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了整個魔國的歷史文化,賈米爾的心里竟然多了一份虔誠和謹慎。
他對宗教禮儀看的很重,像魔國這種宗教國家,說實話教義存在的本質(zhì)就是控制人心。
在一點上,魔國真的做的很到位。
很快,賈米爾就翻到了魔國經(jīng)卷的最后一頁。
獸皮制成的頁面上,浸透了歲月的暗沉色澤,與前面那些密密麻麻、用暗紅色朱砂與不知名礦物顏料書寫的扭曲咒文截然不同!
這最后一頁,呈現(xiàn)出的是一幅占據(jù)了整個頁面的、令人心神劇震的巨大圖案。
這副圖案很不尋常。
洞穴內(nèi)光線晦暗,僅有隊員們頭燈和手持光源投射出的幾束光柱,在塵埃中搖曳。
當這束光聚焦在圖案上時,仿佛觸動了某種沉睡的靈體,圖案本身似乎活了過來,散發(fā)出一種無聲的、卻又無比強烈的存在感!
這幅圖案的構(gòu)成,遠非第一眼看上去那么簡單。它的最外圍,是一圈形態(tài)各異、充滿原始力量的動物圖騰。
有昂首向月、毛發(fā)如火焰般飛揚的雪狼,
有盤踞成陣、鱗片閃爍著冷光的巨蟒,
有長臂擺蕩、眼神銳利如刀的雪猴,
還有犄角仿佛能刺破蒼穹的牦牛。
這些動物都是藏地常見的動物,每一個都透著一股蠻荒的野性和肅殺的獻祭意味,它們首尾相接,形成一個詭異的圓環(huán)。
仿佛在守護著核心的秘密,又像是在進行某種古老的、環(huán)繞核心的儀式舞蹈。
而圖案的中心,是一只巨大、無法回避的銀色眼球。
初看之下,這只眼球是整體澆鑄般的銀白,散發(fā)著冰冷、無機質(zhì)的光澤。
但只要你凝神細觀,哪怕多一秒,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駭人奧秘!
那根本不是什么均勻的銀色顏料,而是由成千上萬、細微到極致的秘傳咒文,以一種無法理解的精密秩序,層層疊疊、盤旋堆積而成的!
這些咒文小如蟻足,卻清晰可辨,每一個扭曲的筆畫都仿佛在蠕動,共同構(gòu)成了眼球的虹膜、瞳孔乃至每一絲細微的紋路。
瞳孔深處,并非簡單的黑暗,而是一種深邃的、漩渦狀的虛空,隱隱約約,似乎有更細小的銀色符文在其中生滅沉浮,如同星云的誕生與寂滅。
這只由咒文匯聚而成的銀色眼球,整體散發(fā)著一種難以形容的“目光”。
種絕對的、冰冷的審視,仿佛來自亙古洪荒,穿透皮囊,直刺靈魂本源。
任何與之對視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從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仿佛自身的每一個秘密、每一次怯懦、甚至潛藏在意識最深處的念頭,都被這冰冷的銀眼無情地洞悉、記錄,乃至……
詛咒!
雖然只是陳列在經(jīng)卷上,這銀眼的質(zhì)感也依舊讓賈米爾感到一股深邃的寒意。
仿佛有一個惡靈在不斷注視著他!
更令人稱奇的是,圍繞在銀色眼球四周的,是四塊飽滿、充盈著生命張力卻又顯得格外詭異的鮮紅色塊。
這紅色鮮艷欲滴,像是剛剛剝離開來的新鮮眼肉,脈絡(luò)隱約可見,甚至能感受到一種詭異的、搏動著的生命力。
它們對稱地分布在眼球上下左右,既是眼球的依托,又像是某種束縛。
然而,只要觀者稍微偏移一下視角,或者心神恍惚一瞬,那四塊“眼肉”的形態(tài)就會發(fā)生奇妙的視覺變化!
它們不再像是生物組織,而化作了四座巍峨雄渾、被夕陽或血月染成赤紅色的巨大山巒!四座高山險峻陡峭,峰頂直插虛無,共同拱衛(wèi)著中央那顆散發(fā)著冰冷銀輝的“星球”。
這是一幅多層含義的秘圖!
視角一轉(zhuǎn)換,瞬間將圖案的意境從詭異的生物學層面,拉升到了浩瀚卻死寂的宇宙尺度!
“真是極品!極品的宗教圖騰啊!”賈米爾忍不住感嘆起來。
圖案的最下方寫著一行大字。
【古拉羅銀眼】!
“古拉羅?”賈米爾輕輕念出這個名字,眉頭緊緊鎖住。
古拉羅這個名字,賈米爾絕對是聽說過的。
應該是在某本典籍、或者某位學識淵博的上師偶爾提及的古老傳說里。
他努力地回憶著,突然就想了起來。
古拉羅是藏地一個王朝的名字,古拉羅王朝又叫古格王朝。
這是公元九世紀在藏地的一個很大的政權(quán)。由吐蕃王室后裔在藏地西部建立的一個重要政權(quán),屹立在這片世界屋脊長達數(shù)個世紀。
而說到古格王朝的前身,就不得不提一下象熊國了。
象雄國是藏地一個很久遠部落國家,是大夏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必經(jīng)之地,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自然也與天竺國有過交往。
藏地的很多習俗,就是起源于象雄國。
比如轉(zhuǎn)神山、拜神湖、插風馬旗、插五彩經(jīng)幡、刻石頭經(jīng)文、放置瑪尼堆等等習俗。
其實也是受天竺佛教影響很大的。所以象雄國的文化也叫象熊佛法。曾經(jīng)古天竺還因為象雄與佛教的深厚淵源,尊稱為“象雄佛法之地”。
后來這個國家被吐蕃征服。
歷史不斷運轉(zhuǎn),吐蕃統(tǒng)治藏地百年之后,也陸續(xù)瓦解。
吐蕃人的后裔又建立了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直接延續(xù)了接近700年,到公元1630年的時候,這個在藏地最久遠的王朝也在歷史的車輪滾動下覆滅。
留下那座矗立在土林之上的龐大遺址:古拉格遺跡。
賈米爾之所以知道一點古格王朝的信息,就是因為這個象熊文化是藏傳佛教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怎么又冒出一個古格王朝?”
