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爺劉海中最近心里極不平衡。林凡的風光無限,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他和他兩個兒子的無能。自己升官無望,兒子們也不成器,看著林凡又是表彰又是獎金,還被大領導賞識,他嫉妒得眼睛發(fā)紅。
易中海的郁悶和暗中對林凡的忌憚,被劉海中敏銳地察覺到了。他覺得這是個機會。如果能扳倒林凡,既能討好易中海,又能凸顯自己“覺悟高”、“警惕性強”,說不定還能在領導面前露個臉。
于是,這個官迷心竅又愚蠢的劉海中,想出了一個“妙計”——寫匿名信舉報林凡!
他偷偷摸摸地找來信紙信封,開始絞盡腦汁地羅織罪名。技術上的問題他不懂,也不敢瞎寫,就從思想作風和生活上下手。
他寫道:林凡生活腐化,經(jīng)常購買雞鴨魚肉,鋪張浪費,不符合艱苦奮斗精神;林凡搞技術革新是為了個人出名得利,動機不純;林凡在院里搞小團體,拉攏閻阜貴,排擠一大爺易中海,破壞團結;甚至還隱晦地暗示林凡可能有什么不為人知的背景或收入來源。
寫好后,他不敢署真名,趁著天黑,像做賊一樣把信投進了廠領導信箱,標明“李副廠長親啟”,他覺得李副廠長管生產(chǎn),肯定能治林凡。
做完這一切,劉海中心里既緊張又興奮,感覺自己干了一件大事,天天盼著廠里處理林凡的消息。
然而,他低估了李副廠長的政治智慧和對林凡的賞識程度。
李副廠長收到這封字跡拙劣、內容空洞、充滿嫉妒和惡意揣測的匿名信,只是掃了幾眼,就嗤之以鼻地扔在了一邊。這種級別的誣告,他見得多了。
尤其是信里攻擊林凡生活腐化、動機不純、破壞團結,更是讓李副廠長覺得可笑。他甚至從字里行間,隱約猜到了舉報者的身份和層次——大概率是廠里或者院里那些嫉妒林凡、水平低下的人干的。
李副廠長非但沒有處理林凡,反而對林凡更加欣賞和同情——有本事的年輕人,就是容易招人嫉妒和非議啊!更需要保護和支持!
于是,在一次中層干部會議上,李副廠長不點名地批評了這種歪風邪氣:“……最近,我收到一些匿名信,內容荒唐可笑,完全是捕風捉影,惡意中傷!這是極其不好的風氣!我們有些同志,不把心思放在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搞好生產(chǎn)上,整天就想著搞歪門邪道,嫉妒賢能,寫黑信,告黑狀!這種行為的性質是極其惡劣的!我在這里強調,廠里鼓勵技術革新,支持青年人才!對于這種匿名誣告,一旦查實,嚴懲不貸!”
李副廠長的聲音嚴厲,目光掃過全場,讓一些心里有鬼的人心驚膽戰(zhàn)。
劉海中作為車間里的七級鍛工,也旁聽了會議。聽到李副廠長的話,他嚇得冷汗直流,臉都白了,趕緊低下頭,生怕被看出來。
會后,消息靈通的許大茂立刻偷偷跑來向林凡表功:“林兄弟!好消息!不知道哪個缺德帶冒煙的寫匿名信舉報你,結果被李廠長在會上臭罵一頓!哈哈,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林凡聞言,只是淡淡一笑。他有“初級洞察”,最近也隱約感覺到劉海中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結合許大茂的話,心里大概猜到了七八分。
他并不點破,反而對許大茂說:“謝謝茂哥告訴我這個消息。清者自清,我不怕這些。倒是要提醒茂哥,以后也小心些,免得被小人盯上。”
許大茂連連點頭,覺得林凡真是大氣又關心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而劉海中,則嚇得好幾天都沒睡好覺,見了林凡都繞道走,再也不敢動什么歪心思了。他這次舉報,非但沒傷到林凡一根汗毛,反而讓林凡在李副廠長那里加分,自己卻差點暴露,成了廠里的笑話(雖然沒點名,但有心人也能猜到),真是弄巧成拙,賠了夫人又折兵。
經(jīng)此一事,廠里那些暗中嫉妒林凡的人,也暫時偃旗息鼓,不敢再輕易動作了。
林凡的廠內地位,更加穩(wěn)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