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胡鬧最好!”高氏警告一句:“有空還是得去衙門把婚書寫了,也踏實點。”
謝湛忙點頭,這個的確得寫清楚,要知道外邊好多人想挖他墻角呢。他現(xiàn)在名不正言不順的,還得盡快把名分敲定。
顧玖吃完早飯,和謝湛一起出門,兩人一邊往州學(xué)那邊走,一邊說著閑話,半句不提昨晚上的事。
沒走幾步,后面就有腳步聲急促的追過來。
“清華兄,早啊,又遇到了。”
顧玖看一眼謝湛,怎么這么巧,天天遇到暴躁哥?
謝湛沖她笑一下,示意沒事。
趙羽追過來,笑著道:“令妹送你上學(xué)啊?”
謝湛客套的點點頭。
趙羽就像看不出謝湛客套背后的距離感,熱情洋溢的道:“昨日先生布置了一篇策文,實在是太難了,清華兄時務(wù)策回回甲上,不知道方不方便請教清華兄?”
謝湛道:“我這點微末道行,實在不敢指教別人,趙兄最好還是找先生們教導(dǎo)的好。”
說完就撇過頭,問顧玖:“今日還去醫(yī)署?”
顧玖嘟嘟嘴巴,“不是,得去刺史府一趟。”
謝湛有些不解的問:“你去刺史府干什么?藥署的事情不是談好了?”
“不是,我去看看藥署建的怎樣了,我的醫(yī)學(xué)堂馬上就要改建好了,也不知道刺史大人開始做青霉素了沒有,我得去催催他。醫(yī)署這邊做的快用光了,人力又不足,做不出來,我得催催刺史大人,讓他趕緊做。”
顧玖嘮嘮叨叨,“萬一有重傷的患者上門,沒有藥,可是要命的事。我還得現(xiàn)場看著他們做,這藥做的途中,萬一出點差錯,前面的辛苦就都要廢了。如果已經(jīng)開始做成藥,先期我恐怕得天天往刺史府跑。”
謝湛拍拍顧玖的腦袋,“辛苦我們九娘了。”
兩人旁若無人的閑聊,趙羽就跟在旁邊,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 模樣,半點也不覺得尷尬。
顧玖一扭頭看到他洋溢著笑容的臉,詫異的問:“啊,你還在這里呀,我以為你先走了呢。”
趙羽臉僵了一下,干巴巴道:“那,你們聊,我先走一步。”
謝湛客氣的點頭,顧玖笑瞇瞇道:“您走好。”
趙羽不得不先走一步,轉(zhuǎn)過身,臉上的笑意就收住了,臉色黑沉沉的,緊抿著嘴,咬咬后槽牙。
路對面一位同窗看到他,遠遠叫一聲:“天翼兄!”
趙羽立刻又露出笑容來,大踏步走了過去。
“行了,”謝湛囑咐顧玖:“快上馬車去吧,中午回來吃飯,娘讓杜嬸兒今日做松鼠桂魚。”
杜嬸兒是上次買的下人之一,廚藝很好。
“好嘞!”顧玖歡快的應(yīng)一聲。
謝湛扶著她的手臂,把她扶上車,又交代周大春一句:“路上慢點,別跟人搶道。”
等顧玖馬車走了,謝湛才慢慢悠悠往州學(xué)里去。
……
程刺史帶著顧玖和程諺,三人一起去藥署。
藥署的位置離刺史府很近,找的是民宅,程刺史主要是貪近,方便他照看。
藥署對格局沒多大要求,只要房間夠多,方便做藥就行。
如今人員已經(jīng)到位,都是當(dāng)時涇州來的流民,程刺史找了些踏實肯干的人,以刺史府的名義買了下來。
主要藥署要做的成藥方子不能泄露出去,如果辛苦培養(yǎng)了人手,結(jié)果給人挖走了,才讓人吐血呢,還是把人買下來保險點。
程刺史帶著顧玖和程諺把藥署走一遍,看看里面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會兒正是新鮮橘子下來的時候,因為顧玖說橘子做青霉素穩(wěn)定性更好,程刺史就讓買了很多,都放在一間屋里等著長青霉。
青霉素有做成功的例子,所以準備多做一些。
其它五種成藥因為還沒做過,程刺史只在藥堂買了少量藥材,讓他們試做。
主要還有路東家的藥材,從涇州運過來還需要時間,大批量購買的便宜,也能節(jié)約些成本。
顧玖看到過程不對的地方,就在旁邊指導(dǎo),程諺也跟著學(xué)習(xí)流程,打算沒事的時候,過來多看看學(xué)學(xué)。
顧玖在藥署呆到中午,對于做工的人員衣著要求、衛(wèi)生要求做了規(guī)定,還有做成藥的程序指點了一遍才離開。
程刺史回到刺史府,進了自己的公廨,轉(zhuǎn)到屏風(fēng)后面,伸出手來,手心里赫然躺著個小紙團。
這是在藥署時,查看橘子的青霉長勢時,顧玖塞給他的。
程刺史打開紙團,上面用極小的筆寫的一行小字:今晚子時前來拜訪,有事相商。
程刺史的眉毛就挑了起來。
看字跡,清俊而有力,不像是顧玖寫的,程刺史想起謝湛來,那位小小年紀就無比精明的少年。
顧玖那么小心翼翼的把紙團塞給他,想必擔(dān)心有人監(jiān)視。
謝湛選擇半夜來拜訪,這件事就不會小。
程刺史下午回去,就把刺史府后宅的巡邏全安排了親信。
……
大雜院中,在外一天的張乙回到宅子里,跟主子回稟今日的所見。
“顧小神醫(yī)今日一早去了刺史府……”
中年人雙眼一寒,“她去刺史府?”
“是的,屬下聽她和謝四郎說,要去刺史府看看藥署建立的情況,還要看青霉素的制作情況,說是擔(dān)心有突發(fā)狀況,沒藥救人。”
張乙把今早顧玖和謝湛的原話給中年人學(xué)了一遍。
李五道:“如果顧小神醫(yī)真的對咱們有所懷疑,要去刺史府告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去。要是對咱們起疑,恐怕昨日從這里出去就去了。顧小神醫(yī)畢竟還是個孩子,哪能想到那么多?”
中年人也點點頭,“讓跟著她也只是以防萬一,那小神醫(yī)的確是個孩子,沒什么心眼兒。”
“顧小神醫(yī)在刺史府呆了一上午,一直在指點怎么做藥。中午時回家吃飯,下午去醫(yī)學(xué)堂轉(zhuǎn)了一圈,然后去醫(yī)署看看那個得肺熱的孩子。還問人家孩子的母親,生過孩子后,有沒有漏尿的情況,介紹人家去她嫂嫂們開的理療館治療,那婦人當(dāng)場羞得滿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