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昂這次學聰明了,上次王瑤的事情就是沒有請教三哥。
要是沒有軍師也就算了,這擺著一個外掛在這里不用就說不過去了。
江曉也心疼這個憨包,一個富二代過的比和尚都檢點。
拿過程子昂的手機,看了一下,翻了翻老四和這個叫做鬧鬧不聽話的聊天記錄。
結果更心疼了。
拍了拍老四的肩膀有些不忍心把真相告訴他。
程子昂看到江曉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有種不祥的預感。
“三……三哥,你別嚇我!”
沈偉超和李政也被兩人的動作吸引了過來。
程子昂也沒心思談什么保密了,只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哎,根據我的判斷,這個70%以上是……”
“丑女?”
這是程子昂想到的最壞結果。
“男的!”
程子昂的臉色頓時變成了豬肝色。
“哈哈哈哈哈哈……”
沈偉超和李政沒有絲毫的同情心,笑聲大的隔壁都能聽到。
5分鐘后,笑聲漸小,幾人重新圍了上來,想知道江曉怎么判斷的。
“首先,你看他雖然模仿女孩子用了很多,呀,呢,啦、還配了很多可愛的表情包。但是太過頻繁了,你不覺得很生硬嘛?”
老四拿過手機重新看了一遍記錄,江曉不說還好,江曉一說確實,幾乎每句話都有語氣助詞。
“第二,在表達主觀感受的時候,他用的是什么?你應該、很明顯?是不是有點說教的意思?真正的女人只會用我覺得、我感覺。”
沈偉超和李政想了想自己和董雪、田超超聊天的記錄,點點頭。好像真是這樣。
“最重要的一點,你看看他給你發的照片,你放大看看,是不是有很多毛邊?這說明這照片轉發過很多次,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年頭還沒有查圖的工具,只能粗略的判斷了。
“老四,你拿手機來,我在確認一下。”
程子昂迅速把手機遞給江曉,看看他怎么確認。
只見江曉拿起手機,清了清嗓子,用低音嗓發了一條語音過去:“能聽聽你的聲音嘛?不然我晚上睡不著。”
然后把手機交給程子昂,繼續說道:“根據你和她聊天記錄里的進度,她沒有理由拒絕,除非她不是女的。這樣的話,我想他大概會以宿舍都睡了,或者家里有人之類的借口。”
說完江曉就不理會這三個騷狗了,開始查看沁幸app的數據了。
沁幸的注冊人數已經突破了10W,但是app的下載人數只有5萬 ,有很多是領了搶到分享的優惠券后在微信網頁里填寫了一個手機號碼注冊的。
app付費率高達83%,復購率超過60%。
雖然有半價的補貼的原因,但是數據依舊漂亮。
下個月10號左右,也就是新店開業2周后,數據應該基本能穩定下來,到時候拿著這份數據出去,什么風投都要認真考慮考慮了。
江曉這邊正看著呢,那幫沈偉超和李政的笑聲又響了。那邊回消息了,果然是拒絕了,連理由都和江曉說的一樣,寢室里的同學都睡了!
看看時間還不到10點,呵呵,當代大學生,10點不到都睡了……
苦命的程子昂委屈的看著江曉,意思很明顯:你說的陌陌很靠譜。
江曉只能無語,12-13年,是陌陌黃金時代,誰知道程子昂就這么點背,有點天煞孤星的感覺了。
江曉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讓他再試試,下次一定幫他。嗯,不過答應的點到別想賴掉。
這學期多了幾門課,一門原本由劉一一負責的課程換了一個新老師。
而劉一一由于江曉的原因成了新媒體學院的創業指導老師。
3月悄然而至,柳伊伊那邊拿著覺曉科技賬面上的40萬,同時開始了4校的人氣之星活動。
楊非那邊榭程旅行談到了關鍵階段,對于這個方案,那邊十分認可,只是在投入的規模有了些爭議。
楊非的建議做就做大點,他想讓這次營銷時間把口碑傳媒提高一個層次,預算建議2個億。
這里包含很多成本,其中參與用戶的機票補貼,和拉新返現的營銷補貼占絕大多數。
口碑傳媒營銷費用只有不到400萬。
最后榭程旅行CEO排版,預算1個億。
楊非有些小失望,但是這也是他打破了他操刀的所有營銷活動的預算紀錄。
接到楊非電話的江曉也有些高興,1個億的預算,口碑這邊的進賬大概200萬左右。
70%算下來能有140萬左右,除去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和稅費,這次如果成功,覺曉科技大概能緊張110萬左右。
江曉哀嘆了一聲,伊伊啊,爸爸賺錢不容易,你省著點花啊!
3月5日正式提案,所以江曉4號需要去滬市,這次口碑有7人過去,清一色的總監,客戶部VP,客戶3部總監,技術部總監,媒介總監,設計部總監,創意總監,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客戶3部2組文案,關琪。
正在江曉準備去滬上出差的時候,燕京長安街一家俱樂部里面舉行了一場風投的聚會。
每年開年的時候,這種聚會有很多,參加的人大多數是一些只參與種子輪和天使輪的小風投公司老總。
當然關系好的中大型投資公司也會拍些代表參加。
目的很簡單,交流一下去年的得失,和看看有沒有什么潛力項目,可以合作一把。
蘇菂很煩,因為江曉那個項目有點超出他的承受范圍了。
不是800萬拿不出來,而是這個項目明顯不是一輪兩輪能退出的,后期能不能跟的上是關鍵。
而且沒看到最終數據的他也覺得風險有點大。
這次來聚會的目的也是為了找些老朋友看看能不能分攤一下風險。雖然錢少賺了,但是起碼穩妥了。
風投不僅僅是錢,資源也是很重要的籌碼。有些風投能讓你的項目一路綠燈,有些風投能讓你的項目校園里推廣。
“蘇菂,在想什么呢?一晚上沒見你說話!”
一個艷麗的女人端著一杯紅酒走到蘇菂身邊。
這位就是一次江曉在車庫分享時,蘇菂旁邊那個穿著考究低調的女士,當時她看過江曉的公眾號后給了他一個有意思的年輕人評價。
女人叫劉婭卿,34歲,是地地道道的燕京人,公司是家族企業,不只是有錢,政治資源也極其雄厚。
據說在教育口有能影響上面政策的人物。
“在想個事,劉總最近在做什么項目?”
“我啊,最近可有點背,好幾個項目都打了水漂,不過好在投入不大。”
蘇菂突然想起女人的背景,想了想試探道:“劉總,現在沒有好項目?我這里倒是有一個,就看劉總感不感興趣了?”
劉婭卿這次來就是抱著看看有沒有靠譜的項目能讓她摻一腳。
“哦,能讓蘇總看中的項目,我倒是有些好奇。”
“你記得去年在我那,有個大學小伙子分享了一個公眾號創業的事情嘛?”
“嗯,有印象,那個科技曉說是吧,我偶爾會看看!怎么了?”
蘇菂喝了一口杯子里紅酒,說道:“他有個項目,我覺得不錯,但是我一個人壓力比較大。”
劉婭卿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拖著蘇菂去了一間安靜的偏廳詳細聊了起來。
“所以你是擔心后續跟不上,還是擔心項目周期太長,資金壓力太大?”
“都有,我想是最好能有三家一起分攤這樣壓力會小很多。”
劉婭卿點點頭,實體店的投資確實有這個問題。
“這樣,我給你介紹個人,看看他有沒有興趣,如果可以,咱們三家商量商量。”
說完劉婭卿領著蘇菂走出偏廳,來到幾個正在聊天的人當中。
“振楠,來給你介紹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