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自從曹操的使者到來之后,關東諸侯的使者也陸續來到。
首先是劉表。
他是漢室宗親,自然要維護漢室。
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董卓在時,戰亂不止,道路堵塞。
董卓一死,劉表就馬上派了使者入朝奉貢。
只不過他的使者還沒到,王允就掛了。
他的使者也就順勢奉貢了李傕。
李傕當時剛入長安不久,正想拉攏關東諸侯,見到劉表的使者,十分高興,便給了他荊州牧、鎮南將軍、成武侯,假節這一大堆好處。
如今張新輔政,劉表自然也要派使者來表一表忠心。
順便也看看能不能再撈一波。
“劉表的使者來了?”
張新抬頭看向面前的小吏。
“請進來吧。”
“諾。”
小吏微微躬身,轉身離去。
片刻,一名文士在典韋的陪同之下走進堂中。
文士見到張新,眼中閃過一絲驚嘆。
“大將軍果如傳聞之中那般年輕,真少年英杰也!”
張新見此人溫文爾雅,氣質不凡,心里也升起一絲重視。
有這等容貌氣質之人,定非凡人。
“來者何人?”
張新開口,語調柔和。
文士回過神來,連忙躬身行禮。
“南郡蒯(kUǎi)良,字子柔,拜見大將軍。”
“蒯良?”
張新一愣,旋即有些失望。
比起蒯良,他其實更希望看到的是蒯越。
劉表單騎入宜城之時,正是依靠蔡瑁、蒯越和蒯良之力,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平定宗賊,掌控荊州。
當時劉表問策,蒯良主張以仁義之道收復民心,徐徐圖之。
蒯越則是主張以詐力施展雷霆手段,誘騙宗賊首領,擒賊擒王。
劉表聽完之后,當即采納了蒯越之策,一口氣騙了幾十個宗賊首領過來,殺了他們,吞并部眾。
顯然,蒯良的思想和手段,并不是很適合如今這個亂世。
此事過后,蒯良也在史書中沒了記載。
不過張新的臉上并未表現出來,而是面露笑容,起身回禮,發動技能禮賢下士。
無論怎么講,蒯良也是蒯家之人,和他搞好關系,有利無害。
“來來來,子柔請就坐。”
張新拉著蒯良坐下,也不回主位,就這么與他同席而坐。
“子柔之名,我心慕已久,今日一見,足慰平生。”
“區區賤名,恐污大將軍之耳。”
蒯良受寵若驚,連忙表示謙虛。
“久聞大將軍禮賢下士,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蒯良心中暗道:“大將軍年少登高位,卻沒有絲毫驕矜之氣,難怪他年紀輕輕,便能立下如此多的功勞,真明主也!”
張新沒有著急詢問蒯良的來意,而是熟練的拉著他談天說笑,詢問荊州的風土人情。
蒯良被張新迷得神魂顛倒,有問必答。
張新心中不斷思索,又問荊州近況。
蒯良亦答之。
就這么扯了一個時辰的蛋,張新這才開口詢問蒯良的來意。
“下吏此番前來,一是代我主劉荊州入朝奉貢,為陛下賀,為朝廷賀,為大將軍賀。”
蒯良從懷中掏出一份竹簡遞給張新。
“賀國家有賢臣,賀大將軍立下奇功。”
張新接過竹簡,打開一看,里面是劉表這次送來禮物的清單。
金銀財寶,奇珍古玩,還真不少。
“二來,荊州宗賊肆虐。”
蒯良拱手笑道:“我主平定荊州,麾下賢臣立功頗多,不能不報。”
張新點點頭。
懂了。
來討賞的。
“子柔既來報功,可有明細?”
“有。”
蒯良沖著門外招招手。
兩名小吏打扮的人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
“子柔稍待,容我查閱一番。”
張新打開箱子,取出里面的竹簡查閱。
“大將軍請。”
蒯良危襟正坐,耐心等待。
能拿到朝廷來請賞的功勞,基本都不小。
小點的功勞,劉表自己就能賞。
因此箱子里竹簡并不是很多。
張新只花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將里面的內容全部看完了。
劉表此番共有三個訴求。
一是表蔡瑁為南郡太守。
二是想從南陽郡析出章陵、蔡陽、襄鄉三縣,成立一個章陵郡。
三是表蒯越為章陵太守、樊亭侯。
樊,就是樊城。
“咦?”
張新抬頭看向蒯良。
“我聽聞劉荊州平定宗賊之時,曾召蔡瑁、蒯越和子柔三人問策。”
“怎么劉荊州只表了他們二人做太守,卻沒有子柔?”
“下吏愚鈍,自出仕荊州以來,無有尺寸之功。”
蒯良無奈一笑,“無功自然不敢受賞。”
劉表平宗賊,用的是蒯越之謀。
蔡瑁也有擊退袁術之功。
相比之下,他確實沒有什么貢獻。
劉表只是看在蒯家的份上,給了他一個主簿的職位罷了。
“此事我會待朝會之時,與百官商議。”
張新心中若有所思,開口笑道:“子柔遠道而來辛苦,就先下去休息吧。”
“來人。”
張新叫來一名小吏。
“帶劉荊州的使團去鴻臚寺,安排住處。”
地方官員派人來朝,按照流程,都是去鴻臚寺住宿。
先前曹純住在大將軍府,那是因為他和張新有交情。
只曹純一個,百官不會有什么話說。
若是都住大將軍府,別人就有話說了。
起碼朱儁肯定是要噴他的。
“多謝大將軍。”
蒯良起身行禮,“下吏告辭。”
小吏進來,帶著蒯良前往鴻臚寺。
張新讓典韋拿了一份地圖過來,在上面寫寫畫畫。
很快,五日一次的朝會的來臨。
張新半夜被典韋叫醒,用過董白的洗面奶之后,罵罵咧咧的上朝去了。
朝會之上,劉表的三個需求得到了滿足。
蔡瑁、蒯越二人,一個擊退袁術,一個輔佐平定宗賊,確實有功。
南陽如今也是劉表的地盤,朝廷無力管轄。
劉表要分自己的地盤置郡,那就讓他分吧。
況且人家也給錢了不是?
張新下朝之后,召見蒯良,將今天朝會的決議說了一下。
“陛下圣明。”
蒯良朝著皇宮的方向拱拱手,又對張新行了一禮。
“多謝大將軍。”
“有功之人,自當賞賜,子柔不必多禮。”
張新笑著將蒯良扶起。
“如今劉荊州所請,陛下已經應允,不知子柔日后如何打算?”
“自然是回去復命。”
蒯良的心情很好。
蒯越是他族中的兄弟,如今得封列侯,出鎮一方,他打心底里為兄弟高興。
“我是說......”
張新見他沒有反應過來,再次強調,“子柔,你,日后如何打算?”
“我?”
蒯良愣了半晌,依舊沒有反應過來。
張新見狀,索性直接說道:“那日我與子柔相談甚歡,心中頗愛子柔之才。”
“我意舉薦子柔為梁縣長,不知子柔可愿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