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以后就用得上了,武器和彈藥總不嫌多。”
林平安這么說著,就跟著王廣志往敵人的軍械庫走去。
相比之下,軍械庫里面的東西也不少,主要是晉造六五步槍兩千支,還有五十挺捷克式輕機槍,以及仿制的歪把子機槍,還有20挺三八式重機槍。
“軍長,這些武器,加上繳獲的,少說也能武裝起來三個團了。”
二狗看著屋中的那些武器說道。
在吳堡縣,以及柳林,還有呂梁的戰斗,確實繳獲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可以保證他們的部隊至少擴充到一萬五千多人。
對于林平安來說,在晉西地區發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里的人口更多,農業條件相比于陜北也更好一些,自己的部隊可以擴充,而不必太擔心糧食和人口不足的問題。
將這些軍用物資繳獲之后,就是對當地的地主和土豪劣紳,進行一下他們的優良傳統項目了。
主要是對家產進行查抄,然后將他們之前吞并的土地,歸還給那些已經丟失土地的農民,還有就是給底層的窮苦百姓們發放一些糧食。
要說這些世代居住此處的地主,積累的錢財和糧食著實不少。
光是在呂梁,他們三天就籌集到了三十萬銀元,還有不少黃金,以及其它貴重物。
至于糧食方面,那就更多了,哪怕是將相當一部分,都發放給貧困農民之后,仍舊繳獲到超過一百萬斤糧食。
這些糧食一部分他們留下來,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船只運送回陜北根據地。
給底層百姓發放糧食,是迅速爭取底層百姓民心的最好辦法,比空無得喊口號什么的要有效得多。
隨后就是基層政權的建立,這是部隊能夠在晉西長時間發展的基礎。
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基層政權,更是如此。
因為這個時代,中國大多數的人口,在分布在農村地區,主要的生產力也在農村,這也是“農村包圍城市”的基礎。
在這之后,便是士兵的招募,紅軍沒有軍餉,可是這似乎并不影響許多農家子弟的參軍熱情。
在左明忙活著招募士兵的時候,林平安的部隊也在繼續北上進攻,連續拿下多個晉西的縣城。
與此同時,其它的東征隊伍,也已經連連攻克多座縣城,例如永和縣,石樓縣,隰縣,交口縣等晉西多座縣城。
他們也在積極發展,擴充隊伍,爭取民心,建立基層政權。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34軍就在晉西地區,招募了五千名青壯年組成的兵員。
這些兵員質量很高,基本都是十七八歲到三十歲之間,訓練之后的戰斗力很強。
在他們積極發展根據地,在晉西建立逐步建立起來穩定同志的時候,晉綏軍的反擊也開始了。
晉綏軍方面集中起來了七萬人的軍隊,加上中央軍支援的三個師,將近十萬大軍,在四月中旬的時候,才開始向晉西根據地進逼。
這已經是紅軍東征開始的兩個月之后,最開始招募的那些士兵,甚至都已經完成基礎訓練,被補充到一線戰斗部隊了。
除了34軍招募了不少士兵之外,在晉西地區發展的另外幾支隊伍,部隊同樣擴編不少。
例如紅28軍擴編了三千多人,紅1軍團擴編六千人、紅15軍團擴編七千人。
東征部隊也從最開始的三萬多人,整體擴充到五萬多人。
除了東征的正規部隊之外,大量的地方游擊隊也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生長起來。
之前在貴陽繳獲的大批武器裝備,在此時倒是發揮了關鍵作用,很多都用來補充給一線作戰部隊。
而一線作戰部隊淘汰下來的那些老舊步槍,則都充實給了這些地方游擊隊。
總部下來命令,讓各部隊在晉西靈活機動,和敵人周旋,在運動戰之中消滅敵軍,同時任命擅長打運動戰的彭帥作為總指揮。
晉西多山地,這是林平安喜歡的地形,因為可以將他們兵力不足的弱點彌補上。
只需要對一些重要的關口進行嚴防死守,然后其余部隊利用機動性,迂回穿插敵軍進攻部隊的側翼,亦或者是在局部地區形成兵力優勢,就可以一點點積累戰場上的優勢,直到這種優勢轉化為勝勢為止。
更何況這次雖然敵人集結起來了十萬大軍,可那三萬中央軍抱著的想法,仍舊是驅虎吞狼,想辦法讓晉綏軍還有紅軍消耗下去。
這樣一來的話,可以同時削弱晉綏軍還有紅軍的力量。
至于晉綏軍這邊,自然也知道中央軍是什么想法,他們也想讓中央軍和紅軍先消耗。
等到四月底,晉綏軍和中央軍兵分三路,開始向晉西根據地大舉進犯。
他們的行軍速度很慢,一邊行軍,一邊修筑碉堡工事,防止被紅軍部隊迂回。
這些部隊從汾陽,臨汾等多個城市出發,一刻不停地向晉西根據地逼近。
五月初,雙方開始發生一些小規模的沖突,不過和這些**部隊交戰的,都是一些游擊隊,民兵武裝等,并且每一次的接觸,都不會戀戰。
當然,面對**的正規軍,這些游擊隊和民兵武裝,本身的力量也遠遠無法與之抗衡。
到五月中旬,晉綏軍和中央軍終于進入到晉西根據地之中,并且開始對多座縣城展開攻擊,同時派遣大量的士兵,尋找紅軍主力部隊在什么地方。
根據他們之前獲取的情報,在晉西的紅軍部隊,至少有三萬多人。
可一直到五月中旬,他們將不少縣城拿下,卻也沒有遭遇到過一支紅軍主力部隊,只有小部分的游擊隊仍舊在不停地襲擾他們。
也有情報顯示,說是紅軍部隊看到他們兵鋒太盛,選擇西渡黃河,逃去陜北了。
可不管怎么說,晉綏軍和中央軍在連續拿下多座縣城之后,原本的警惕性開始稍微放松下來。
直到這一天,**這邊得到一份情報,說是陜北的紅軍部隊,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而歡迎的隊伍里面,有很多都是從晉西那邊撤回來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