“為什么古格王朝的東西會出現(xiàn)在輪回宗的經(jīng)卷里?”
賈米爾心中的疑團不僅沒有解開,反而更加濃重了。
之前謎神并沒有介紹過關(guān)于古格王朝的信息,賈米爾也無法推斷這個王朝又有什么關(guān)系。
但直覺告訴他,這個古拉羅銀眼的圖案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線索。
既然出現(xiàn)在輪回宗的經(jīng)卷里,代表著輪回宗一定和古格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想要了解輪回宗,就要去了解古拉羅王國。
古拉羅就是迷宮下一步的線索!
賈米爾還意識到一個點,那就是這個古拉羅銀眼的圖案和之前在九層妖樓頂部那個祭壇的水晶基座雕刻的圖案很類似。
到目前為止,整個迷宮中有兩個最常見的圖案。
一個是那種旋渦狀的眼球。
一個是古拉羅銀眼。
兩個都是眼球,但是是不同形狀的眼球。
大概率一個是早期魔國自己的標志,另一個就是輪回宗復興魔國時創(chuàng)造的標志。
大概是輪回宗試圖復興魔國,在原始圖騰的基礎(chǔ)上,融合了新的教義、力量體系而創(chuàng)造的新標志。
一般這種宗教標志都包含著諸多信息,極有可能里面就藏著真正九層妖樓的重要線索。
“原來如此,哈哈,原來如此!”
這本魔國經(jīng)卷,不是鑰匙,卻勝似鑰匙!
自己40個隊員,沒有白死。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隊員的呼喊聲。
“大師!這里有通道!”
“大概可以通往外面!我們有救了!”
賈米爾立馬提起了精神。
其實他早就料想到了這洞穴之內(nèi)一定有其他的出口,因為這一階段的任務(wù)并沒有完成,謎神并沒有開啟新的地圖。
這就代表著洞穴里還有他們沒有探索到的環(huán)節(jié)。
他小心翼翼地將這本沉重的魔國經(jīng)卷合攏,用防水的油布包裹好,鄭重地放入隨身的行囊。
剛才自己專注于翻看經(jīng)卷,還沒仔細觀察這個妖樓后面的洞穴。
現(xiàn)在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什么普通的洞穴,洞穴的巖壁有著明顯的人工開鑿和修整痕跡,雖然粗糙,但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規(guī)整的拱形結(jié)構(gòu)。
這種形式,倒是很像是墓道。
賈米爾連忙向前走去,腳下的地面從妖樓內(nèi)部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變成了堅硬冰冷的巖石。
通道并不寬敞,僅容兩三人并行,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潮濕氣和巖石特有的土腥味。
他沿著這條略顯曲折的通道前行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眼前豁然開朗。
隊員們都聚集在前方,他們的頭燈光束,齊刷刷地指向同一個方向。
那里,赫然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地下暗河!
河面幽暗,看不清底下有多深,只能看到燈光照射下,墨綠色的水波翻滾著白色的泡沫。
暗河沿著一條天然形成的巨大巖縫蜿蜒向前,曲曲折折,最終隱沒在遠處深邃的黑暗之中,不知通向山體的何處。
“大師,有暗河,那我們就有出路了!”德川光搶先說道。
“地下河一定可以通往外界!”
他剛剛做了一回怯戰(zhàn)蜥蜴,雖然賈米爾沒有直接看到,但畢竟是迷宮直播,其他的天竺國人一定看的清清楚楚。
為了防止秋后算賬,現(xiàn)在更是要積極一點,多多表現(xiàn)。
地下河的形成,是是由于可溶性巖石,這些巖石在地殼運動、海陸變遷等因素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大量的裂隙或破碎帶,就像是給水流打開了進入巖體內(nèi)部的大門。
水流因為含有二氧化碳,沿著這些裂縫或破碎帶垂直進入巖體內(nèi)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逐漸形成了垂直、水平或傾斜的洞穴及通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洞穴和通道在水流的不斷侵蝕下逐漸擴大。再加上巖體自重導致的坍塌,洞穴的規(guī)模就更是不斷壯大了。
當大體同一高程的洞穴通道擴展、串通起來,匯集了大量的地下水,并與地表河流相貫通時,就形成了地下河。
水滴石穿,就是這個道理了。
現(xiàn)在他們在昆侖山的山體之中,有地下河就代表著有外界的通路,這是探險界一個最基本的常識。
“行了,說點大家不知道了。”
“所有隊員,沿著地下暗河行走!”
賈米爾讓德川光和潘迪特打頭陣,整個隊伍排成長隊,順著暗河往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