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大伯!”令哥兒氣喘吁吁跑來,“木料有了!”
黃父忙從灶房出去,拍打襖上的土,“怎么說?”
“那張家木材鋪,有一批杉木,做桌椅再便宜不過,咱們快快去拉,晚了可被人搶完了。”
“甚麼價?”黃娘子忙從屋里出來,拄著拐。
“一百文一方。”
黃娘子:“乖乖!還等甚!我拿錢去!”
黃櫻記得年前有人請爹打桌椅,杉木是最便宜的,一方也要兩百文往上呢。
謝府給的黑漆小箱兒,娘拿了兩貫,猶豫了下,一咬牙又拿兩貫。
黃櫻驚訝,“買恁多?”
“咱們做木匠的,家里沒些木料怎行?再者,這擺攤兒,幾套桌椅就要用不少。”她將四串沉甸甸的銅子兒用青布包了,遞給她,“讓你爹多買些。”
“哎!”黃櫻忙跑出去給了爹。
令哥兒是跑回來的,滿頭大汗,顧不上歇,跟爹兩個跑了。
大概半個時辰,黃櫻將紅豆泡上,收拾了灶房,正準備割肉,聽見大門“哐當”一聲。
爹笑著推門進來,拉著車,額頭上都是汗。
車上堆了滿滿一車!
她忙跑過去,“恁多木料!”
令哥兒十五,是個笑嘻嘻的小郎君,“好容易才搶了一車!你們不知多少人在那呢!虧咱們跑得快!好些人打起來了。”
黃櫻幫著卸車,將木料堆到屋檐底下。
令哥兒還要忙,牽了牛要走。
黃櫻跑回灶房,給他塞了兩個豬肉夾餅,“我新做的吃食,你嘗嘗好不好呢。”
令哥兒急,忙揣進懷里跑了,“回見!”
爹從屋里搬出了車床、鋸子、鑿子、刨子,開始鋸木頭。
這車床可是爹的寶貝,可硬了,足用了兩根櫸木,加上鐵制的轉軸,價不便宜,算得上家里頂頂金貴的物件,比娘的大鐵鍋、大籠屜還貴。
平日放在娘那屋里,堆著架著滿滿當當的東西。
要做大件兒的時候才用得著。
平日做個碗兒、盆兒、木勺兒、搟面杖兒、銀匠槌兒是用不上的,非要打柜子、桌子、梳妝的匣子、船上的滑車梭子才用。
去歲給大姐兒打嫁妝,光刨出的木花兒,便堆了好大一座!快有屋檐高呢!
誰路過都要進來瞅兩眼,嘖嘖稱贊,“好俊的手藝!我家二姐兒出嫁也找你!”
別看爹這人憨厚,對誰都笑一笑,心里可是有一筆賬的。給吳員外打柜兒那會,他就沒用櫸木車床。
一則吳員外怕爹私下里昧了木料,非要爹上他家鋪里去打不可;二則呢,怕爹故意磨工,半月能做完,拖二旬,多要錢;三則,一開始就打著主意,管晌午那頓泔水飯,好克扣錢。
爹不喜歡吳員外,但家里買不起木料了,他手癢,帶著那一套魯班的工具去了。
每日回來都很高興,說他的榫卯多么嚴絲合縫、柜門兒多么分毫不差。
爹做的東西多了去了,除了那些家常日用的,還有什么彈弓兒、風箏繞線的小車兒、巷口閑話的老太太們手里的紡線錘兒,對了,還有上元節的兔子燈!七夕的磨喝樂!
黃櫻瞧了一會子,可真有意思,但她該做飯了。
如今天兒冷,屋子里就是天然冷凍室。
謝家賞的肉,已凍得半硬,這是最好切的時候。
她聽見娘在念叨了,“這小妮子手腳越發大了,你下次可得勸著點兒!”
