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王城。
兩萬余黃巾軍已于北城外扎下大營。
一眾黃巾將領簇擁著張義。
正于大營外打量著這王城。
眼尖的馬和指著北城門外一小山道。
“諸位!”
“請看,那是何物?”
眾人齊齊望向高句麗王城北門方向。
片刻之后。
張義憤怒地說道。
“娘希匹!”
“是景觀!”
“是漢民頭顱所筑的景觀!”
眾將聞言皆是怒不可言。
紛紛請戰道。
“主公!”
“吾等請命攻城!”
“必殺光這幫高句麗雜胡!”
就連許融、吳禮二人亦高呼道。
“主公!”
“高句麗人此等行徑與牲畜無異!”
“請主公下令!”
“屠滅此城!”
“寸草不留!”
張義見眾人皆是義憤填膺。
遂下令道。
“傳令!”
“擊鼓!”
“聚兵!”
黃巾軍大營外。
兩萬將士聞鼓列陣。
張義領著親衛躍馬陣前。
“諸位弟兄!”
“爾等看見了嗎?”
“就在那北城門外!”
“那里堆著我漢民頭顱所筑的景觀!”
“這是什么?”
“這是天大的恥辱!”
“那幫高句麗雜胡膽敢殘殺我漢民!”
“爾等該當如何?”
眾黃巾軍士紛紛怒吼道。
“破城,殺胡!”
“破城,殺胡!”
張義亦是怒吼道。
“傳令!”
“攻破高句麗王城!”
“滿城盡屠!”
“一個不留!”
“殺!”
趙純領著數千兵馬作為黃巾軍先鋒。
沖殺上前。
雖只有云梯十余架。
但一眾黃巾軍士,士氣高昂,嗷嗷直叫!
狂奔之下,掀起沙塵陣陣。
高**站在城頭之上。
遠遠看著黃巾軍大營。
咬緊牙關,雙手緊握。
“令5000禁軍上城堅守!”
“其余各部校場待命!”
“快!”
城墻邊。
兩軍廝殺聲不斷。
每當黃巾軍剛剛沖上城頭。
便有高句麗士兵立馬圍攏過來。
刀砍、槍刺、劍斬、斧劈。
直殺的日頭西垂。
黃巾軍本陣。
張義眼見自家軍士久攻不下。
心知:到底是準備不足。
井闌、沖車、木幔車、巢車皆無。
僅僅依靠云梯,實難以破城。
遂命張鐵傳令。
鳴金收兵!
“鐺....鐺....鐺.....”
一陣鳴金聲響起。
一眾黃巾軍,有序退下城墻。
端的是百戰之兵,進退有度,絲毫不亂。
高**眼見,黃巾軍退兵。
頓時欣喜不已。
“所有守城軍士!”
“今夜加食!”
王府內。
高**看向一旁的高離。
“前往扶余部求援的騎兵出發多久了?”
“可有消息傳回?”
高離連忙應道。
“國主!”
“求援的騎士已自王城出發三日!”
“估計再有個五日也該到扶余王庭了!”
“可那扶余王,能派兵來援嗎?”
“當年我等祖上可是自行脫離扶余部,南下立國的!”
“這扶余王還能念這同族之情嗎?”
高**一拳砸向城墻。
“我已在信中言明,若扶余部肯帥兵來援,我愿獻出這玄菟郡!”
“率部歸附扶余王庭!”
高離頓時驚的大喊道。
“國主!”
“此事萬萬不可!”
“我等高句麗部好不容易南下立國!”
“已歷數代,若再歸扶余部!”
“恐人心盡散!”
“適時再無我高句麗國!”
高**看著遠方的黃巾軍大營,心中亦是無可奈何。
自己豈不知這其中道理。
可眼下能求援的,也只有這扶余部了!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啊!
黃巾軍大營。
主帥帳中。
張義臉上盡是陰云。
眾將見此情形,只得靜立帳中。
此時,許融小心上前開口道。
“主公!”
“高句麗王城堅固非凡!”
“我等是否先命人打造攻城器械?”
“再圖其他!”
張義長舒一口氣道。
“傳令!”
“全軍暫且扎營!”
“就地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井闌、沖車、木幔車、巢車,全都要打造!”
“待下次攻城,務必一戰破城!”
眾人連忙起身應道。
“我等聽令!”
玄菟郡,東北方向
扶余王庭。(后世吉林省長春市附近。)
一座圓形木柵城內。
高句麗派遣的求援使者,王室族老高莫支,正跪在扶余部大王夫臺腳下。
“大王!”
“我高句麗部祖上亦是扶余人啊!”
“當年不過是南下拓荒啊!”
“眼下那幫黃巾軍殘暴無比!”
“視我等高句麗人如草芥,大興屠戮!”
“我家國主,特命小人來求援!”
“請大王為我高句麗人做主啊!”
夫臺看著跪在地上痛哭不已的高莫支。心中不禁冷笑連連。
這高句麗人當真是無恥至極。
當年趁著王庭的幾大單于爭奪王位,暗自帥兵南下脫離本部不說,還敢悄悄立國!
要不是這些年鮮卑人年年率軍侵犯,自己早就派兵南下滅了這幫叛徒了!
遂陰冷地說道。
“爾等高句麗人不是已經立國了嗎?”
“不也是自稱國主?”
“與我扶余部平起平坐嗎?”
“還來求我扶余部干甚?”
高莫支聽聞此言。
心知:這扶余王定是為當初,高句麗人脫離扶余部南下立國之事,耿耿于懷!
遂急忙開口道。
“大王明鑒!”
“我主已知錯!”
“我主承諾,若大王愿帥兵南下!”
“我高句麗人愿認祖歸宗!回歸扶余部!”
“去掉國主頭銜,同時將這玄菟郡之地悉數獻上!”
“萬望大王,發兵救我高句麗!”
夫臺,雙目圓睜,緊盯著高莫支道。
“此言當真?”
“有何為憑?”
高莫支連忙從懷里掏出一份絹書,雙手高高舉過頭頂!
“此乃我主親筆所書!”
“上有高句麗國主金印!”
“以此為憑!”
夫臺一手搶過絹書,查閱片刻后,大喜道。
“好!”
“回去告訴那高**!”
“一月之后,我扶余部派大軍三萬來援!”
“叫他好生守住高句麗王城!”
高莫支急忙應道。
“我代我主多謝大王!”
“高句麗人愿以扶余部為首,向您稱臣!”
待高莫支走后。
一旁的扶余部左丞相尉遲仇開口道。
“大王!”
“我等當真要率兵去援那幫高句麗叛徒?”
“當年那幫賊子,趁亂脫離我部不說,還縱兵劫掠王庭!”
“此等小人,大王不可不防啊!”
夫臺此時輕蔑地笑道。
“援兵?”
“讓那高**等著去吧!”
“高句麗人與那勞什子的黃巾軍打去吧!”
“待兩幫人打個兩敗俱傷,我再率部南下豈不是更好!”
尉遲仇聞聽此言,連忙拍馬屁道。
“大王英明!”
“您的智慧猶如那草原上的雄鷹一般,高高在上!”
“區區高句麗,早晚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