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確實是不愉快,咱們也得將心比心是不!”
“按理說我應該尊稱你一聲何爺爺,不過這事鬧得,我也叫不出口了,你也有兒女,多的話我一半大小子也說不出太多!”
陳軍對著何老頭說完,就看向老叔,
“老叔你別怪我今天這么落你的臉面,自打我娘走了那天我就說的很清楚,爺奶還有李爺爺都在,你當初是怎么答應的?
多的話我一晚輩不說了,你寒我的心不重要,爺奶的心讓你寒透了,就這樣爺奶還給你掏錢買房子!
我爹當初是靠自己起的這棟房子,我聽娘說錢不夠,欠的村上的公分,然后沒日沒夜的上山、下地干活這才還上!”
“對,大龍當年真拼??!”
李善在一旁也是唏噓不已。
“老叔,你當年跟我差不多大吧!你是老兒子,爺奶對你好不好你心里清楚!今天有怨奔我來,爺奶不欠你!”
......
兩輛馬車向著富強村走去。
幾個老人坐在后面的馬車上,陳軍和王二虎在前面的馬車,車上拉著東西。
“呵呵,陳老弟、大妹子!要我說你倆高興才是,有什么愁眉苦臉的!”
王麻子先開口,
“對啊,要是怕沒營生,回頭你們踩點藥,我全收!”
張爺爺也是開口勸著。
“行了,你倆都沒說在點上,陳老弟、妹子,我就問你倆一句話,小軍這孫子咋樣?”
師爺聽著之著急,這倆老貨勸人都不會勸,
“柳老哥,那還用說,我這大孫子在我心里那就是一頂一的!”
“對啊,老了老了沒得兒子孝順,這么大的孫子倒惦記著!”
陳軍爺奶先后說著。
“那不就結了,之前我只收大龍,你們現在明白了吧!”
師爺笑著說,
“小子不管多大,立不起來,心不正到哪都不行!”
“不信你看看老張頭,這臉笑得跟桃花一樣,為啥?”
“還能為啥,白撿這么好的大孫子,要是我做夢都能笑醒!”
王麻子在一旁酸不溜丟的說著。
“哈哈,那是!我現在看小軍那叫一百個好!你這老小子就羨慕去吧!”
“哎!我家那幾個孫子輩,要是跟小軍比,都他娘的得扔!”
王麻子心里是真的羨慕,雖然自己兒子們還真不錯,想著以后讓家孫子以后多跟陳軍走動。
突然他又想起了自家孫女,便堆起笑臉看向陳軍爺奶,
“陳老弟、大妹子,我有個孫女......”
“打住!”
“住口!”
師爺和張爺爺一聽同時開口打斷。
“啥意思?你們倆啥意思!看不上我王麻子的孫女??!”
“王麻子,我他娘地咋說你呢?就今天小軍這事處理的,咱們幾個爺爺輩還看不清楚?”
張爺爺一臉嫌棄的看著王麻子。
“對啊,當初我可聽李善說過,他娘走的當晚,小軍就說過要頂門戶!對吧大妹子?”
“對,才多大的孩子??!”
陳軍奶奶一聽,又要抹眼淚。
“哈哈,妹子你哭啥!就今天你就說小軍這門戶頂起來沒,要我看大龍這支立起來了!”
“柳老哥說的對!”
陳軍爺爺臉上終于帶上了笑容。
“所以王麻子,我們不是看不上你孫女啥的,這小軍有自己的主見,要是有緣分,我們幾個老頭子高興還來不及呢!”
“哎!柳老哥我知道了,這孩子好??!”
“孩子好,你就多用點心,小軍這孩子不會忘本的!”
“對對!哈哈!”
......
陳軍坐在前面的馬車上,這時候聽見身后傳來笑聲,才稍稍放下心來。
今天這火他必須的發,不然爺爺奶奶的苦日子在后面呢!
再一個自己親爺奶都不管,這師爺、干爺咋辦?
人心都是明鏡的!
雖說有老叔這個親兒子在,自己倒是可以推脫一二,但于情于理自己都不能那么做,心里這關過不去。
“小軍,今天這事處理的好,是個爺們!你爺奶在我們村子你放心吧,有你二虎叔呢!”
王二虎趕著車,說了這么一句。
“謝謝,二虎叔!”
“嗯!咱爺倆嘮嘮巡山的事,你看你還有想法沒?”
“要說有還真有,就像今天這事,人心最難測啊,二虎叔你選人得仔細著點!”
一路上后邊馬車上的老人嘮的熱火朝天,前面王二虎、陳軍叔侄倆也是如此。
傍晚到的王麻子家,還別說他家地方真大,三個兒子雖然結婚了,但也沒分家。
而且妯娌關系處的特別好。
五個比陳軍小的半大小子在院子瘋跑,他們身后還跟著一個六七歲的小丫頭,喘著花棉襖扎著羊角辮。
“二虎叔,這就是王爺爺的孫女吧!”
陳軍額頭冒著黑線,
“哈哈!對!”
王二虎聽出了陳軍話里的意思,笑的不行,他現在可不敢拿陳軍當小孩了。
“小兔崽子,別瘋跑了,去喊人!家里來客人了!”
王麻子待馬車停下,最早下車站在院子大門前大聲喊了起來。
看著生氣,嘴角卻是上揚,哪個老人不喜歡兒孫滿堂?。?/p>
“媽的,這老小子命真好!”
下車的張爺爺酸不溜丟的嘟囔一句。
“切,加一起都趕不上小軍一半!”
師爺估計也是羨慕了。
”呵呵,這倒是!“
張爺爺也不酸了。
到是陳軍爺奶一聽師爺這話,臉上到是不羨慕了。
“快進屋啊,還等啥啊!就當到自己家一樣!”
王麻子站在大門口,招呼著這幾個老頭。
還真別說,王麻子不愧是村長,安排的很好。
估計是王二虎弄馬車的時候提前給信了,家里這時候已經空出一間廂房,屋里火炕也早早燒上了,房間也被王麻子老伴和兒媳婦收拾的干干凈凈。
“咋樣?小軍放心沒?”
“謝謝,王爺爺這份恩情,我記一輩子!”
陳軍恭恭敬敬給王麻子鞠了一躬。
爺奶也要行禮,讓王麻子硬生生拉住了。
晚飯很熱鬧,放了兩桌,男人們坐地桌,女人帶著孩子在炕桌。
當然陳軍例外,他坐在師爺身旁。
酒喝的越來越多,氣氛也越來越好,要不是沒有電燈,陳軍恍然認為自己回到了現代。
屋子里暖和,人心也變得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