皇上的意,可大阿哥可憐,萬不能再讓馬佳氏照顧下去了,太皇太后您覺得的呢?”
是的,她來不光告狀,還要讓馬佳氏到死也見不著兒子一面。
就是不知道這次她跟她兒子誰先死了。
大阿哥中了藥,太醫那邊沒查出來,身體只會一日不如一日,要想治好,除非她出手。
可惜,她沒那么圣母。
太皇太后盯著芳華看了許久,久到芳華都有些忍不住覺得自己是不是露出什么馬腳。
好在太皇太后開口了,“皇后考慮的是,如此哀家就讓內務府那邊換幾個奶娘和伺候的去阿哥所那里收拾一下,直接把大阿哥送去阿哥所養著吧。”
其實大清有換子養的習俗。
庶妃位份不高,后宮隨便一位主子都能養。
可大阿哥身份不一般,康熙這才一直讓馬佳氏養著,也因為寵愛,想借機給馬佳氏抬一下身份。
可惜前朝事忙,這事就一直壓到現在。
芳華重生歸來,也破了康熙的打算,這才沒讓馬佳氏晉位。
上輩子,馬佳氏懷上第二子的時候,康熙大喜直接晉她為貴人,可以說是一步登天。
就連納喇氏都排她身后,可惜,最終她福薄,沒能養住大阿哥,最終讓納喇氏撿了個便宜。
成為四妃之首,當真是沒出息。
“如此再好不過,等臣妾生了后也送去阿哥所,太皇太后所選之人肯定最是好。”芳華拍著馬屁道。
她的兒子自然要自己養,誰也別想傷害她兒子。
這話也確實討好到了太皇太后,“你啊,嘴就是甜,現在這樣說,等你生了可就不舍了。”
太后懿旨很快就傳到了儲秀宮。
馬佳氏那叫一個傷心,等傳旨的人一走,她立馬讓人去查這是怎么回事。
昨個皇上都原諒她了,不可能今日要帶走她的承瑞,肯定是有賤人搞鬼。
馬佳氏是包衣出身,宮里也有些勢力,很快就查清了原由,氣的她砸了不少東西,在奴才的安撫下,這才安靜下來。
“太后懿旨不能違背,去,收拾大阿哥的東西,太皇太后的人來接就送大阿哥過去。”
說完,她就淚如雨下。
“皇后,皇后,我與你不共戴天。”
也不知道她哪來的勇氣和芳華掰手腕。
反正她現在是恨上了皇后。
芳華會在意嗎?
自然不會。
得到自己想要的她就回去了。
然后直接請了太醫,太醫能檢查出什么來呢?
自是和之前脈案一樣,身心受損,腹中胎兒也同樣如此,如不好好將養,只怕無法足月生產。
借此機,芳華就躲去之分的紛爭。
鈕祜祿氏倒是來過幾次,可見著芳華都是躺在床上,她也不好再上門叨擾,也就不再過來。
初一十五后宮眾人也就在坤寧宮門口磕個頭,然后再去慈寧宮請安。
康熙前朝忙的很,加上芳華算計了他一把,心里氣還沒消呢,自是少去坤寧宮。
日子平平淡淡過去,中秋宮宴芳華以養胎為由沒有露面。
倒是博爾濟吉特福晉帶領家中各位福晉過來覲見,和娘家人也見上面,芳華十分開心。
留下自己母親和嬸嬸后,其余的福晉都打發去了宮宴。
大家也知道人家母女有話聊,也沒多在意就回去了。
索額圖的福晉有些尷尬,“皇后娘娘,要不臣妾到外間等著大嫂吧。”
聞言芳華站起身來,走到自家叔母跟前,“二嬸不用如此,這里又沒外人,正好我也有些話想和你跟額娘說說。”
現在叔父很得皇上賞識,現封國史院大學士,有些事情他出面會更方便。
要是她沒記錯,明年的時候叔父就會離開國史院,去往保和殿,成為保和殿大學士,那可是天子近臣。
“就是,聽皇后娘娘的吧。”博爾濟吉特福晉也拉住自家妯娌的手臂溫和出言道。
佟佳氏笑笑,雖不解大嫂和侄女今日為何如此留下自己,但她在家的時候夫君就囑咐過她,要她好好與皇后相處。
“嗯,聽娘娘的。”佟佳氏留了下來。
是的,索額圖的福晉是佟佳氏,跟孝懿仁皇后不同宗。
算得佟佳氏主支那邊的,而佟圖賴那一支也是因康熙生母才有現下的榮華光景。
就索額圖福晉這一脈的佟佳氏也不是誰都能輕視的,這一脈可是索尼第三任妻子佟佳氏一族。
算下來,索額圖與他的福晉還算表兄妹。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就是。
就她為索額圖生下二子二女,佟佳氏就能當索額圖的家。
“這就對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分的那么細,下次有機會把弟弟也帶進宮來玩玩,出生下后我可是一次也沒見過的。”芳華想到自家叔父最后的結局,心中悲痛。
叔父和二嬸關系關厚,雖有小妾,但府里中饋一直由二嬸管理。
因二嬸生育了子嗣,小妾那邊叔父也一直讓其避子,沒想過讓二嬸煩心,也正是因為這樣,叔父在后期才會斷子絕孫,一個后人都沒能留下。
(作者瞎編,不能考究。)
這一世,如叔父不棄,她自是讓他兒孫滿堂,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