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無忌在漱芳齋的小日子,就在長公主每天的欲拒還迎中美美度過。
同時,那本《歸元吐納決》蘇無忌每天都在練習。
雖然還沒練出內勁,但他確實感覺身體精力要比之前提升了不少,這本秘籍還真是個好東西!不愧是皇家特地收藏的!
……
幾天后,月圓之夜,中秋佳節!
月華如水,將整個皇宮照耀得如同鍍上一層銀輝。
皇宮的御花園中,盛大的中秋賞月宴如期舉行。太后上官嫣兒端坐主位,一身雍容華貴的鳳袍,美艷不可方物。年僅十四歲的小皇帝趙如構則坐在她身側,皇后還沒有立,他尚且還帶著幾分少年的稚氣,但已初具帝王威儀,穿著龍袍,讓人不敢直視。
下首兩側,皇室宗親、幾位太妃、以及二品以上的文武大員、內閣首輔,司禮監曹公公等重臣依次列坐。
長公主趙傾城自然也列位其中,被安排在太后右手邊稍靠前的地方,凸顯其受寵地位。她今日也打扮得格外明艷,穿著鵝黃色宮裝,只是有些心不在焉,撅著小嘴,手里拿著筷子在月餅上戳啊戳,全然沒有吃的想法。
因為,小蘇子不在她身邊。
她原本想帶小蘇子一起進來的,但小蘇子品級太低了,無法進入這里。
不過這也難不倒長公主,她只要耍耍公主脾氣,誰都得讓步!
但小蘇子這個混蛋不想特立獨行,遭人非議。居然拒絕了自己的好意,和其他一些低品級的太監宮女一起,遠遠地守在花園的月亮門洞外候命,氣的長公主牙癢癢!
“壞小蘇子,臭小蘇子,真是不識好歹!”長公主趙傾城咬牙切齒!不知不覺間,她竟有些越來越離不開這個小混蛋了。
“怎么啦傾城?是月餅不合胃口么?”這時,一旁的太后娘娘上官嫣兒看出了女兒的不開心,不由得問道。
“嗯呢,確實不好吃。御膳房的廚子就會偷懶,年年做的都一樣。母后,我那有幾樣新奇的小點心,到時候給你嘗嘗!”趙傾城笑著對太后娘娘道。
但話一出口,她才反應過來,會做新奇小點心的小蘇子可是母后送來的。
于是,她連忙捂著小嘴道:“不對不對,母后您應該早嘗過了。是我班門弄斧了。畢竟那小蘇子就是您送來的嘛。”
“啊?那小甜點是小蘇子做的?”上官嫣兒聞言一愣,著實有些沒想到。
“是啊是啊,母后沒吃過么?”趙傾城聞言有些疑惑的問道。
“母后……母后自然吃過了。母后是吃過了才把他推薦給你的嘛。”上官嫣兒的笑容有些尷尬,死要面子的說道。
實際上她哪吃過啊!
這小蘇子還會做小甜點呢?自己怎么不知道!
這怎么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在太后娘娘的想象中,小蘇子去了漱芳齋,應該被長公主好好的教訓幾頓,磨磨脾氣才是。
不過長公主不是謝公公,雖然刁蠻了一點,但心地善良,不會真把人往死里整。
因此,小蘇子最多吃點皮肉苦,不會怎么樣。
等他吃苦吃的差不多了,太后娘娘便準備把他重新調回來,算是對他勾搭宮女的一個小小報復!順便讓他對自己感恩戴德!
但現在看來,小蘇子似乎在漱芳齋過得不錯?!
奶奶的,這小子還真有幾把刷子。在浣衣局混的風生水起,在漱芳齋居然也能逃過一劫。
自己還真是小看他了!
上官嫣兒有些牙癢癢,感覺這個小蘇子怎么身上這么多秘密。
在浣衣局聽說會一些醫術,在漱芳齋又會做點心,而且能讓向來挑剔的長公主都滿意!
“你到底還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你就不能老實一點么!”太后娘娘上官嫣兒看向遠處的月亮門洞,似乎想要看透小蘇子一般。
這時,宴會開始,絲竹管弦之聲悠揚悅耳,舞女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宮女太監們穿梭其間,奉上精美的瓜果點心與御酒。
太后娘娘和皇帝陛下都拿起酒,說了一番祝福大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話語,臣子們跪下大聲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千歲千千歲!”
隨后,大家便開始了接著奏樂接著舞,看著舞女吃月餅。
宴會進行到一半,按照慣例,開始了吟詩作對的環節。這等風雅之事,自然是文臣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各位大臣乃至宗室中的才子們紛紛起身,或詠月,或抒懷,或頌圣,詩作雖不乏佳句,但也多是應景之作。
小皇帝年幼,作了一首中規中矩的五言絕句,引得群臣一片贊譽。太后上官嫣兒也隨口吟了一首舊作,大氣雍容,符合身份。
輪到長公主趙傾城時,主持宴會的禮官本欲笑著打圓場:“長公主殿下年紀尚幼,不善詩詞,不若飲此杯桂花釀,以助雅興……”
畢竟,誰不知道這位長公主殿下平日里只愛玩鬧,對詩詞歌賦那是一竅不通。
然而,今天的趙傾城卻一反常態。她“蹭”站起身,小臉上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和小驕傲,朗聲道:“誰說我不善詩詞?本公主今日也要作詩一首!”
此言一出,滿場皆靜。所有人都驚訝地看向她,就連太后和小皇帝都投來了詫異的目光。
上官嫣兒微微蹙眉,以為女兒又要胡鬧,正想開口圓場。
卻見趙傾城深吸一口氣,似乎是在回憶,然后昂起頭,看著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用她那清脆而帶著些許嬌憨,此刻卻異常清晰的聲音,緩緩吟誦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開篇幾句一出,原本還有些竊竊私語的宴會現場,瞬間變得落針可聞!
這詞……這意境……這胸懷!這豈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公主能寫得出來的?!
在場所有人都猛地坐直了身體,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就連場上的老學究,禮部尚書張大人也不例外!
趙傾城感受到全場目光的聚焦,更加得意,聲音也提高了些許,繼續吟誦下半闕: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最后一句“千里共嬋娟”落下時,整個御花園仿佛連風聲都停滯了。
靜,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這首詞曠古爍今的意境和完美無瑕的文采徹底震撼了!
“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禮部尚書張大人喃喃地重復著最后一句,老眼之中竟似有淚光閃爍,他猛地起身,對著小皇帝和太后躬身一禮,聲音激動得有些顫抖:“陛下!太后娘娘!此詞……此詞真乃千古絕唱!曠世奇文啊!臣……臣竟不知長公主殿下有如此驚世之才!老臣佩服!佩服之至!”
有了老學究的定調,其他文臣們也紛紛從震撼中回過神來,頓時贊譽之聲如同潮水般涌起!
“妙啊!太妙了!”
“此詞一出,中秋詩詞盡可廢矣!”
“長公主殿下真乃天縱奇才!臣等汗顏!”
宗親和王公大臣們也都紛紛投來驚嘆和贊賞的目光。
小皇帝也睜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姐姐,滿臉的不可思議。
太后上官嫣兒更是驚愕萬分,她看著臺下那個瞬間成為全場焦點的女兒,心中涌起巨大的疑問:“這……這真是她那個只會玩鬧撒嬌的女兒作出來的詞?這詞中的曠達與深邃,絕非常人所能及!”
這時,她的腦海里竟然不由自主的冒出一個想法!
這該不會又是那小蘇子教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