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行軍,步卒一日的行進距離,大概在六十里左右。
一日六十里,并不是代表只能走六十里。
一個成年男子的正常行走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五到六公里,在十里到十二里之間。
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大概能走二十里左右。
行軍之時,一般走一個時辰,就會停下來休息一會,以供士卒恢復體力。
在此期間,士卒只會攜帶武器,而鎧甲等物都會放在輜重車上,由牲畜拖著走。
如此既能在遭遇突襲之時有一戰之力,也能將手中的長矛等武器當做手杖,輔助行走,節省體力。
正常的行軍時間,每日通常在三個時辰左右。
比如早上七點開始行軍,走到下午一兩點就要停下來安營扎寨。
畢竟古時不像現代,有那么好的照明條件。
如果不能趕在天黑之前將營寨建好,那就不好過夜了。
所謂的輕裝疾行,也不是什么都不帶,而是只帶少量的糧草減少負重,提升大軍的行進速度,再省去部分安營扎寨的時間,延長行軍的時間。
并不是像影視劇中拍的那樣,士卒們都穿著鎧甲一路小跑。
若是如此,還沒等抵達戰場,士卒們就得累死了。
張新一日行軍百里,還是考慮到要攻取成皋,需得給士卒們留下充足的睡眠時間,恢復體力。
否則行軍的速度還能更快。
例如司馬懿攻孟達時,八日疾行一千二百里,平均每天行進一百五十里。
再如‘神速將軍’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平均每天能夠行進一百六十里以上。
一日百里,步卒尚有余力,何況騎兵?
街亭之戰時,張郃率領騎兵四日疾行八百里,平均一天二百里。
到了街亭之后,他的騎兵甚至還有余力將馬謖圍在山上。
說到底,還是現在的曹操經驗太少,沒有摸清楚士卒的極限在哪。
他的擔憂雖然不無道理,但進攻董卓主要靠的還是步卒。
埋伏成皋守將,張新動用的只有烏桓突騎而已。
黃巾舊部和步卒還保存著不少體力呢。
說干就干,張新當即下令,讓先前干了一仗的烏桓突騎稍事休息,以左豹統領黃巾舊部作為先鋒,掩護步卒進軍。
曹操見狀,連忙讓隨軍的諸曹夏侯一同前往,也算是略獻綿薄之力,顯得他沒那么混。
沒辦法,此次出兵,張新嫌他麾下的士卒素質太差,根本沒帶他的兵。
曹操甚至有理由懷疑,若不是他死皮賴臉的非要跟來,搞不好張新這次都沒打算帶他玩兒。
左豹接到張新軍令,帶著趙云、張遼、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淵、夏侯惇等將,先行出發。
張新自率步卒,多打火把,做出一副兵多的模樣,恐嚇董卓。
李蒙、王方二人遇上帶著趙云張遼、諸曹夏侯的左豹,直接拿頭打。
西涼騎兵在這群虎將的沖擊下,沒有堅持太久,便四散潰逃。
張新趁機派出休息多時的烏桓突騎,讓他們去截擊徐榮的援軍。
黃巾舊部略作休整,也被張新派去,看住董卓的步卒。
一夜疾行,張新根據斥候的匯報,于辰時中率軍來到帝陵。
曹操見董卓不僅掘了諸位先帝的陵墓,還將戰場選擇在了這里,頓時大怒。
“董賊無道,君侯速擊之!”
“不可?!?/p>
張新搖搖頭,“我軍疾行一夜,士卒已疲,當緩緩行之,稍作恢復。”
隨后張新下令,列陣緩行。
他擺出的是一個疏陣,除了前面幾排的士卒相連緊密,后面的士卒皆是零星分布,虛設旗幟,虛張聲勢。
接著張新又讓士卒大呼‘只誅首惡’,動搖董兵的軍心。
果然,在他的恐嚇之下,董兵只堅持了不到半個時辰,便露出了破綻。
曹操看著帝陵之中跪地投降的董兵,以及一路朝著董卓大纛殺去的樂進,心中升起一股不真實的感覺。
董卓敗了?
那個擁兵十萬,威勢滔天,連續大敗他和孫堅,讓諸侯聯軍不敢側目的大魔王......
就這么敗了?
曹操愣了一會,心中若有所思。
在成皋時,他認為應該休整,而張新卻認為應該急攻。
到帝陵后,他認為應該急攻,張新卻又下令緩行。
這一急一緩之間,二人高下立判。
曹操細細思之,發現張新所下的每一道軍令,都無比精準。
無論是對自家士卒體力的了解,還是對董兵軍心的把控,亦或是董卓會做出的應對,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這便是兵法上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么?”
曹操突然覺得自己悟了。
“宣威宣威......此戰過后,天下必定皆聞宣威之名,君侯真的要宣威天下了!”
曹操盯著張新那張尚有一些稚嫩的臉龐,心中無比欽佩。
“少年英杰?。 ?/p>
張新察覺到曹操的眼神,轉頭看來,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老曹不會是有龍陽之好吧?不應該啊?他不是好人妻的么......”
正在此時,樂進手中拿著董卓的大纛走了過來,一臉懊惱。
“君侯,末將無能,讓那董卓跑了?!?/p>
“跑了?”
張新微微皺眉,隨后釋然一笑。
“無妨,文謙此戰陷陣奪旗,立下大功,待我迎回天子之后,定會在天子面前為你請功!”
董卓征戰沙場三十余年,若是沒有一些逃跑的功夫在身,恐怕早就死了。
他跑了,有些出乎張新的意料,但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多謝君侯!”
樂進大喜拜謝。
此戰雖然未能擒獲董卓,但他得了陷陣、奪旗兩樣大功,也不算差了。
安撫完樂進,張新心中有些不甘,又找來投降的董兵詢問。
在得知董卓早在開戰之前便不見蹤影后,張新懸著的心還是死了。
“算了?!?/p>
張新心中暗嘆,“我麻煩就麻煩一點吧,董卓沙場宿將,此戰未戰先退,足見其膽氣已散。”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董卓志氣已失,看來我要攻進長安,接回我家大侄子,也不會太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