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軍械部件的成功像一股強勁的旋風,一夜之間將林凡的名字推上了紅星軋鋼廠輿論的頂點。表彰通報貼在了廠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豐厚的獎金和來自部委、軍方的雙重嘉獎,讓林凡成了全廠矚目的英雄。
但林凡本人卻異常平靜。慶功會后,他婉拒了同事們出去“搓一頓”的提議,一個人回到了那間臨時充當指揮部的工具房。
喧囂過后,獨處讓他更能冷靜思考。陳大校的提醒言猶在耳,那位神秘的楊老教授和其背后的秘密調研任務,像一片未知的烏云,預示著明天可能到來的風浪。
他再次攤開那張殘缺的部件圖紙影印件,臺燈昏黃的光線聚焦在右下角那個模糊的符號上。它像是一個縮寫,又像一個變形的徽記,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林凡調動著腦海中來自現代的記憶和系統賦予的龐雜知識庫,試圖進行比對。
德系標準?不像。美標?也有些差異。蘇制體系?似乎接近,但又有微妙不同。它更像是一種…自成體系的、帶有某種特定領域特征的標注方式。
一個念頭劃過腦海:這莫非是某種國內特殊部門或者絕密項目內部使用的非標準代號?
這個猜測讓他心頭一凜。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受損部件的來歷和重要性,可能遠比陳大校表面上所說的“訓練損耗備件”要復雜得多。
他將圖紙小心收好,決定在沒有把握前,不向任何人透露這個發現。
第二天一早,廠里的氣氛明顯不同往日。標語煥然一新,道路清掃得干干凈凈,各車間都接到了嚴格維持生產秩序的通知。部委專家督導組的正式巡查開始了。
以劉副局長為首的專家組,在廠領導的陪同下,按照既定流程視察各主要車間。隊伍中,一位戴著深度眼鏡、頭發花白、氣質儒雅沉靜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話不多,但觀察極其仔細,不時會提出一些一針見血、直指核心的技術或管理問題,讓陪同的廠領導和技術人員冷汗涔涔。
這位,顯然就是陳大校口中的楊老教授。
林凡作為技術骨干,也被要求隨行部分環節。他刻意保持著低調,認真傾聽,只在被問到時才言簡意賅地回答,態度不卑不亢。
楊教授的目光幾次看似無意地從林凡身上掃過,卻沒有特意與他交流。
上午的巡查在波瀾不驚中度過。下午,重點來到了第五車間——進口設備安裝現場。
德國專家勞爾今天格外賣力,詳細介紹著安裝進度和技術要點。楊教授聽得非常認真,偶爾會打斷詢問一些關于設備精度、剛性、長期運行穩定性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有些問題甚至讓勞爾都需要思考片刻才能回答。
視察接近尾聲,似乎就要平穩度過時,楊教授忽然停下腳步,目光轉向一直跟在隊伍稍后位置的林凡,微笑著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
“這位就是林凡同志吧?昨天成功修復關鍵部件的功臣。果然是年輕有為。”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過來。
“楊老您好,我是林凡。您過獎了,我只是盡了本職。”林凡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
“嗯,”楊教授點點頭,看似隨意地走到那臺龐大的進口設備主機前,用手拍了拍厚重的床身,“設備是好設備,技術是先進。但我們引進消化吸收,最終目的是為了創新超越,不能總是跟著別人的標準走。”
他話鋒一轉,突然問道:“林凡同志,你接觸過這臺設備的圖紙和技術標準了。以你的眼光來看,這套德國標準體系(DIN),在極限工況,比如長期高負載、高頻率沖擊下,是否存在某些…設計冗余不足或者潛在的薄弱環節?”
這個問題極其尖銳和大膽!直接質疑德國工業標準的權威性!而且涉及對設備核心設計的判斷!
現場一下子安靜下來。李副廠長等人臉色微變,勞爾先生更是皺起了眉頭,似乎有些不悅。
林凡心中電光石火般閃過無數念頭。楊教授此問,絕非無的放矢,更像是一種考校,看他是否只會循規蹈矩,還是具備批判性的技術洞察力和前瞻性。
他沉吟了幾秒鐘,組織了一下語言,謹慎地回答道:“楊老,DIN標準體系非常完善和嚴謹,這是共識。但任何標準都是在特定技術條件和認知水平下制定的,并非完美無缺。”
他走到設備一側,指著一處主傳動箱體的設計:“比如這個箱體的加強筋布局和壁厚設計,基于DIN標準和德國本土的材料工藝,無疑是最優解。但如果我們考慮到國內未來可能采用更高強度但韌性稍遜的新型合金鋼,在極端沖擊載荷下,這個區域的應力集中系數可能會超出理想范圍,存在微裂紋萌生的風險。”
他沒有全盤否定,而是基于假設性前提,給出了一個具體而技術化的分析點。
這個回答,既回應了問題,展示了思考深度,又沒有直接挑戰權威,顯得有理有據,極其得體。
楊教授眼中閃過一絲贊賞的光芒,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幾分:“很好!不盲從,有思考,有見解!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技術人才!”
勞爾先生本來有些不滿,但聽完林凡具體的技術分析,也不得不陷入沉思,下意識地拿出筆記本記了點什么。
緊張的氣氛再次緩和。
然而,林凡注意到,楊教授在表示贊許的同時,其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極其快速地瞥了一眼設備基座某個不起眼的接口部位。
那個部位,恰好讓林凡想起了昨天圖紙上那個模糊的符號所標注的大致區域!
一個驚人的聯想在他腦海中炸開:楊教授此行,莫非與那個受損部件,乃至那個神秘的符號標注,有著直接關聯?他剛才那個問題,或許不只是考校,更是在試探自己是否察覺到了某些“超出標準”的東西?
山雨欲來風滿樓。
林凡感到,真正的考驗,或許并不在明面的巡查問答上,而隱藏在水面之下。
他深吸一口氣,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
督導組的巡查仍在繼續,但林凡的注意力已經高度集中。他預感到,某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即將被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