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看向前方眾將,臉上流露出欣然笑容,只見他頷首說道:
“諸位愛卿,朕方才得到羅藝的消息,終于是有宇文成惠的消息了。”
此言一出,其他大臣的反應可能還好,宇文化及父子卻是眼前一亮。
畢竟宇文成惠是他們家人,感覺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樣。
楊廣沒有耽擱時間,他繼續說道:
“羅藝傳來的消息,亦是驗證了我等之前的猜測,宇文成惠確實生擒了突厥可汗。
因為宇文成惠深入突厥,不知朕已經抵達馬邑郡,便是想要前往北平府求援,正好與趕來的北平府大軍相遇。
而后,在宇文成惠和羅藝配合下,成功斬殺突厥大將塔蘭圖,斬殺數萬突厥兵馬,取得了一場大勝。”
在楊廣講述之時,他的神色也是頗為興奮,這場戰斗的勝利,不只是羅藝的功勞,也是他這個大隋之主的功勞。
群臣聞言,亦是有幾分震驚,但他們很快回過神來,畢竟宇文成惠攻破突厥王庭的消息都知道了,這似乎沒什么可奇怪的。
分享完喜事,楊廣神色微肅,沉聲道:
“不過,羅藝令人傳來消息,也不只是告知朕宇文成惠的事情,而是向朕提議,與之前后夾擊,殲滅前方突厥外族。
此事諸位愛卿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感受到楊廣掃過的目光,群臣認真思索起來,但不等他們開口,宇文化及便是率先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意味著這是我大隋重創突厥,乃至于徹底將之覆滅的好機會。
那塔蘭圖之名,微臣早就有所耳聞,此人乃是突厥中一員勇將,被人稱為突厥第一勇士,足以說明他戰力不俗。
而今塔蘭圖被斬殺,突厥一方又折損數萬大軍,再加上突厥可汗還在我大隋手里,他們必然瞻前顧后,進退兩難。
雖說韓擒虎的西路軍尚未抵達,但我大隋占盡上風,以兩路兵馬已經足以將突厥重創,取得最終的勝利。
如此一來,只要陛下下令,讓韓擒虎調轉方向,阻擊突厥潰兵,再與羅藝聯手夾擊突厥,必然能夠大獲全勝,將之覆滅……”
宇文化及在此侃侃而談,他之所以這么積極,自然是有原因的。
現如今,宇文成惠立下這么大的功勞,楊廣卻沒什么參與感,萬一惹得楊廣不高興,豈不是成了功高蓋主?
而接下來一戰,如果隋軍能夠取勝,那楊廣作為大軍總指揮,他的功勞自然無人能夠忽視。
到時候,就算宇文成惠功勛卓著,但他的存在,也不會掩蓋楊廣的光芒,這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否則的話,表現太突出也不是什么好事。
在宇文化及說完之后,早就迫不及待的宇文成都,也是立刻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末將愿為先鋒,領兵突襲突厥大軍!”
雖然宇文成都并非貪好權勢之輩,但宇文成惠屢立戰功,他這個做大哥的,自然不能甘落人后。
楊廣看著宇文父子二人,微微點頭,淡然說道:
“宇文愛卿說得有道理,那其他愛卿有何意見,也都說來聽聽?”
既然宇文化及已經搶先一步,其他大臣不敢耽擱,連忙表明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其中,難免有人特性獨立,覺得楊廣不能太過冒險,但絕大多數人都很配合,覺得這確實是掃滅突厥的好機會。
實際上,楊廣心中早有決斷,他詢問群臣意見,不過是走個過場。
隨著群臣話音落下,楊廣直接站起身來,他目光炯炯,其中閃過勃勃戰意,說道:
“諸位愛卿的意思,朕都明白了,自從我大隋立國以來,突厥屢次來犯,在我大隋邊境燒殺擄掠,何其猖狂?
今日,朕親臨漠北,那就不可能給突厥喘息之機,戰機就在眼前,朕決心已定,即刻傳令羅藝,夾擊突厥之敵。
這一戰,我大隋必勝,從此我大隋邊境,不再受突厥之患!”
