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委員會,這個名字聽上去威風凜凜,代表著國家最尖端的未來。
可當祁明峰踏入分給他的副主任辦公室時,才切實體會到什么叫百廢待興。
房間不大,一股陳舊木料和灰塵混合的味道撲面而來。
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掉漆的鐵皮文件柜,就是全部家當。
墻角那部黑色的手搖電話機,看上去比他的年齡都大。
資料殘缺,人才匱乏,設備老舊。
這就是他上任第一天,面對的爛攤子。
他才剛剛將上將任命書鎖進家里的保險柜,轉眼就從云端落回了最堅硬的地面。
也挺好,腳踏實地的感覺,更讓人心安。
就在他拉開椅子,準備坐下時,腦海中熟悉的提示音準時響起。
【叮!宿主開啟和平建設新篇章,身份轉變:從戰爭之神到建國基石!】
【檢測到宿主當前面臨“萬事開頭難”的困境,特此發放建設期新手大禮包——【未來科技碎片X1】!】
【請宿主選擇應用領域,系統將根據您的選擇,具現化相關科技理論雛形。】
祁明峰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來了。
他在戰爭年代,靠著系統獎勵的戰術和精神力,為自己,為家族,打下了一片天。
如今到了和平年代,系統的獎勵模式也隨之改變。
科技碎片?
很好,這正是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他的眼前浮現出幾個選項:【材料學】、【半導體技術】、【船舶工程】、【航空發動機】……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他的意念直接鎖定了最后一個。
【航空發動機領域】!
這四個字,是龍國幾代軍工人的痛。
更是他記憶中,孫子祁同偉那個時代,都未能徹底攻克的“心臟病”!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空軍,就等于被廢掉了半條臂膀。
而沒有一顆強勁的“中國心”,戰機飛得再高,也不過是別人的靶子!
他要改變孫子的命運,就要從根源上,為這個國家,為祁家,補上每一塊短板!
【選擇確認!【航空發動機領域】科技碎片正在發放……】
瞬間,海量的信息流涌入祁明峰的腦海。
這些信息雜亂無章,有復雜的理論公式,有結構圖,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材料名詞。
雖然只是碎片,但其中蘊含的幾個關鍵技術方向。
卻像一道道閃電,劈開了他眼前所有的迷霧!
他豁然開朗!
當晚,國防科委辦公室的燈,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一份名為《關于我國第一代噴氣式發動機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技術構想》的報告,被整整齊齊地擺在了委員會主任的辦公桌上。
這份報告,是一顆重磅炸彈。
委員會內部的緊急技術研討會上,氣氛壓抑得可怕。
“異想天開!簡直是異想天開!”
一位戴著老花鏡,從舊時代過來的航空專家,氣得手都在發抖。
他指著報告上的幾張結構圖,激動地說道。
“渦輪葉片用復合層流冷卻?進氣道還要搞可變截面?”
“這……這在理論上都還只是個猜想!我們連最基礎的離心式發動機都還沒完全吃透,怎么可能一步登天!”
“是啊,祁副主任,您的心情我們理解,誰都想讓我們的空軍早日強大起來。”
另一位老專家也委婉地勸道。
“但科學研究,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啊。”
幾位中方專家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復雜的表情。
既有對祁明峰“外行指導內行”的無奈,又有面對技術壁壘深深的無力感。
祁明峰坐在會議桌的一側,面色平靜,一言不發。
他只是靜靜地聽著,將所有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這些質疑,全在他的預料之中。
真正的重頭戲,還沒登場。
“我認為,這份報告與其說是技術構想,不如說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對未來的一份浪漫幻想。”
一個生硬的、帶著明顯口音的中文響起。
說話的,是列席會議的蘇國專家組組長,鮑里斯。
一個身材高大,下巴刮得鐵青的白人。
他拿起那份報告,用兩根手指嫌棄地捏著,眼神中的輕蔑毫不掩飾。
“科學,是嚴謹的,是需要無數次實驗和數據支撐的。”
“而不是靠著戰場上的勇氣和想象力,就能成功的。”
鮑里斯將報告扔在桌上,發出“啪”的一聲輕響,讓幾位中方專家的肩膀微微一顫。
“我們蘇國,愿意幫助龍國同志們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
他環視一圈,用一種教導的口吻說道。
“我們提供的方案,是基于現有技術,最穩妥,也最現實的道路。而不是這種……連理論基礎都沒有的小孩子的涂鴉。”
這話一出,會議室里幾位中方專家的臉色都漲紅了,既羞辱又憤怒,卻無法反駁。
因為蘇聯人說的,是事實。
他們提供的技術和圖紙,雖然落后,但卻是目前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主持會議的主任,在權衡許久之后,最終做出了決定。
“祁明峰同志的報告,體現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值得肯定。”
“但考慮到現實情況,這份構想……暫時先擱置吧。”
“等我們完成了對現有技術的消化吸收,再進行討論。”
這個決定,等于宣判了報告的死刑。
緊接著,主任又宣布了另一個決定。
“關于祁副主任提交的,申請成立‘新型噴氣式發動機預研項目組’的申請……經委員會討論,暫時駁回。”
下馬威。
一個結結實實的下馬威。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投向了祁明峰。
他們想看到這位剛剛上任,就遭遇了迎頭一棒的年輕將軍,會是何種反應。
是憤怒?是沮喪?還是不甘?
然而,他們什么都沒看到。
祁明峰的臉上,甚至連一絲波瀾都沒有。
他反而笑了,那笑容里帶著一絲讓人看不懂的深意。
要讓這群被條條框框束縛住思想的象牙塔專家信服,靠報告,靠口水,是沒用的。
只能用他們唯一聽得懂,也唯一會敬畏的語言。
那就是技術。
絕對的,碾壓性的技術!
會議結束,眾人陸續離場。
祁明峰卻站了起來,徑直走到了正準備高傲離開的鮑里斯面前。
蘇聯專家組長揚起了下巴,居高臨下地問。
“祁副主任,還有什么事嗎?”
“如果你想說服我,我勸你還是放棄吧!”
“軍事上的勝利,不代表科學上的認知。”
“鮑里斯同志。”祁明峰開口了。
“你說的沒錯,科學是嚴謹的。但你口中的‘現實’,不過是你們現有知識的邊界,而不是科學的邊界。”
鮑里斯愣了一下,臉色微變。
祁明峰向前踏了一步,目光如刀,直刺對方的眼睛。
“你說我的報告是幻想,說你們的方案才最現實。”
“那么,我向委員會申請,組織一場公開的技術辯論會。”
此言一出,正準備離開的幾位中方專家全都停下了腳步,震驚地回頭望來。
“主題,就是航空發動機。你,我,帶著各自的團隊,公開辯論。”
“誰對誰錯,誰是幻想,誰是現實,讓技術本身來說話。”
他死死盯著鮑里斯,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緩緩吐出三個字:
“你,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