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和楊林在大殿中等待著。
過不多時,一名穿著異域服裝的中年男子,神色緊張的步入大殿中。
顯然,此人正是高昌國使者。
使者抬起頭來,他是第一次來大隋,雖然他并不認識楊廣,但他卻知道,前方龍椅之上的男子,定然是大隋之主。
想到這里,使者沒有半分遲疑,立刻行禮道:
“高昌國使者鞠文浩拜見大隋皇帝陛下。”
這名使者說的是漢話,也無需翻譯了。
楊廣神色淡然,雖然方才他有些驚訝,但他作為大隋之主,自然不可能在外族使者面前大驚小怪。
隨著楊廣抬起手來,他沉聲道:
“你便是高昌國使者,你此番來我大隋,求見于朕,是所為何事?”
鞠文浩自不敢和楊廣含糊其辭,在他出發之前,高昌得知突厥覆滅的消息,可以說是震驚得無以復加。
要知道,突厥縱橫漠北多年,實力無比強大,高昌這等小國在突厥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擊。
也正因如此,西域諸國也只能臣服于突厥,以求獲得庇護。
可是,如此強大的突厥,卻被大隋輕易覆滅,如果高昌國不能認清現實,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這也是鞠文浩來到這里的原因。
是以鞠文浩早就做好準備,他沒有猶豫,立刻拱手答道:
“啟稟皇帝陛下,我高昌國在西域之地,這些年來,一直受突厥欺壓,卻也無可奈何。
先前聽聞突厥覆滅,大隋國威遠揚,我高昌國敬仰萬分,我國上下為之振奮,是以我高昌國王,派遣在下前來,向大隋稱臣。
大隋何其強盛,震懾四方宵小,我高昌愿意成為大隋的一員,請陛下準允我高昌的請求,我高昌國上下愿憑陛下驅使……”
不管這鞠文浩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心,但就此刻來說,楊廣聽得很滿意,臉上露出自得的笑容。
這就是大隋,這就是他治理下的大隋。
就這樣,楊廣緩緩點頭道:
“如果你高昌國,當真誠心歸附我大隋,朕自然不會拒絕。朕同樣希望,大隋和西域能夠維持安定與和平。”
如果西域諸國,是和突厥一般,始終與大隋作對,楊廣當然不會客氣。
但西域只有一些小國,哪怕楊廣大費周章,派遣兵馬前往征討,也沒有太大的收獲。
如果能夠讓西域諸國,自行選擇臣服大隋,才能更直接的彰顯他的威望。
這時候,楊廣忽然想起一事,問道:
“既然高昌國王,派遣你來我大隋,那你可曾聽說,其他西域之國的情況,他們是否知道消息,又意欲何為?”
面對楊廣這個問題,鞠文浩倒是想說自己一無所知,但謊言終有被揭破的一天,要是被楊廣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西域諸國不是傻子,之前壓在他們頭上的是突厥,現在突厥已經覆滅,大隋自然取代了突厥的位置,而且更加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西域諸國必然派遣使者來大隋,在路上的時候,鞠文浩便是陸續得到消息。
斟酌了一下,鞠文浩鄭重道:
“啟稟皇帝陛下,如今大隋的威名,已經傳遍整個西域,各國必然能夠感受到大隋的偉大。
在下趕來的路上,也曾得到消息,各國的使者應當已經在路上了,但他們現在到了何處,在下也無法確定。”
大隋肯定不可能只收高昌國一個小弟,反正就目前來看,鞠文浩肯定是第一個趕到大興城的,他已經心滿意足。
有的時候,先一步和慢一步,情況將截然不同。
若是放在整個西域,高昌國的實力自然算不上最強的,可是他們來得最快,表明自己的誠意和態度。
那對于大隋來說,高昌國就成了西域頭號小弟,歸順諸國之首。
其實楊廣只是試探性詢問,哪怕大隋覆滅突厥,但能否影響西域所有國家的決斷,仍舊是尚未可知之事。
但鞠文浩的回答,卻是肯定了楊廣的猜測,前來朝見大隋,向大隋稱臣的,遠不止高昌一個國家。
其他國家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
“好。”
楊廣輕喝一聲,但不等他繼續說,卻見大殿外,又有士卒匆匆趕來。
這名禁軍士卒,先是稍顯異樣的看了鞠文浩一眼,接著對楊廣說道:
“啟稟陛下,城外又來了一行人,自稱是于闐國使者,欲要求見陛下。”
楊廣心中一喜,看來鞠文浩所言不虛,各國使者過來是在趕來的路上。
不過,西域國家眾多,真要讓楊廣一個個召見,那未免太過費時費力。
他之所以召見鞠文浩,也是因為不知西域情況,所以才倉促叫來。
但此刻,楊廣已經恢復了理智。
短暫思索之后,楊廣便是抬起頭來,他看著那士卒說道:
“既然是于闐國使者到了,那就派人將之安置在館舍之中,等其他各國使者到齊之后,朕將會一并召見。”
而后,楊廣又對鞠文浩說道:
“至于高昌國之眾,也先到館舍休息,到時候朕將在朝堂上,與各國使者正式會面。”
聽到這番話,鞠文浩心中喜悅,臉上卻是不動聲色,恭敬道:
“在下遵旨,皇帝陛下恩威浩蕩,從今往后,我高昌國定然以大隋馬首是瞻。”
正所謂一步快,步步快,鞠文浩也就比于闐國使者快了不到一個時辰,卻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畢竟,西域諸國中只有高昌國有如此殊榮,被楊廣單獨召見。縱然楊廣也會會見各國使者,但感覺卻截然不同。
沒過多久,鞠文浩在內侍的帶領下離開了。
大殿之中仍舊是只剩下楊廣和楊林二人。
楊廣調整了一下情緒,但他依舊是面露笑容,頗為開心的說道:
“皇叔,如今西域諸國使者都在來的路上了,你也不必著急離開,不妨等這盛會結束之后,再回登州府也不遲。”
既是楊廣開口,楊林自然不會拒絕,因為他也好奇,接下來各國來朝,會是何等場景?
這樣的盛況可不多見。
并且,就算楊林在大興城,也不耽誤他調兵遣將,做征討海寇的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