這一刻的楊廣,是那么的英明神武,看得在場群臣都是一陣恍惚。
或許在平日里,楊廣確實貪好女色了些,但他在大事面前,卻是毫不含糊。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的大隋必然更加強盛,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這無疑是眾多大臣心中的期待。
如果楊廣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那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將名留青史。
作為楊廣心腹的宇文化及反應最快,他當即跪倒在地,恭敬道:
“陛下圣明!”
其他人稍慢一步,卻也是立刻拜倒,齊呼:陛下圣明!
見得群臣如此,楊廣微微頷首。
這只是他證明自己能力的第一步,他會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痕跡,哪怕數百上千年之后,都會有無數人記得他的功績。
諸事商議妥當,楊廣立刻派人,將命令傳給羅藝和韓擒虎。
同時下令全軍,準備好接下來的大戰。
此戰的先鋒自然是宇文成都,哪怕朝廷上下,許多人都對宇文化及有意見,卻沒有人質疑宇文成都的實力。
——
突厥臨時營地。
各部首領聚集于此。
不過,此刻的突厥各部已經沒有了先前的淡定和自信,反倒是神色無比凝重。
只見一名部落首領沉聲道:
“我們太低估了隋國,現在塔蘭圖都死在隋軍手中,我們真的還要繼續打下去嗎?”
原本對于各部首領來說,他們是想要借助這個機會,在與大隋的戰斗中提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為爭取可汗位做準備。
結果現在,他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果,反倒是不斷損兵折將,自然是萌生退意。
但是在眾人前方,鐵勒部首領卻是神色肅然,他認真的說道:
“就算隋國的實力確實比我們想的強大,我們也不能輕易放棄。
因為現在這場戰斗,關系到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我突厥的聲望。
我們的可汗都被隋人帶走了,我們卻無動于衷,等這個消息傳出去,我突厥必然淪為漠北的笑柄。”
當各部首領聽到這話,頓時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反駁。
就這樣,鐵勒部首領繼續道:
“現如今,我們不說徹底擊敗隋軍,也得想辦法將可汗救出來。”
或許他們并不在意咄世吉的生死,但他們必須維護突厥的顏面,這是突厥震懾漠北草原的關鍵所在。
看到鐵勒部首領如此堅定的模樣,另一個部落首領鄭重道:
“這樣說倒也沒錯,那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救出可汗,后方的隋軍還在步步緊逼,聽說連隋國皇帝都來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
至此,各部首領達成一致,他們不準備和隋國死磕,而是先想辦法將咄世吉救出來。
等到成功之后,他們便可直接逃入漠北深處,就算隋國兵強馬壯,實力強大,也沒有任何意義。
正如當年那場大戰,他們也是被隋國擊敗,可他們并未被覆滅,而是在多年蟄伏后再度崛起,突厥仍舊是漠北的霸主。
念及此處,這些突厥首領多少有些唏噓。明明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想要主動出擊,殺進隋國報仇雪恨。
怎么就變成現在這般模樣了呢?
但現實如何,不管他們作何想法,也都無法改變。
他們必須抓緊時間,救出咄世吉才行。
——
北平府精銳大營。
羅藝看著手中圣旨,眼中浮現一抹喜色,隨即頷首說道:
“宇文太守,陛下有答復了,他同意了我們的提議,令宇文成都領兵進攻突厥西側,一同殲滅突厥之眾。”
不管羅藝對朝廷有什么意見,如今能夠重創乃至于覆滅突厥,他都有些迫不及待。
鎮守北平府的這些年,羅藝沒少和突厥交手。雙方仇怨不在少數,現在終于能夠報仇,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當宇文成惠聽得此言,亦是心中一動,他等這一刻也很久了。
對于宇文成惠來說,立功反而是其次,殺敵收獲經驗才是關鍵。
就這樣,宇文成惠正色拱手道:
“既然陛下已經決意用兵,那接下來該如何行動,就請北平府吩咐吧。
在下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請王爺讓在下去最危險的地方。”
“哈哈哈。”
羅藝聞言,不由得頷首而笑道:
“宇文太守不愧是宇文成都的弟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既然宇文太守有如此決心,那本王也不客氣了。本王有意讓宇文太守為先鋒,領兵正面強攻突厥,宇文太守意下如何?”
