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蜀?”
智囊F4聞言愣住。
咱們先前是這么安排的么?
不是先把關中的防御體系弄好,再把民生恢復一下,然后就可以遷都鄴城,積蓄力量,橫掃中原了么?
咋突然想去取蜀了?
“明公。”
荀攸拱手道:“劉焉縱有圖謀不軌之心,此時取蜀,也不是良機啊。”
“是啊是啊。”
沮授點頭附和,“益州山川險塞,道路難行,糧草難運。”
“眼下關中凋敝,朝廷雖有余糧,但百官的俸祿、士卒的糧餉、民生的恢復,都需從此支出。”
“明公派的兵少了,未必拿得下,派的兵多了,后勤又無法負擔。”
“我等不如按部就班,依照先前謀劃,先取太原、安定兩郡,守好關中,再遷都鄴城,席卷天下。”
“待拿下中原之地和荊揚二州之后,益州傳檄可定,何需出兵攻打?”
張新聞言略微冷靜下來。
確實,荀攸、沮授二人之言不無道理。
可若是按照原計劃,他從冀州出兵,一路南下,最終還是要面對漢水、長江這些天塹。
劉表給人的刻板印象,更多的是守戶之犬、亂世庸人這類的評價。
實際上,他的野心絲毫不遜色于劉焉,甚至猶有過之。
劉焉最多想的也就是割據蜀地,從來沒有對外用過兵。
當然了,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死的早,還沒來得及對外用兵。
而劉表就不是那么安分了。
他有野心,也有一定的手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劉表自從到了荊州之后,就好像什么事都沒做,任由北方決出霸主。
然后在曹操南下之前病死。
實際上,在中原混戰之時,劉表平靖完內部之后,就開始謀取蜀地。
只不過失敗了而已。
從建安元年開始,劉表一直都在三面用兵。
東邊,要應付江東那幫子人。
北邊,他也好幾次派兵進攻中原,意圖攻下許都。
其中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博望坡之戰了。
可惜,劉表欣賞劉備的能力,卻又對他心存忌憚,不肯多給兵馬。
劉備雖勝,但也無力進擊,只能引軍退還。
與此同時,劉表還在南方平定張羨之亂,與交州牧張津爭奪交州,前后一共打了五六年之久。
直到交州爭奪戰結束,劉表派遣賴恭擔任交州刺史,名義上占領了交州,這才開始躺平擺爛。
但那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張新估摸著,自己打到荊州,應該用不了十年時間。
以劉表目前的狀態,一定會集中所有力量,與自己打一場決戰。
畢竟張新麾下的士卒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戰。
若能一戰擊破,天下歸屬何人之手,尚未可知。
哪怕擊敗張新之后,劉表大概無力北上,卻也能轉向東行,謀取江東。
天下兩分,隔江而治。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是戰敗,以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張新也不至于宰了他。
這個收益實在是太大了!
別看張新的騎兵、步兵玩的溜。
可水軍......
他還真不會。
皇甫嵩的家傳兵法,主要是對付羌人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中大多都是步騎戰法。
關于水軍的記載,少之又少。
況且張新麾下的水軍攏共只有三千,還是個海賊頭子在帶。
真到了和劉表在長江上打水仗的時候,他也沒有把握。
曹操也是在收編了荊州水軍之后,才敢發動赤壁之戰。
結果嘛......
赤壁的熊熊烈火,粉碎了曹操霸業......
凡事未算勝,先算敗。
若真出現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張新所愿見到的。
張新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先拿蜀地。
南邊的永昌、犍(qián)為、益州、牂(Zāng)牁、犍為屬國、越嶲(Xī)這幾個郡可以先不拿。
但至少得把北邊的漢中、蜀郡、蜀郡屬國、廣漢、廣漢屬國以及巴郡拿下。
這些地方或是占據長江上游,或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之地。
有了這幾個郡,他就能在蜀中打造戰船,招募水手,練出一支精銳水軍。
到那時,他就可以遣一員大將領水軍順江東進,自己則是親率步騎南下,水陸齊發,兩面夾擊。
這才是真正的泰山壓頂之勢!
“文和。”
張新抬起頭來。
“你怎么看?”
賈詡沒有回答,而是問道:“明公何以突然想著要取蜀地?”
“劉瑁有狂癥,劉焉上疏言疾,請求質子,此事無論真假,都說明他似乎命不久矣,想要尋求繼任之人。”
“既然如此,明公大可拒之,靜觀其變。”
“劉焉一死,劉瑁繼任,狂癥之人豈能服眾?”
“屆時蜀中大亂,明公再取,豈不是易如反掌?”
“若是劉焉不死呢?”
張新嘆了口氣,“關中殘破,無法供養朝廷、百官以及大軍,我等最多只能在關中待一年,就得遷都。”
“鄴城距離蜀中三千里,若到那時再亂,我怕鞭長莫及啊......”
張新依稀還記得,劉焉雖然死的早,但起碼還有幾年時間能活。
關中百姓至少得休養生息個兩三年的時間,才能有余力供養朝廷。
現在朝廷的所有開支,花的都是董卓的遺產。
十萬大軍三年所需,聽起來很多。
可若是算上朝廷、百官、天子的開支,以及安置百姓所需的糧種、賑濟......
只能用個一年多。
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從青州、冀州運糧過來?
成本太高了。
歷史上劉表就是在劉焉死后,劉璋繼位之初的那段時間,把手伸到蜀地里去的。
只不過那時劉璋手下的人還算齊心,劉表沒有得逞罷了。
若是劉瑁繼位,蜀中大亂,怕是會直接便宜了劉表。
再加上江東之地已經沒了孫氏。
搞不好劉表還真會趁他在河北發育的時候,一統南方,全據長江。
一旦南方出現一個強大的,能與張新分庭抗禮的,以漢室宗親主導的政權......
中原的那幫諸侯,極有可能會為了搏個從龍之功,去上劉表的船。
別人不知道。
反正陶謙、陳溫、袁術這些人,肯定是會倒向劉表的。
多算勝,少算不勝。
永遠不要小看你的任何一個對手。
張新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趕緊巴拉巴拉,將心中所思盡數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