黃櫻失笑。
她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兩輩子都有為她考慮的家人,活著真的很好啊。
她喊爹將兩把菜刀都磨過,刀刃銀亮,瞧著便鋒利。
她在手上輕輕一轉,讓爹扶著羊腿,自個兒如庖丁解牛般,將肉都剔了下來。
骨頭她留著,準備燉羊湯用。
冬日里喝羊湯,想想便安逸。
一只羊身上的肉統共也就四五十斤,大娘子賞的是肉多的羊后腿,剔下來肉有五六斤。
她挑了一塊,將肥肉剔下來,與瘦肉分別切成小塊,放花椒、蔥姜、醬油腌漬。
小炒泡饃比起清湯水盆羊肉或者羊肉泡饃,要重口一些,是酸辣口的。
正經做法配菜還需西紅柿、粉絲、干豆腐、黃花菜和木耳。
西紅柿北宋是沒有的,其他幾樣都有。
只不過木耳尚未達到后世人工養殖的程度,都是自然采摘,有桑耳、榆耳等等,價不便宜。
黃花菜,這時叫萱草花,她買了一斤,也才15文,有很大一把。
她準備用香蕈代替木耳,和萱草干一起放水里泡著。
再就是饃,用肉夾饃的饃就行,和干豆腐一樣,也切小塊備用。
可惜北宋沒有粉絲,不過影響不大。
她還切了一把菠薐菜,也就是菠菜。
油熱先下羊肥肉,炒出油,然后下瘦肉,滑散,炒到變色澆一勺陳醋熗鍋,陳醋既增加酸味,也能去腥。
正經做法還要加秦椒面的,北宋沒有辣椒,黃櫻便撒了一把茱萸替代。
然后舀入肉湯、清水煮沸,打入雞蛋滑散,放鹽、五香粉調味,然后放入饃和配菜,大火炒至湯汁都被吸收,就可以出鍋了。
滿屋里都是肉香。
寧姐兒在灶臺下,饞得直吸鼻子。
小丫頭麻溜地將火熄了,地上的柴收拾整齊。
娘已經擺好了碗,黃櫻挨個盛滿。
寧丫頭捧著自個兒的碗,伸出舌頭舔了一口肉,被燙到了,忙縮回來,吸溜著口水,“二姐兒!辣的!”
黃櫻端著兩碗小炒泡饃鉆出廚屋,允哥兒和寧姐兒跟著。
天邊斜暉脈脈,只留一片殘紅。
寺廟里的鼓聲傳來,緊接著便是鐘聲,余韻悠長,回蕩在街巷中。
各家升灶做飯,院里混雜著食物香味。
娘打發兩個小娃給三嬸家送了一大碗。
小孩兒端著碗迫不及待跑回來,碗里放著一塊豬肉。
娘嘆了口氣,“哎!你三嬸這個人!”
爹將黃櫻屋里的細腿大方桌搬了過來,一家人圍著爐火吃飯。
蘇玉娘瞧見每一碗都有半碗肉,心疼,“二姐兒忒舍得下料!羊肉全下去了?”
“哪能。還剩大半呢!”黃櫻道,“不知大哥兒幾時能回,剩下的留著,他回來再做。”
大家都贊成。
這可是羊肉!一斤羊肉兩百文錢,平日里過年也不舍得吃呢!
允哥兒和寧丫頭最高興。允哥兒臉色紅潤了些,瞧著比前幾日好些。
他小臉紅彤彤的:“過年一樣。”
蘇玉娘,“可不是!”
她也高興,“再沒有想到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呢。”
黃櫻笑著低頭,迫不及待舀了一勺放進嘴里。
寧丫頭已經在狼吞虎咽了,“好香。”
饃已經煮透了,酸辣濃稠的湯汁浸泡著,裹滿了肉香。
餅是半發面,不至太軟,反而帶著韌,咬下去還有嚼勁。
湯汁經過長時間燉煮,滋味鮮美濃郁,所有食材一口吃到嘴里,真的很滿足。
牛羊肉最講究火候,多一分都老,黃櫻用生肉現炒,最大程度保留羊肉的鮮和嫩。
謝家賞的乃上等羊肉,肉甚至帶著奶香,加上酸酸辣辣的調味,讓人胃口大開。
一時間滿桌都是稀里嘩啦的干飯聲。
吃完,天都黑了。
平日家里不舍得點燈,收拾完便要睡下。
黃櫻今兒卻點了燈,將兩個屋里爐火都燒旺,開始和娘熬豬油、炒豬肉餡兒。
爹準備趕工先將擺攤的桌凳做好。
等面包窯晾好,黃櫻頭一個便打算烤桃酥。又酥又脆,入口直接化在嘴里。她已經饞了。
桃酥她要用豬油來做。
肉餡兒跟戚娘子偷走的那次一樣,還是豆腐肉沫餡兒。
不過,她不打算做成肉包子了。
她要做水煎包。
五斤豬油,熬完剩下一小盆豬油渣。
黃櫻給兩個小孩兒一人喂一口,咬下去“咔嚓”一聲,酥脆得很,有那帶筋的,嚼起來也很有滋味。
寧丫頭還想吃,黃櫻收了起來,“再吃要撐了,留著改日給你們烙餅吃。”
這小丫頭吃起來沒節制,吃撐對身體并不好。
“好吧。”小丫頭嘆了口氣,小大人似的。
娘那邊也熬好了,黃櫻過去瞧了眼,將油倒進陶罐里。
黃父在院里笑著招手,“二姐兒,來。”
黃櫻扔下鍋鏟,跨過門檻,跑過去,眼睛亮晶晶的,“爹!”
寧丫頭和允哥兒小尾巴似的跟著跑。
只見爹拿起立在旁邊的一個帶著木料新茬、白嶄嶄的杉木折疊交腳架兒,彎腰將折疊的腿兒放平,一下子立住了!
