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慘烈的大戰過后,廣宗城反而變得忙碌起來,醫匠在傷兵營奔走治病,輔兵擴建俘虜營、清理戰場上的尸體,婦人忙著清洗盔甲衣物,何儀、黃邵、田豐等人則盡可能勸降被擒獲的漢軍諸將。
皇甫嵩、盧植、宗員、傅燮、郭典、李傕、郭汜……
盡管黃巾軍本身就有不少不錯的將領,但都是野路子出身,如果能夠勸得漢軍諸將投降,對打擊漢庭士氣、提高黃巾軍戰力是有不小助益的。
廣宗縣獄中。
皇甫嵩背靠黑黝黝的墻壁,兩眼無神,盧植也在發呆,腦海里浮現出城樓上那名青年的身影。
這時候的他,已經從獄吏的口中知道青年就是“中黃太一神”。
那名獄吏告訴他:“圣尊降世為嬰孩相,行走五步為五歲童子相,每過一日,便長一歲,直到化作青年相才不復繼續生長,容顏永駐。”
盧植發出荒謬的笑來:“這世間,怎么會有仙神鬼怪……”
千載以來,青史之中,從未明確言說世上有仙人,昔年孔夫子也說“敬鬼神而遠之”,怎么到了他這會兒,神仙竟然下凡了!
太荒謬了!
太荒謬了!
盧植低低慘笑,將皇甫嵩驚醒,后者看向盧植,聲音艱澀道:“悔未聽盧公之言!”
在列人時,盧植一直說不弄清楚黃天神到底是什么東西,就絕不能接戰,皇甫嵩對此充耳不聞、不屑一顧,最終迎來慘敗。
盧植沉默片刻,搖頭:“黃天神乃是真正的仙神,無論我們怎么做,最終都會敗。”
皇甫嵩嘆氣。
是啊,面對一尊在世仙人,他們區區凡人能做什么呢?
仙人只要揮一揮手,撒豆成兵,漢軍的軍陣就會崩潰,無論什么樣的戰略、戰術在仙人偉力下都毫無用處。
二人嘆氣間,一名身形挺拔的青年在獄吏的指引下走了過來。
“皇甫公,盧公。”青年讓獄吏將牢門打開,走進去見禮道。
皇甫嵩和盧植抬頭打量著青年,一言不發。
青年笑了笑,說出自己的身份,“在下出身巨鹿田氏,田豐,字元皓,現居巨鹿郡主簿一職。”
盧植驚訝:“巨鹿田氏田元皓?我聽過你的名字,自雒陽出兵前,鄧太尉曾向陛下進言,征辟天下英才入雒,其中就提到冀州巨鹿有一良才為田元皓,莫非就是你?”
田豐點點頭,又有點驚訝,“鄧伯能鄧太尉欲征辟我?”
“正是。”盧植微微點頭,忽然覺得有些荒誕。
漢庭太尉要征辟的人才卻在為黃巾軍效力,頗為滑稽。
田豐亦是搖頭失笑,如果是以前,他還會非常珍惜被太尉征辟入府的機會,但現在,他卻不甚在意。
在他看來,偌大漢庭都支撐不了多久,馬上就要亡了,縱是成了太尉又有何用?
為漢庭陪葬嗎?
他可沒這樣的打算。
如今的他作為第一個投靠黃巾軍的世家子弟,深受大賢良師信任,未來前途光亮,若再立下大功,入得黃天圣尊之眼,得傳仙法,更是有機會長生久視,世間榮華富貴何足道哉?
輕輕咳嗽一聲,田豐說道:“我之來意,想必盧公、皇甫公也清楚,不知您二位的想法是?”
兩人面面相覷,沉默下來。
良久,皇甫嵩問了一句:“如果執意不降,會如何?”
田豐笑道:“不會如何,無非就是在獄中關上一輩子,或者明正典刑。”
“也就是說,一定會死?”
“您可以這樣理解。”田豐道,“豐希望二位能明白,黃天圣尊麾下不缺將帥良才,縱是百萬大軍為敵,也不敵圣尊流云揮袖。
之所以勸降二位,是我輩不愿總是勞煩圣尊出手,所以才想請二位為我軍效力,精練士卒。”
盧植思索幾息,忽然問道:“不知傅南容如何了?我那日看到他被石人拍暈,又被蛾、貴軍士卒給捆拿了。”
田豐面露遺憾之色:“傅公死了。”
“死了?”
“石人并沒有將傅公殺死,戰事結束后,醫匠將傅公救醒,只是醒來后,傅公高聲痛哭、泣淚不已,言‘圣達節,次守節’,商紂這樣殘暴的君王,都有伯夷為他絕食而死。
如今朝廷還沒有商紂王那樣殘暴,他自己的品德也不曾超過伯夷,拿著朝廷的俸祿就要替朝廷分憂,他既然已經被俘,就一定要死節明志。
說完,以頭擊柱而死。”
盧植聞言忍不住目紅,長嘆一聲:“南容,真英雄也!”
皇甫嵩神色動容,“南容有古人之節,我難道便沒有嗎?”
田豐看向皇甫嵩:“您不愿降?”
皇甫嵩冷笑:“我若大勝,擒下爾等賊子,必盡數誅殺,立京觀以警示后來群賊!”
田豐嘆息,不復多言,扭頭看向盧植,盧植沒有急著作出決定,只是沉默。
田豐立刻就知道盧植是可以爭取的人,于是吩咐一聲,讓人將皇甫嵩提到另一獄受審,而后跪坐下來,將黃巾軍即將在冀州實行的清田政策細細說明,再對盧植說若是他愿意投降黃巾軍,以后立下大功,便有機會得傳仙法,到時候長生不死亦有可能。
說了一通,盧植也沒開口,田豐不去催促,離開去另一獄勸降宗員等人。
……
……
皇甫嵩漢軍大敗的消息傳得很是迅速,因為當時戰場上有不少敗兵四散奔逃,他們將“黃天降世”“漢軍大敗”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偌大冀州頃刻沸騰。
緊接著黃巾軍的游騎從廣宗四出,奔馳冀州諸郡諸縣,每到一地,必張貼文榜,言稱“漢軍大敗,盡快獻城投降”云云。
郡縣的吏員兵卒畏懼黃巾軍的威勢,不敢撕掉文榜,如此一來,漢軍戰敗、主帥被擒的消息連普通鄉民都知道了。
豪強富戶因此結寨自保,世家大族或暫作觀望,或遷居雒陽。
而他們抵達雒陽,亦帶去了皇甫嵩大敗的消息。
四萬漢軍精銳全軍覆沒,再加上之前盧植敗亡的兩萬,整個漢庭喪盡了六萬最精銳的大軍,于是雒陽震恐、天子驚懼、人心惶惶。
天下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