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一頭扎進了進口設備的攻堅戰中,臨時車間成了他的第二個家。這些東歐引進的鋼鐵巨獸,外殼印滿德語標識,圖紙如同密碼,他把鋪蓋搬到休息室,白天拆解設備,晚上啃圖紙,手邊《德語機械詞典》《液壓系統故障排查》等工具書的書頁已翻得起毛。
憑借零星德語和機械知識,他像破譯密碼般摳細節:認不出的術語就畫下來查詞典,復雜傳動結構就拆舊鬧鐘琢磨。一次對著液壓管路圖卡殼一下午,直到傍晚擰開閥門見油液順暢流動,才露出笑意。實在不懂,就揣著筆記本找懂俄語的張師傅請教,兩人常圍著圖紙聊到深夜,偶爾還結伴去圖書館翻外文資料。
他的專注被眾人看在眼里,李副廠長每周視察,見他要么給技術員講軸承安裝公差,要么和張師傅為參數爭論,最后靠實物驗證說服對方,次次都滿意點頭。廠里先前“走后門”的謠言早已消散,年輕學徒工拆裝齒輪箱手忙腳亂,林凡教他校準軸線,還寫“拆裝三步法”相贈,學徒工逢人就夸他教得明白。
四合院里,林凡地位穩固如山。經濟上,他是技術骨干,工資高還拿過兩百塊專項獎金,永久自行車和紅燈收音機成了全院焦點,閻阜貴見女兒扒門看,趕緊拽回叮囑“這是林師傅憑本事掙的”;反觀賈家,秦淮茹撿菜葉,賈張氏借糧遭拒,再無往日氣焰。
技術上,他攻克設備的事傳遍小院,易中海劈柴時聽鄰居議論“廠長都關注林師傅的項目”,手里斧頭頓了頓,心里不是滋味——如今傻柱修爐子都要先問林凡。人際關系上,他接濟孫奶奶,幫鄰居修水電,卻對賈張氏扔垃圾的行為毫不手軟,直接將垃圾倒回賈家水缸,此后賈張氏見他就躲;閻阜貴主動搭話示好,許大茂點頭哈腰,傻柱雖不服,借自行車時被林凡主動遞鑰匙,也紅了臉。
政治上,林凡提交入黨申請書,成了重點培養對象。院里劃分公共煤棚,易中海想按老規矩來,閻阜貴帶頭提議“聽林師傅的”,眾人附和,易中海只能沉默。四合院氛圍變了,沒人再亂堆垃圾、占小便宜,雖有閻阜貴的算計、傻柱的嘀咕,但沒人敢挑戰林凡權威。
賈家仍在困境中:賈東旭勞動改造累得癱倒,秦淮茹出次品被批,賈張氏成了反面典型;傻柱守著食堂,見林凡和女技術員討論,酸溜溜跟許大茂吐槽,許大茂卻只想讓林凡幫自己調回技術科;其他住戶對林凡多是敬畏,王大爺孫子急病是他連夜送醫,張大媽兒子進技術組也靠他推薦。
傍晚,林凡看著窗臺上的收音機,聽著重工業發展新聞,想起半年前還是受氣包,如今成了院里、廠里的紅人。他正規劃申請新研發項目,設備科小王突然氣喘吁吁跑來:“林凡同志!李副廠長讓你去車間!進口設備液壓系統出緊急狀況了!”
林凡心里一緊,放下茶杯抓上工裝就走——新的挑戰已至,而他早已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