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舟竹縣的局面基本上在縣委書記鐘學成的手中掌控。
常務副縣長朱啟華這段時間跟周學成走得很近,孫文武這個組織部長接下來進常委基本上已經成了定局。
而這次縣長陳孝坤倒臺,換上了周明浩,至少從目前來看,他跟鐘學成的步調是一致的。
整個縣委常委9個人這樣一來鐘學成手里穩穩握著4票,其他人就算是有什么意見,也會被徹底壓制。
有周明浩這個縣長站在前面,沖鋒陷陣,其他人沒那么不開眼去得罪這個有背景的人。
畢竟現在舟竹縣情況大好,正是拿證據的時候,周明浩自然也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工作會議上他提出來的目標,那就是快追穩!
快就是盡快利用現在的大好形勢,乘勝追擊,著手開始2期征地工作,爭取早日讓安和集團的深化投資,完全落地,爭取引進更多的項目。
所謂的追就是要利用這個難得的窗口期,將舟竹縣的經濟發展給搞上去。
至于最后一個穩字,強調的就是不能出事!
開過會議之后,葉明東就感覺腦袋疼,征地拆遷這個工作沒有想的那么簡單,用到后面抵觸情緒也就越大,雖然說大部分在這段時間已經簽了拆遷協議,但是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他便想要跟周明浩溝通一下想法。
見到來的是他,周明浩很隨意的指了指沙發:“怎么葉副縣長有什么指教?”
這話聽起來就是陰陽怪氣的。
葉明東不由得在心里吐槽,這個周明浩的心眼未免小了一點,不過就是一個誤會,怎么這么長時間還過不去呢?
他可是不知道葉騰飛在前段時間沒少說他的壞話。
這讓周明浩打心里對葉明東有成見,認為他不過就是運氣好,再加上巴結上的鐘學成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至于旅游項目的成績,說句不好聽的話,安和集團那么大一個集團公司,什么人才沒有?
無非就是安瀾念在葉明東救過她的份上,給了他一份政績。
而且縣里面私下有傳聞,說是葉明東跟安瀾之間有些不清不楚,再加上楊云彩的事兒,周明浩看見葉明東心里就有些犯膈應。
“我只是在工作方面有些想法想要跟周縣長溝通一下。”葉明東很是客氣的說道。
周明浩點上一支煙:“那你要快點說,晚點我還有別的事。”
葉明東聽到這話微微皺眉:“周縣長,現在有了安和集團的投資,對于縣里來說的確是件好事,不過我覺得這時候應該穩扎穩打,規劃一下縣里將來的發展產業!”
“你說這我就已經聽不懂了,會議上你沒聽清楚嗎?我不是說了嗎,要引進更多的項目?”周明浩的話里面充滿了不滿。
“周縣長,我說的是咱們縣里面的本土產業,利用自身優勢搞發展,后勁才會足。而且拆遷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最好是能夠等到第1批拆遷戶住到安置小區以后,安置好工作。這樣一來,其他人見到了好處,才會主動配合征地拆遷工作。”葉明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明浩彈了彈煙灰:“原來葉副縣長是來訴苦的,你說的這些情況我會考慮一下的!”
這擺明就是不想再說了。
葉明東一看也就不再多說起身告辭。
接下來周明浩的行為完全沒把他的想法當回事,隨后一段時間,不少商人都到縣里面來考察,確定了一個動物園項目,距離小珠山并不遠。
因為這段時間小竹山旅游項目多少已經有了名氣,來旅游的人數量,明顯是在增多。
本身景色相對而言的確不錯,更重要的就是軟實力在葉明東的規劃之下發揮了重要的力量,價格公道,非常有地區特色,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
雖然看起來這樣收入會少一點,實際上則不然游客到了這里還吃得好,玩起來也會盡興,相對的在其他項目上也就愿意多掏錢。
葉明東看在眼里,但是也沒有多說什么。
上次跟周明浩打過交道之后,他就知道這家伙剛愎自用,聽不進去自己的話,照他這么個搞法,完全就是在透支周柱縣將來的發展潛力。
頭幾年或許看起來紅紅火火,但是過了之后同質化的項目太多,旅游收入將會銳減。
所以他專門打電話跟安瀾進行了溝通,建議他盡快利用小竹山旅游項目,打造本土ip,深化旅游項目可發掘的潛力。
對此安瀾深表贊同,同時也表達了對縣里面的現狀有些不滿。
然后接下來的征地拆遷工作也遇到了問題,隨著縣里面上網的項目越來越多,到處都是工地,人的收入增加了,眼界自然也就高了。
雖然已經簽訂了協議,但是有些人就開始扯皮,就是不想拆。
這一下搞的周明浩很不滿,開會的時候點了葉明東的名字:“葉副縣長你到底怎么搞的?你主他征地拆遷,工作進展越來越慢,再這樣的話根本就跟不上縣里的發展步驟!”
“周縣長征地之前都已經說好了,先安置再拆遷,現在一期安置房都還沒有建好,二期征地就已經開始了,下面有抵觸情緒,這也很正常。”葉明東擺事實講道理。
周明浩看了他一眼:“這可不是理由,不管是誰影響到了縣的整體發展,那是要擔負歷史責任的!這么好的機會,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夠遇到的,我不允許任何人因為個人原因,從而使咱們縣錯過了這次難得的窗口期!”
好家伙,這是直接開火了!
葉明東心中暗嘆一聲,這家伙明顯有些好大喜功,自己在說什么,他也聽不進去,那就干脆什么也不說了。
沒過多久市里面的調查組再次來到舟竹縣,說是接到了大量的群眾舉報,說拆遷工作有問題,要進行調查。
原本葉明東并沒有當回事,反正自己人正不怕影之子邪。
結果沒想到,晚上到家的時候,鐘學成給他打了一個電話:“明東,年輕人做事情不要太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