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珍的心早就被兒子一家涼透了:
“梨梨還是我唯一的外孫女呢。這房子是玉潔的,梨梨說玉潔的女兒,她說了算。”
舒建軍臉漲紅,又看向舒梨:“梨梨,聽舅舅的,你把房契給舅舅,你出嫁后,舅舅會接你外婆去城里住,要不然這房子空著也是空著。”
舒梨:“空不了,這房子我打算用來做生意。”
舒建軍一呆,沒好氣:“陸銘州可是高級軍官,你都要嫁給他了,婚后還做什么生意?現成的福不會享!這房子值不了幾個錢,你吃香喝辣的,占著一個老房子也沒用,不如給舅舅應急。放心,我到時一定把媽接到縣城的大房子享福!”
舒梨故意說:“舅舅,你這些年對我和外婆不管不問的,一年到頭都難得來看一次我們,現在想要房子,就說些好聽的話,叫我怎么信你?”
舒建軍見她有怨氣,放軟了口氣,哄道:“梨梨啊,不是舅舅對你們不管不問,都是你舅媽,你也知道她那個小家子氣……我也是沒辦法啊。”
舒梨美眸滴溜溜轉:“是啊,舅媽那個脾氣,到時萬一不準外婆去新房住怎么辦?每年春節,你們都沒說接外婆去吃年夜飯,哦對,再過兩天是表姐的生日,聽說你們家學城里人要辦宴席,你也沒說請我和外婆去。就你這個態度,還想讓我把房契給你們?”
她記得這段劇情,舒建軍過來游說祖孫倆把房契給他,原身答應了,舒建軍因為心情好,坐在這兒嘮嗑了半天,提起再過兩天是女兒的生日,還打算辦一桌酒席,請關系好的鄰居朋友去吃飯。
現在直接找舒建軍要媽媽的遺產,只會打草驚蛇。
萬一舒建軍提前偷偷藏起來就要麻煩了。
她想趁表姐生日的機會去一趟舅舅家,找到那些珠寶。
果然,舒建軍一聽這話,反應很快:“我今天來這里就是打算喊你和媽過去吃酒的。”說著笑嘻嘻看向許秀珍:“媽,后天你跟梨梨一定要到場。”
舒梨不說話了。
舒建軍看外甥女臉色好多了,知道不能急,識趣說:“行,那我先回去了,梨梨,你好好照顧你外婆。”
舒建軍一走,許秀珍就搖頭罵了兩句:“臭小子,連親妹妹的這一套房子都要占,貪心得很!梨梨,這房子你就留著做生意,千萬別給他。”
舒梨輕聲說:“外婆,你放心,我才不會讓出這房子呢。”
許秀珍放心了:“那后天咱們就不去他家吃酒席了,這小子不安好心,哪是請我們吃飯?到時肯定要說服我們拿出地契。”
舒梨笑笑:“去,怎么不去?舅舅一毛不拔,難得請我們,就去吃一頓吧。”
*
晌午,陸銘州要去縣城辦事,小蔣開車送他。
處理完事情回鎮后,路過電影院附近,他看一眼舒梨攤位那個方向。
自從那天跟她回家發生點小插曲,他差點控制不住自己,有些尷尬,之后幾天都沒來她攤位附近,也沒跟她打過照面了。
他抬起手臂,睨一眼縫得歪歪扭扭的袖口,讓小蔣把車停在路邊,下了車。
還是去看看吧。
那個唐俊峰不知道會不會又回來騷擾她。
今天有明星陳沖新上映的新電影,電影院門口人多。
他過去時,電影剛放完,人陸續從里面走出來。
他看了一圈卻沒發現舒梨的攤子,走到修車大叔面前問了問。
修車大叔一看是陸家老大,說:“梨丫頭說明天是她表姐的生日,要早點回去準備禮物,做半天生意就收攤回家了。”
陸銘州眼神一動,表姐?那應該是她舅舅舒建軍家的女兒了。
道了謝,轉身準備回車上,聽見不遠處飄來兩個女同志的對話聲。
兩人剛看完電影,從電影院出來,挽著手走下臺階,正在聊天。
一個女同志嘰嘰喳喳地說:“你表妹的攤子好像就在電影院門口,要不要去看看?聽說她生意好挺火熱的。”
軍人的天性讓他耳朵格外敏銳,一聽見這話,腳步停下來,望過去。
另一個頭發燙得微卷,穿著豆綠色的確良裙子的,應該就是舒梨的表姐。
舒明珠滿臉都是瞧不起:“算了吧,又不是什么大生意,賣點副食糕點糖果而已。”
女伴說:“對了,明天她要去你家吃生日酒席啊?”
舒明珠嘆了口氣:“應該吧,我爸說她和外婆要過來。真煩,肯定是過來蹭油水的。到時候好些同事街坊都要過來,看見她,指指點點的,給我丟臉。”
從小到大,她就瞧不起姑姑的這個私生女。
后來舒梨和男同志糾葛不清的,她更覺得丟人丟到家。
她一直就不承認舒梨是自己的表妹,覺得舒梨會影響自己的婚嫁。
這么多年,她每次在鎮子上遇到舒梨掉頭就走,生怕跟舒梨沾上任何關系。
有人只要提起她和舒梨是表姐妹,她都要把那人罵得狗血淋頭。
兩人說著說著,走遠了,沒注意到陸銘州在一邊。
他在原地站了會,回了車上。
小蔣正要發動引擎朝陸家開去,卻聽他說:“去一趟省城。”
小蔣呆了一下,望向后視鏡的上級:“去省城哪里?”
“最大的百貨大樓。”
*
剛入夜,舒梨做好了蛋糕。
明天既然要去舅舅家吃酒,肯定不能空手去,免得她和外婆被舅媽表姐更加瞧不起。
她去供銷社稱了些奶油。
這年頭的奶油都是老式植物硬奶油,口感肯定沒有后來的動物奶油那么清甜不膩,但在現在的人們眼里都是稀罕物。
尤其永隆鎮,還沒有什么蛋糕店,能吃上這種蛋糕,值得炫耀好一陣了。
現實世界里,她買了個烤箱,沒事就愛自己做些小西點,做蛋糕也完全不在話下。
她做了個奶油蛋糕,在上面裱了‘生日快樂’四個字和一朵花,權當給舒明珠的生日禮物。
剛做好就聽見敲門聲飄來,外婆聲音傳來:
“梨梨,銘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