再將桌面架上,便是一張桌兒!
黃櫻忙壓了壓,桌面又平又穩當!
“爹!好厲害,這便做好了!”
黃父笑了笑,又上了車床,坐到跟車床連在一處的骨牌凳上,踩著踏板,繼續刨木料了。
木花兒從前頭的嘴兒吐出來,掉在爹的腿上、鞋上,在泥地上堆了起來。
寧姐兒和允哥兒蹲在一旁,拿木炭在上頭畫畫、寫字兒。
黃櫻湊過去,“爹,我說的打雞子的,可想好了怎麼做?”
黃父道:“能做,爹再想想。”
直忙到二更,爹做出來兩張桌兒,兩個凳兒,加上家里原有的四個,能湊六個凳兒。
爹拍掉一身木屑,披著寒氣走進屋來,彎腰查看泥爐,將兩只粗糙皸裂的大手放到爐子上暖著。
“明兒上午我帶你娘去馬行街看腿。”他沉默著開口。
蘇玉娘一愣,隨即阻止,“大夫說養著便好,這幾日吃的好,我都感覺有勁兒許多,去那里作甚,多少錢不夠敗家的。”
“娘,你去罷。明兒家里有我呢。”黃櫻原也這樣打算,“甚麼也比不上腿重要,這事兒你得聽爹的。”
她麻利地將爐蓋兒蓋上,掏出些爐灰放進謝家小娘子給的手爐里,晚上放在被窩,能暖一晚上呢。
正好兩邊屋一邊一個。
“你們帶多些錢,別總想著儉省,咱們每日都能賺呢。要不,明兒不擺攤了,我也去!”
蘇玉娘放下手里縫的衣裳,板著臉,一雙眉毛吊起,“一個個的翅膀硬了,教訓起老子娘來。你們以為那五十貫錢多吶?你想租攤不要錢?那些雜七雜八幾十貫錢怕不夠呢!”
她斬釘截鐵,“明兒非開張不可,那攤兒閑著一日便是一日的錢。”
黃櫻笑瞇瞇的,“那娘要去看腿,看攤兒的事有我呢。爹,明兒你將娘綁了去。”
蘇玉娘,“好你個小妮!”
黃櫻將豬油放好,撒腿跑了,“爹別忘了!”
寧丫頭乖乖守著鍋,“二姐兒,水開了。”
黃櫻摸摸小丫頭,“真乖。”
她將暖手爐塞進被窩,拍拍允哥兒,“好了,把牙刷了便歇罷。”
自打買了軟些的馬鬃毛刷牙子,兩個小孩兒也愛刷牙了。
黃櫻把雞蛋打了,先讓爹打雞子。
雞子糕今晚先做好,明兒就能多賣些饅頭。
家里的籠屜是大鍋的,非得到灶房蒸不可。
爹燒火蒸雞子糕。
黃櫻則洗了把手,在腰間青花布巾上擦干,稱了面粉,將饅頭面和好,先把蜜豆和蜜棗饅頭包了,各包一百個,放到籠屜上醒發。
又單獨和了水煎包的面,依舊是篩過的麥面,只加鹽,老面種,一勺胡麻油。
然后將水煎包包好。
她包的是餃子狀的,這樣簡單,速度快些。個頭也不大。
一共用了三斤豬肉,四斤豆腐,成本兩百文左右。
包了兩百個多一些。
她打算一個賣三文錢。
以現在的溫度,完全不用擔心發過了,明兒直接上鍋就行。
為防止娘起疑心,除了第一次,后面的饅頭面團她都用了老面發酵,就像娘以前一樣。
面種在面食品制作中不但能減緩面團老化,還能增加風味。
這在面包里是更明顯的。
她將留的老面種放盆里蓋好,防止風干。
還包了一百個餛飩擺攤試水。
雞子糕蒸好了。
這次娘怎么也不同意往廚房放,都放到他們屋里。
放她屋里怕小孩兒饞得睡不著。
滿屋子雞子糕甜滋滋的味兒,小娃受不了。
真哥兒被黃櫻還回來了,跟著爹娘睡。讓她抱著個一歲的小孩兒,黃櫻真擔心半夜壓到。
前幾日都不敢睡踏實。
將明兒要擺攤的桌椅、鍋子、爐子、油鹽醬醋壇子、芝麻、紫菜、干蝦子全都整理好,已近三更。
她打了個哈欠,洗漱睡覺了。
屋子里殘留著爐火余溫,空氣中還漂浮著炸豬油的味兒。
寒風吹得糊窗的竹紙“嘩嘩”響。
小孩心滿意足地閉上眼睛,小胸脯起伏。
黃櫻想了想明兒擺攤的事兒,安心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