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和廚子朝著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跟著要參軍的振華和映紅這兩個知識青年,轉身沖出菜館。
當他們出來時,發現整條金陵東路都已經沸騰了,學生們在組織募捐,商人們在捐獻物資。
但是,更多的還是像阿福這樣的人。
越來越多像阿福這樣的普通人加入投軍的行列,黃包車夫放下車把,剃頭師傅收起剃刀,甚至連唱戲的武生都穿著戲服就往城外跑。
目標只有一個,參軍打鬼子。
在租界邊界,巡捕們看著潮水般涌來的青年,終于不再阻攔,甚至還有巡捕加入到參軍的隊伍中去。
一個老巡捕紅著眼睛打開柵欄:“去吧,多殺幾個鬼子”
就這樣,賣報的阿福,跑堂的阿福,開黃包車的阿福,在這一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即將奔赴前線的士兵阿福。
而此時在前線,李學文站在臨時指揮所里,聽著十五集團軍派來為他宣布晉升命令的副總司令,十八軍軍長羅啄英宣讀委任狀,還不知道自己昨晚這一仗,正在喚醒千千萬萬個阿福。
“恭喜啊,李團長,半個月的時間里,連跳三級,從一個中校搖身一變成了少將,你不但破了日軍的記錄,還破了我們**的記錄啊”將委任狀遞過去,羅啄英看著李學文笑著說道。
李學文雙手接過那張委任狀,心里也忍不住暗自得意。
還是要打仗升職才能快啊,要是按部就班的等晉升,自己想升上校,都還要再等個幾年才行。
至于少將,那就更是不知道多久才能到達。
校官升將官,那是一道無數軍人窮其一生都無法跨越的天塹,多少人止步于上校,終老于任上。
而他李學文,短短半月之內,從中校變成少將,這速度比坐火箭都快。
不過相比于軍銜的提升,李學文最滿意的是蔣校長給的收攏潰軍的權利,有了這個權利,接下來的拉人頭中,李學文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鈞座,學文惶恐,此戰之功,非我李學文一人所能為,是前線弟兄們拿命換來的,是十五集團軍的兄弟們用血肉替我中央突擊隊擋住了側翼之敵,實在是受之有愧”
國人講究的是謙虛,哪怕自認為理所應當,在口頭上也要謙虛一點。
羅啄英聞言,眼中欣賞之色更濃,拍了拍李學文的肩膀,笑著說道:“好,居功而不自傲,不忘袍澤,這才是為將者的氣度”
說著,羅啄英收斂笑意,語氣轉為鄭重道:“不過學文,你這晉升速度確實驚世駭俗,軍中難免有人眼紅,說些閑話,接下來,你更要謹言慎行,用更大的戰功讓所有人閉嘴。”
李學文立刻挺直腰板:“鈞座教誨的是,學文定當以戰功報效委座和鈞座信任”
羅啄英來不止是宣布李學文的委任狀,還有觀看一下中央突擊隊武器裝備的意思。
李學文陪著羅啄英視察了一下部隊,哪怕如羅啄英這種級別的將官,在看到中央突擊隊那豪華裝備時,也是忍不住暗暗咋舌。
無他,實在是裝備太過豪華,簡直是國內之最。
單以團級規模的部隊來說,什么教導總隊,稅警總團都中央突擊隊一比,簡直就弱爆了,火力上根本沒得比。
只有跟中央突擊隊同出一源的陸軍裝甲兵團,才能在火力上跟中央突擊隊一較高下。
羅啄英在心里鄙視了一下李學文這個氪金玩家,臨走時,卻是認真的向李學文道謝:“李團長,謝謝了”
“嗯?鈞座何出此言?”李學文不解的問道。
“早上的進攻,是我被巨大的戰果給沖昏了頭腦,沒有做出準確的判斷,如果不是你的諫言,十八軍今天就要傷亡慘重了”
羅啄英這話說得誠懇,甚至帶著幾分后怕。
清晨時分,若非李學文那封近乎犯上的急電阻止了陳成下達的強攻命令,十八軍的精銳恐怕真要白白葬送在日軍蓄勢待發的艦炮和航空炸彈之下。
這份情,他羅啄英得認。
李學文聞言,立刻正色道:“鈞座言重了,學文當時也是出于戰局考慮,十八軍與中央突擊隊唇齒相依,互相支援,避免無謂傷亡本是分內之事。”
羅啄英重重拍了拍李學文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翻身上馬,又回頭看了一眼這支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部隊,最后目光落在李學文身上:“好了,廢話不多說,抓緊時間整補,委座和辭修兄都看著你呢,別讓我們失望”
“恭送鈞座,請鈞座和司令放心”李學文立正敬禮,目送羅啄英帶著衛隊離去。
等著羅啄英的車隊走遠,李學文立刻從衣領上摘下自己剛剛佩戴上的少將軍銜。
這里是前線,小鬼子的槍法還好,李學文可不會帶著軍銜四處招搖。
放在手上掂了掂,李學文撇撇嘴,戰場上還真是一切從簡,晉升少將,連個衣服都沒有,不知道從哪里扒拉來兩個少將的軍銜就給打發了。
“團座,不...從現在以后,我就要叫你將軍了”
“團座,恭喜晉升少將”
蕭平波和任遠良湊了過來,臉上帶著由衷的喜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向他道賀。
李學文哈哈一笑,將那對嶄新的少將領章在手里拋了拋,隨手扔給了蕭平波:“少來這套虛的,幫我把這個東西放好,等打完了仗,我還要戴呢”
“放心,一定給你藏得嚴嚴實實,絕對丟不了”蕭平波手忙腳亂地接住領章,笑著說道。
看著倆人說完話,參謀長任遠良笑呵呵的將一份報紙遞給了李學文,示意李學文看下報紙上的內容。
“嚯,不雷先生寫的文章,沒想到我這個小人物,竟然能讓不雷先生親自吹捧”
簡單掃了一眼報紙上的內容,對于吹捧**這一大勝的內容,李學文自動略過。
但是文章下面的署名卻是讓李學文眼前一亮。
陳不雷作為國府第一筆桿子,平時寫的文章內容,要么是吹捧校長,要么是寫些鼓舞士氣的宏文。
親自為一個小小的團長的戰功執筆吹捧,這可是少見的很。
“哈哈,剛剛軍事情報處上海站的人聯系了我們,說這篇文章一出,租界內的各大商戶,可都主動提出要給我們捐款捐物呢,希望團座您賞光,等戰后去和他們見上一面”
聽著任運良的話語,李學文忍不住摸了摸下巴,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一戰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