這個問題當然不需要猶豫,宇文成惠很快答道:
“那自然再好不過,如今我大隋出兵漠北,必然讓突厥付出代價。”
“好,那此事就說定了,本王會再從北平府精銳中調撥兩萬兵馬給宇文太守。
到時候,宇文太守正面強攻,本王則是領兵側面包夾。至于另一路兵馬,那就要看宇文成都什么時候抵達了。”
羅藝侃侃而談,描述著自己的計劃。
他之所以派人聯系楊廣,而非主動出擊,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如今突厥,雖然接連戰敗,損失慘重,卻沒到窮途末路,仍舊有著一戰之力,不容小覷。
如果羅藝單獨出擊,能不能贏是一回事,就算是贏了,恐怕也是損失慘重。
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羅藝麾下兵馬,不足以將突厥大軍一網打盡。唯有等楊廣調兵前來,才能將突厥盡數拿下。
就算有人僥幸逃脫,也改變不了大局。
一切就緒,羅藝立刻抽調兩萬兵馬,交給宇文成惠統領。
羅藝相信以宇文成惠的能力,統領這些兵馬不在話下。
畢竟,先前宇文成惠可是帶著五千人,就敢深入突厥之地,并且殺入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還安然脫身的存在啊。
不管這其中,宇文成惠用了什么手段,他能活著站在這里,已經足以說明實力。
所以在羅藝看來,他將這些兵馬交給宇文成惠統領,并非是冒險,而是給這些將士建功立業的機會。
如今的北平府,無人能夠與宇文成惠相提并論。
只能看羅成的天賦,未來能不能追上宇文成惠,擁有與之媲美的實力。
但這件事情,羅藝并沒有太多自信。
羅成雖然年輕,但宇文成惠的年紀也沒比羅成大幾歲。只要宇文成惠還在進步,羅成想要迎頭趕上談何容易?
當然了,這都是以后的事情,羅藝并未糾結于此。
宇文成惠率領一路兵馬,羅藝率領一路兵馬,齊齊往突厥營地靠近。
在傳信楊廣的同時,羅藝便是派出斥候,找到了突厥主力所在。
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羅藝和楊廣大軍各在一方,他們已經約定好動手的時間。
戰機稍縱即逝,他們也不可能先打個照面,再說什么時候動手。
只要兩方兵馬能夠按時抵達,便可以兩面夾擊之勢,斷絕突厥一切幻想。
——
夜色悄然降臨。
羅藝和楊廣約定的,正是在今夜子時行動,也就是晚間十一點到一點。
在宇文成惠身后,兩萬多將士蓄勢待發,他們將會在宇文成惠帶領下,承擔主攻任務,面對的壓力自然不容小覷。
雖然這些北平府將士,比起這段時間一直跟著宇文成惠殺敵的五千精銳有所不如,卻也稱得上精銳之師。
羅藝可不是等閑之輩,他鎮守北平府多年,萬千外族來犯,仍舊是穩如泰山。
除了他武藝超群,也因為他用兵、練兵皆是有著豐富的經驗。
宇文成惠緩緩抬起頭,看著天空的那輪明月,目光陡然變得凌厲,低聲道:
“時間差不多了。”
在這個時代,很難精準的確定時間,該什么時候動手,也只能看自己的判斷。
此刻宇文成惠能夠確定的,也就是現在已經進入子時,但其他兵馬是否到位,是否做好準備,他都無法確定。
但宇文成惠從不是優柔寡斷之輩,隨著他的實力與日俱增,行動也是越發果決。
回身看向左右,尉遲恭和謝映登都在他身旁,至于咄世吉則是被留在后方,以防戰斗時發生意外讓人給跑了。
眾將皆是神色肅然,就等著宇文成惠下令,他們會立刻發動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