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夕辭發(fā)現(xiàn),洛凌軒的涉獵遠比她想象的要廣博,他的見解往往一針見血,但從不居高臨下,更像是一種平等的分享。
他甚至指著一本關于宋代山水畫的書說:“你上次提到的‘時間與空間的經(jīng)緯’,或許可以從這里的留白和構圖里找到另一種注解。”
顧夕辭順著他的思路去想,果然覺得豁然開朗。
離開書店時,夕陽給胡同鋪上了一層暖金色。
“回工作室?”洛凌軒很自然地問了一句。
“嗯,還得把剛才找到的點記下來。”
“順路,送你一段。”他示意了一下停在巷子口的車,語氣依舊沒什么起伏,仿佛只是最基本的紳士風度。
顧夕辭本想拒絕,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好像也沒什么非要拒絕的理由,但真是巧了,每次遇見都能讓他送到……
“那就麻煩洛先生了。”
車上,兩人沒再過多交談,但氣氛卻不再像最初那樣公事公辦。空氣中似乎殘留著書店里那份寧靜和剛剛發(fā)現(xiàn)共同愛好的那點微妙的愉悅。
直到下車,顧夕辭抱著書,很認真地說:“謝謝您送我回來,還有……今天聊得很開心。”
洛凌軒坐在車里,微微頷首:“進展順利?”他問的是項目。
“嗯!多虧了您上次指點的材料,順利多了!”顧夕辭連忙點頭。
“那就好。”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句,“Einaudi的新專輯,也不錯。”
說完,車窗緩緩升起,車子平穩(wěn)地駛離。
顧夕辭站在原地,看著車尾燈匯入車流,心里有種很奇異的感覺。今天看到的洛凌軒,好像和平時那個在會議室里、展廳中運籌帷幄的男人有點不一樣。
更……真實了一些?而且,他居然還記得分享音樂?
她低頭看了看懷里的古籍,又想起剛才關于山水畫和音樂的對話,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
嗯,看來這位大佬,也不總是那么遙不可及嘛。
……
顧夕辭拿下穹宇藝術“經(jīng)緯之韻”核心創(chuàng)作名額的消息,到底還是傳了出去,這就像一塊石頭投進看似平靜的湖面,在她所處的設計圈子里激起了不小的漣漪。
最先炸鍋的是她和大學室友幾個要好朋友的群。
“我天!夕辭!你太牛了!穹宇藝術?!是那個穹宇嗎?!!”手機叮咚叮咚響個不停,滿屏幕都是“給跪了”、“抱緊富婆大腿”的表情包。“快老實交代!怎么抱上這根金大腿的?有啥秘訣沒?”“恭喜啊姐妹!這下真要起飛了!以后得叫你顧大師了!”
朋友的驚嘆和祝福是真心實意的,但也帶著難以置信的羨慕。顧夕辭笑著回復了幾個搞怪表情,心里暖洋洋的,這種被朋友肯定的感覺很好。
然而,很快,另一種味道的聲音就開始隱約傳來。
先是某個行業(yè)交流群里,有人貌似不經(jīng)意地提起:“聽說這次穹宇‘經(jīng)緯之韻’的核心藝術家名單定了?有個挺年輕的工作室入選了,叫‘夕顏’好像?”
下面立刻有人接話:“夕顏?顧夕辭?她工作室成立沒幾年吧?這次競爭那么激烈,好多資深前輩都參與了,她居然能擠進去?”“嘖嘖,運氣真好。這種機會,多少年碰不上一次。”“
誰知道呢,說不定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門路呢?聽說穹宇的洛總很年輕,眼光……比較獨特?”這話后面跟了個意味深長的表情。
這些對話沒有直接@顧夕辭,但她就在群里,看得一清二楚。她握著手機的手指微微收緊,胸口像被什么東西堵了一下,悶悶的。
緊接著,以前合作過、自詡為“前輩”的一位設計師王老師,直接給她打來了電話。語氣倒是挺關切:“夕辭啊,聽說你接了穹宇的大項目?恭喜啊!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事。不過呢,那邊要求高,圈子也復雜,你一個人扛不扛得住啊?聽說洛總那邊……可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有些人啊,運氣好是真好,但也得小心別成了曇花一現(xiàn),到時候反而壞了名聲哦……”
話里話外,那點質疑和打探幾乎不加掩飾,甚至暗指她可能用了什么不正當手段。
顧夕辭忍著掛電話的沖動,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謝謝王老師關心。機會確實難得,我會全力以赴,用作品說話。”
掛了電話,她沉默地坐了好一會兒。工作室里只有小楊整理布料發(fā)出的細微聲響。
小楊顯然也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蹭過來,氣鼓鼓地說:“夕辭姐,你別理那些人!他們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嫉妒!”
顧夕辭扯了扯嘴角,沒說話。道理她都懂,但那些話像小刺一樣扎在心里,不疼,卻讓人很不舒服。
她甚至都不敢去想,洛凌軒有沒有可能聽到這些無聊的猜測。
壓力無形中增大了數(shù)倍。之前只是想著要做好作品,現(xiàn)在,她還必須用這個作品去證明自己,去堵住那些悠悠之口。她不能讓相信她的人失望,更不能讓那些看笑話的人得逞。
她深吸一口氣,重新拿起畫筆和材料,眼神比以往更加堅定。所有的情緒,都被她轉化成了更強的動力。
幾天后,穹宇藝術內部一個非正式的項目進度碰頭會上。一位高管閑聊般提起:“洛總,這次‘經(jīng)緯之韻’選的幾位藝術家都很有特色,尤其是那位顧小姐,年輕有為啊。不過外面好像有些……不太和諧的聲音。”
洛凌軒正在翻看項目報告,聞言頭也沒抬,語氣淡漠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穹宇選人,只看實力和作品是否契合項目調性。”他合上報告,目光掃過在場的人,聲音冷了幾分:“至于那些毫無根據(jù)的臆測,無聊,且多余。我不希望再聽到任何與項目本身無關的討論分散團隊的注意力。成果,是最好的回應。”
他的話不多,但是卻很直白。那位高管立刻噤聲,連忙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