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玖對謝湛最佩服的地方,就是不在乎眼前的利益,任何事情,總能高瞻遠矚,著眼長遠。
不由雙眼亮亮的夸一句:“謝湛,你可真是厲害啊!我眼光可真好,隨便找找,就找了這么厲害的人!”
謝湛哭笑不得,“你這是夸你還是夸我?”
高氏道:“你哪是隨便找找,分明一早看我們老四長的好看。”
顧玖哈哈大笑:“不還是我眼光好?一眼就看出謝湛好看皮囊下的有趣靈魂。”
高氏失笑不已。
謝湛把顧玖的粥往她面前挪挪,“過獎了。喝粥吧,要涼了。”
對于謝湛的話,謝二郎也十分認同,立刻做出了決定:“我決定了,就聽老四的,普及珠算,考明算科。”
謝二郎思考著,接著道:“先期找家書院合作,束脩可以少收,但算盤得跟咱們買。另外在外面的私塾,招收打算學成做賬房的學生,以及參加明算科的學生。兩方教學時間錯開就行了。”
“和書院合作這個可以做,三有他們讀書的本末書院,三有已經(jīng)給他們的先生演示過珠算的神奇了,三哥去本末書院找他們合作,應(yīng)該能成。一家書院,如果能打出算學特色,我想他們沒理由拒絕。”
謝二郎雙手一拍,“對,我明日就去問問。”
又笑道:“三有那混小子,沒白費他老子我訓練了那么久。”
側(cè)頭看向謝三郎,“這樣的話,學的人多了,買算盤的人就多,老三得趕緊加把勁了,多做點算盤,不行多雇幾個人幫忙。”
謝三郎點點頭。
顧玖給出主意,“二哥,找好鋪子后,等三有他們休沐,帶著他們?nèi)ツ沅佔忧埃o大家展示展示珠算的神奇。不然誰知道你那珠算是干啥的。”
謝湛笑:“若能找?guī)讉€懂算學的,故意刁難幾下就好了。”
謝二郎秒懂,哈哈大笑,“可以可以,我得想想去哪找這樣的人。”
顧玖來了興趣,繼續(xù)出主意,“下幾張戰(zhàn)貼給城里名氣大的賬房先生,邀請他們參加速算比賽什么的……”
謝二郎一拍桌子,“這個主意好!”
算籌計算的速度和珠心算沒法比,這一點謝二郎深有體會,這樣的比試穩(wěn)贏。
……
謝湛和顧玖第二天早上繼續(xù)去上學,出了大門,遇到一輛輛拉貨的騾車,第一輛車上裝著一只只大麻袋,袋子里像是裝的糧食。
第二輛車上則是幾口大鍋,長勺等炊具。
后面車上則是些木柴。
幾輛車子從右邊鄰居家的側(cè)門出來,往集賢街的方向去。
顧玖好奇的道:“他們家運這么多東西,要去干嘛?”
謝湛看一眼,道:“這兩日城外的流民越發(fā)多了,大約鄰居家里運糧食去城外施粥吧。畢竟是官宦人家,家里人的善舉,對在京城的官員的名聲也有幫助。”
顧玖點點頭表示明白了,“這么多的流民,刺史大人也不知道會怎么處理。”
“程刺史的為人,不至于不管,先賑濟,如果流民不多,可能會收留下來。以刺史讓咱們種藥材的事來看,那是一位實干的,是想踏踏實實干出點政績的人,肯定也想發(fā)展人口。”
兩人邊說話邊走,周大春趕著馬車在后面跟著。
到了州學門口,不時有路過的學生跟謝湛打招呼。
謝湛禮貌又客氣的點頭回應(yīng)。
顧玖又忍不住湊近去,小聲道:“謝湛,你好像挺出名的。”
謝湛輕敲一下她的腦門,“上車吧,別去遲了。”
說著把顧玖扶上馬車,交代周大春:“路上慢點,注意安全。”
到了地方,顧玖在醫(yī)署拐角下了馬車,讓周大春自己回去。
剛走沒兩步,守門的大爺看到她,顛顛的往回走,邊走邊道:“來了來了!”
顧玖滿臉疑惑的走過去,走到大門口,才發(fā)現(xiàn)大門兩側(cè)整整齊齊排列著兩排人。
醫(yī)署學生從小到大,從低到高依次排列,一張張笑臉看著她。
顧玖嚇一跳,站在門口不敢動,這是搞什么?
只見學生們齊齊望著她,雙手交叉,身體微躬,整齊的道:“大師姐晨安!”
顧玖:“……”
搞什么撲騰蛾子,土味十足腫么回事?
學生們行過禮,笑嘻嘻的一哄而散。
顧玖一臉的懵逼,所以今天起,她就是整個醫(yī)署的大師姐了?這是認姐儀式?
走進教室,陳鳴謙五個已經(jīng)開始日常的整理脈案工作。
顧玖今日把《黃帝內(nèi)經(jīng)》帶來了,原本鄧先生教的那些學生,正在學習醫(yī)書上的內(nèi)容。但陳醫(yī)令認為顧玖已經(jīng)是個成熟的大夫,對醫(yī)術(shù)的了解已經(jīng)十分深刻,再回頭學醫(yī)書,進度會很快,跟著那些孩子一起就太浪費時間。
所以陳醫(yī)令才決定自己親自教。
顧玖因為之前看過《黃帝內(nèi)經(jīng)》,而且由謝湛給她斷過句讀,倒是讀起來不困難。
《黃帝內(nèi)經(jīng)》分《靈樞》和《素問》兩部分,今日顧玖學的是《素問》。
《素問》九卷八十一篇,因為顧玖已經(jīng)讀過,而且有豐富的醫(yī)藥知識,只需要對不懂的地方加以學習就行。
一上午時間,一小半就已經(jīng)學完。中間兩人還時不時對某些內(nèi)容進行探討。
陳醫(yī)令直犯愁,這樣下去,沒幾天所有醫(yī)書都給她學完了,學完后還會不會待醫(yī)署里?
顧玖留在醫(yī)署,不光可以帶著陳鳴謙他們學習,還給女孩子們開了個頭。以后說不定還有女孩子愿意到醫(yī)署來學醫(yī),這樣以后婦人們看病就方便了。
重要的是,有顧玖坐鎮(zhèn),肯定女性病人會逐漸多起來,醫(yī)署的收益也能好一點。
地方醫(yī)署其實一直是茍延殘喘的狀態(tài),開支大,效果不顯著,朝里很多大人視醫(yī)署為雞肋,屢次建議取締。
如果地方醫(yī)署能做出些成績,讓朝廷的大人們看到成效,或許就能多存在幾年。
到了下午看診時間,顧玖和五名師弟再次坐到昨日的位置上。
病患們也在巷子里排好隊伍。
大家往隊伍里一看,都不自禁發(fā)出“咦”的一聲。
“怎么了?”不明所以的顧玖問道。
太醫(yī)署是世界上最早的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