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在平原郡的北邊,冀州的最東邊,旁邊就是渤海灣。
此地距離雒陽有一千六百余里。
董卓的意思很明顯。
滾吧,滾的遠遠的。
別來煩我。
然而,自袁紹走后,董卓就開始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
他頒布的每一道政令都能得以通過,但執行起來效率極慢。
董卓派人去問,那些官吏就說在做了。
他的人一走,官吏就開始摸魚。
政令不暢,影響民生,這點倒是無所謂。
可問題是,那些官員不去收稅,他手下十萬大軍,軍餉快要發不出來了啊!
當兵吃糧,天經地義。
沒有糧餉,誰還為他董卓賣命?
董卓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眼下正是一年上計之時,各郡國的稅款都還在路上沒到,國庫空虛,根本沒錢。
迫不得已之下,董卓便將目光放到了劉宏的文陵上。
皇帝下葬,陪葬品又多又值錢。
正好何太后停靈之期已滿一月,該開啟文陵,把她葬進去了。
于是董卓下令,不準百官送喪,改用他自己的人去送喪,并讓那些人在開啟文陵之后,把劉宏的陪葬品都偷出來。
董卓麾下領命,抬著何太后的靈柩來到文陵。
文陵外,幾個壯漢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來者可是董公麾下?”為首的壯漢問道。
“你是何人?竟敢阻攔襄思皇后靈柩的去路?”
為首的董兵道:“滾開!”
太后死后,一般都是稱某某皇后,不會再稱某某太后。
皇后死后也會有個謚號,在這個謚號的前面,還要冠上作為她丈夫的那位皇帝的謚號,以作區分。
何太后的謚號是‘思’,前面需要冠上劉宏的謚號‘襄’,合稱襄思皇后。
“我乃衛將軍,宣威侯麾下。”
這幾個人,正是張新先前派出的幾個黃巾舊部。
黃巾舊部拿出一封信,“我這里有宣威侯親筆書信一封,還請爾等轉呈董公。”
董兵上前接過。
“行了,我會轉交的,你們讓開吧。”
“讓開?怕是不行。”
黃巾舊部微微一笑,“我家君侯說了,須得董公看完此信,皇后才能下葬。”
“狂妄!”
董兵大怒,“爾一小小兵子,也敢阻攔皇后去路?”
“你不也是兵子么?”
黃巾舊部冷笑一聲,“我勸你最好還是趕緊把信呈給董公,免得為董公招來禍事!”
董兵聞言猶豫。
眼前這人,背后站著的是張新。
若無張新授意,想來他不敢阻攔皇后靈柩去路。
董兵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先去回報董卓。
張新、董卓都是他得罪不起的大人物,若是此時執意前進,將來真出了什么事,他可承受不起。
“爾等且在此稍待。”
這名董兵對其他士卒叮囑了一聲,打馬入城,去見董卓,將路上的情況說了一遍。
“張新怎么會派人在先帝的陵前守著?”
董卓十分奇怪,接過書信,打開一看。
張新在信中說:我猜董公您現在很缺錢,想挖我大哥墳里的寶貝。
這不行。
我受我大哥知遇之恩,你要敢這么做,我就聯合黨人一起來揍你,和你不死不休!
我派去的部下會全程盯著。
您也別想著殺人滅口。
如果過段時間他們回不來,我也揍你。
當然了,您是董太后的族人,陛下也算您的大侄子。
巧了,陛下也是我的大侄子。
咱倆是一家人啊!
飯米粒!
董公您若是真的缺錢,我這里倒是有一計。
我在雒陽的宣威侯府里,還有些值錢的玩意兒,董公您要是看得上的話,就派人去拿吧。
反正我大哥那邊你別動,動就揍你。
你如果不動,以后董公有事您說話,您說揍誰我揍誰!
別忘了,飯米粒嗷!
“張子清多智而近妖乎?”
董卓看完,倒吸一口涼氣。
張新能猜到他缺錢,董卓并不意外。
畢竟人家之前也在雒陽混了這么久,朝堂、國庫是個什么情況,張新可比他熟悉多了。
再結合他麾下十萬大軍,日費甚巨。
張新能猜到這點,他并不奇怪。
可猜到他缺錢,還能猜到他想盜墓......
這就不是人了!
是神仙啊!
媽的,有掛!
董卓又驚又怒。
驚的是張新的智謀。
怒的則是......
我有十萬大軍在手,你也敢威脅我?
董卓怒了一會,冷靜下來。
他知道,雒陽百官并不服他。
若是張新真的起兵,這些人肯定會在內部幫忙。
此時內部不穩,若貿然與張新為敵,不智。
“你這算是個什么狗屁計策?”
董卓看著信,罵道:“宣威侯府里才多少錢,怎么夠......”
說到這里,董卓自己愣住。
對哦!
宣威侯府有錢,別的府里就沒錢了?
反正那些官員也不和他一條心。
與其去偷劉宏的陪葬品,得罪張新,倒不如把那些和他不對付的官員家抄了!
“子清妙計!”
董卓贊了一聲,連忙傳令,讓給何皇后送喪的那些人都回來,叫百官去送喪。
百官收到通知后一臉懵逼。
你不是不讓我們去嗎?
董卓此舉雖然莫名其妙,但給何皇后送喪,本來就是他們該做的事。
倒也沒人不干。
黃巾舊部全程監督,直到文陵關閉,便打馬回青州匯報去了。
第二天,董卓召集部將,宣布解除軍紀。
董兵大喜,沖入公卿富戶家中,大肆搜刮,奸淫婦女。
雒陽城中達官貴人眾多,一個個家里富得流油。
這些董兵在他們家中,大哥吃的滿嘴流油,二弟吃的口吐白沫。
雒陽城內人心惶惶,百官見狀,更加無心做事。
董卓見百官還不肯配合,便自封相國,并讓劉協賜他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加強自身權威。
同時他又拔擢了一些黨人名士。
以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名士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名士張咨為南陽太守......
而董卓自己的部下,大多只是位居將校之流,并不顯貴。
他此舉便是希望通過恩威并施,來收攏黨人之心。
然后......
黨人依舊不鳥他。
董卓大怒,開始濫用刑罰,百官但凡稍有得罪,睚眥必死。
雒陽震怖。
董卓又夜宿皇宮,奸亂公主、妻略宮人。
開始擺爛了。
雒陽城內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