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太值了!”林方政情不自禁道。
江昭寧目光灼灼地盯著林方政:“林局,你告訴我,只花了35元,這種綜合體驗感,在周邊同類型景區里,你還能找到第二家嗎?”
他有力地揮動手臂:“他們回去后會怎么宣傳?”
“在朋友圈里曬照片,在抖音上發視頻,在親朋好友間口口相傳!”
“他們會怎么說?‘東山清涼寺太良心了!35塊玩一天,包吃包玩還送禮物!’”
“‘沒想到千年古剎這么親民,素齋好吃,小師父還教我們種菜,孩子開心壞了!’”
“‘下次還要帶爸媽來!’……這種發自內心的、基于真實體驗的口碑傳播,其威力和可信度,遠超我們投入千萬的廣告!”
“它會像滾雪球一樣,吸引本省、鄰省,甚至更遠地方的游客慕名而來!形成持續的、強大的客流‘虹吸效應’!”
江昭寧的聲音陡然拔高,拋出了最核心的問題:“那么,林局!請你告訴我,當清涼寺乃至整個東山,因為這一舉措而迎來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游客洪流時,這會給東山帶來什么?”
“是那區區80元一張門票、一年撐死幾十萬游客所帶來的那點蠅頭小利能比擬的嗎?”
他不再給林方政思考的時間,連珠炮般地拋出答案,每一個問題都像重錘敲在現實的鐵砧上:“這洶涌的人流,首先帶動的,是不是東山‘第三產業’的井噴式發展?”
“——清涼山腳下、東山市區的餐館、小吃攤、農家樂,會不會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生意會不會火爆到需要排隊?”
“——各種檔次的賓館、民宿、家庭旅館,會不會一房難求?投資建設熱情會不會空前高漲?”
“——旅游紀念品商店、特色農產品攤位、本地手工藝品作坊,會不會生意興隆?”
“——交通如出租車、短途巴士、導游服務、攝影服務、甚至停車場的需求,會不會急劇膨脹?”
“——圍繞著清涼寺和‘進士坊’等核心吸引物,會不會催生研學旅行、國學體驗、禪修養生等更高端的文旅新業態?”
“這每一項產業的興起,”江昭寧目光如炬,“能解決多少人的就業問題?”
“我保守估計,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崗位,短期內就能增加數千個!”
“這數千個崗位背后,是數千個家庭的生計得到改善!”
“這比你文旅局養著的那百號合同工、臨時工,意義是否更加深遠?”
“其次!”他繼續推進,“游客來了,要吃飯、要住宿、要購物、要交通、要娛樂!”
“這些消費,會產生多少營業額?”
“這些營業額,會為東山市的財政貢獻多少稅收?”
“餐飲住宿的營業稅、增值稅,旅游服務的所得稅,商業零售的各類稅收……林局,這筆賬,你算過嗎?”
“我敢斷言,僅旅游相關產業帶來的稅收增量,就足以輕松覆蓋你降低門票造成的所謂‘損失’,并且遠遠超出!”
“這還只是直接的!”
江昭寧的思維已經進入了更宏大的層面:“旅游是窗口產業,是流量入口!”
“大量游客涌入,對東山整體城市形象是巨大的提升!”
“會吸引更多人來考察、投資、興業!會帶動本地農產品的品牌化和外銷!”
“會刺激本地商業的繁榮和升級!”
“這些間接帶來的經濟效益和財政收入增長,更是難以估量!”
“一個充滿活力、游客如織的東山,和一個守著高門票冷冷清清的東山,哪個更能吸引投資?”
“哪個更能提升土地價值?哪個更能為財政開源?”
他直視著有些目瞪口呆的林方政,語氣斬釘截鐵:“政府有錢了!財政盤子做大了!是不是對你們文旅局這樣直接創造價值的部門,支持力度會更大?”
“專項撥款是不是會更多?”
“你們上交國庫的那點門票分成,是國庫看得上的?還是會加倍地、十倍地通過轉移支付返還回來?!”
“市里縣里看到你們引爆了這么大的經濟活力,返還比例提高、甚至額外獎勵,是不是順理成章?”
“大河有水了,小河還愁不滿嗎?”
“林局,這筆宏觀的、戰略性的經濟賬,你不會算?還是不敢算?”
江昭寧走到窗邊,聲音帶著一種俯瞰全局的自信與豪邁:“我甚至敢做一個大膽的預估!”
“如果我們這套‘低價引流、體驗增值、全域聯動’的組合拳打好了,把東山真正打造成一個以清涼寺為核心吸引物、輻射全域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那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旅游業完全有可能成為東山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由此帶動的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產生的GDP增量,增加三成,恐怕還不止!這,才叫‘四兩撥千斤’!這,才叫‘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他轉過身,目光重新落在林方政身上,那目光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容置疑的決心:“降低門票,看似損失了眼前的小利,實則是打開了一扇通往繁榮的大門!”
“是用清涼寺這個‘點’,撬動整個東山旅游經濟乃至整體發展的‘面’!這步棋,是戰略之舉,是破局之策!”
“林方政同志,你,明白了沒有?”
江昭寧這一番縱橫捭闔、引經據典、邏輯嚴密、氣勢磅礴的戰略推演,如同醍醐灌頂,徹底沖垮了林方政心中那堵由“經費困難”筑起的高墻。
他看到的再也不是捉襟見肘的預算表,而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人潮涌動的清涼寺、繁忙興盛的旅游產業鏈、蒸蒸日上的東山經濟、百姓臉上滿足的笑容……
巨大的震撼和豁然開朗的興奮感交織在一起,讓他心潮澎湃。
他深吸一口氣,挺直腰板,聲音洪亮而清晰地回答:“江書記!我明白了!徹底明白了!”
“您站得高,看得遠!”
“這筆大賬,算得清,更算得值!我堅決執行您的指示!”
“立即重新核算,將清涼寺門票價格定為35元!”
“同時,馬上啟動‘印象東山’全域旅游整合營銷方案,確保把這場‘低價引流、引爆全局’的戰役,打好,打漂亮!”
江昭寧看著眼前這位被點燃了斗志的下屬,臉上露出了滿意的、深沉的微笑。
他知道,清涼寺那道無形的門檻,終于要被真正打破了。
而東山的經濟發展,或許將由此翻開嶄新的一頁。
辦公室內,戰略的火花已經點燃,只待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