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略微看了玉璽幾眼,便將其揣進懷中。
有劉華這個漢室宗親在側,他心里縱然有些什么念頭,也不敢在臉上表露出來。
“華姐,我走了。”
“你站住。”
劉華走到床邊坐下。
“這就走了?”
張新打了個激靈。
都老夫老妻了,他哪里還能不明白劉華的意思?
“華姐......”
張新訕訕一笑,“這傳國玉璽事關重大,我得趕緊進宮給天子送去啊。”
“我就知道。”
劉華嘆了口氣,“你現在身邊美人無數,開始嫌棄我老了,不好看了......”
“哪能呢。”
張新聞言,只能放下開溜的念頭,將玉璽放到案上,走到劉華身邊坐下,把她摟在懷中。
“富不易妻,貴不易友。”
“你隨我風雨十載,吃苦受累毫無怨言,我又豈會嫌棄?”
“富不易妻,貴不易友?”
劉華口中喃喃念著,眼睛一亮。
這話最早出自《資治通鑒》,也就是宋朝,現在肯定是沒有的。
劉華越品越是覺得精辟,看向張新的眼神也開始變得充滿情意。
張新居然為了她,創造了一句成語出來?
果然,他還是他。
一點都沒變。
張新看著劉華眼神,一時間也有些恍惚。
回想起初見之時,她還是個年輕漂亮的美婦人。
他與她在下曲陽城的那個小院里一起生活,度過了自穿越以來最為悠閑的年余時光。
隨后便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戰亂不休。
他也開始了四處征戰的日子,片刻不得閑。
哪怕是在家休息,腦中想的也是天下局勢。
轉眼之間,已是十年過去。
昔年的美婦人縱使保養的再好,臉上也不由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容顏不再。
但......
她是唯一一個陪著自己,從一個黃巾小卒,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這個位置的。
大將軍、宣威侯......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做反賊時,她沒有怨言,反而謀劃著幫他洗白。
張寧橫空出世,搶走了本該屬于她的正妻之位,她也沒有怨言,反而在他不在家的時候,承擔起了照顧張寧的責任。
隨著他身邊的女人漸漸變多,這兩年已經很少去她那里了。
她依舊沒有怨言,默默的待在屬于自己的那個小院,專心教子。
張新突然發現,劉華在他心里還是很重要的。
同時又覺得有些虧欠。
若不是張寶安排的話,這大將軍府的女主人,應該是她才對。
“華姐......”
張新動情的喚了一聲,將臉貼到了劉華臉上,伸手向衣帶摸去。
劉華對此期盼已久,十分主動配合。
張新狠狠地將心中虧欠的那個窟窿注滿......
一個時辰后,二人容光煥發的走出房間,姿態親密,來到張平房前。
“老大,老大!”張新扯著嗓子喊道。
“爹?”
房間里傳來張平的聲音,“兒馬上就來。”
過了一小會兒,房門打開。
“孩兒拜見......”
張平打了個哈欠,“啊嗚......爹。”
“還沒睡夠?”
張新看著睡眼惺忪的好大兒,感覺有些心疼。
看來這一路顛簸,確實把好大兒累得夠嗆。
“夠了。”
張平揉了揉眼睛,看見劉華,眼神一愣,又行了一禮。
“阿母。”
奇怪。
怎么睡了一個午覺起來,感覺老娘漂亮了許多。
劉華看著兒子,寵溺一笑。
“爹。”
張平又看向張新,“現在要進宮了嗎?”
張新點點頭。
“那還請爹稍待,容兒整理一番。”
張平說著,自己跑到井邊打了半桶水上來,洗臉整裝。
張新看著兒子忙前忙后,完全不用婢女照顧,如此獨立,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自己在家的時間還是少了。
以前怎么沒發現大兒子這么懂事呢?
過了一會,張平忙活完。
“爹,我好了。”
張新牽起他的手,看向劉華。
“華姐,我干活去了嗷。”
“去吧。”
劉華吃飽喝足,不再挽留。
張新帶著張平來到正堂,令親衛叫了幾名小吏過來。
“爾等到百官府上通知一聲,就說我要上午朝,讓他們趕緊進宮。”
“諾。”
小吏一聽‘午朝’二字,神情一肅,不敢怠慢,連忙分頭去往百官府邸。
朝會,分為早朝和午朝。
朝廷的事務運轉,都有相應流程。
普通事務會依照職權,分配到相應的官員手上進行處理。
官員處理之后,只需留檔備查即可,無需拿到朝會之上討論。
只有一些比較重大的事件,某個部門的官員無法獨自處理,需要其他部門配合,才會在朝會之時提出。
這是正常的早朝制度。
午朝則是只有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由皇帝或者某個輔政大臣發起,商議對策。
但在正常的情況下,最多也就召集幾個大臣,開個小會就完事兒了。
像張新這樣,召集百官午朝的,可能十幾年都碰不上一次。
“到底出什么大事了?”
小吏們的心中十分驚異。
方才聽說大將軍只是去接了趟家眷,怎么就突然要開午朝了?
難道是涼州的叛軍又打過來了......
“老典!”
張新安排完召集百官之事,叫來典韋,帶上張平進宮。
寢宮內,劉協一臉苦逼的看著竹簡上的內容,唉聲嘆氣。
“讀書好累啊......”
“陛下既然看不進去,就不要勉強了。”
貴人伏壽陪侍一旁,見劉協如此痛苦,不由有些心疼。
“不若稍微歇歇,喚來樂師,妾身跳舞給陛下解乏可好?”
“不行啊......”
劉協搖搖頭,“今早大將軍剛剛來過,說了朕一通。”
“朕若是不好好讀書,下次又要挨他說了。”
“陛下是君,他是臣,他怎能說教陛下?”
伏壽聞言有些生氣,“依妾身之見,下次他若再來,陛下直接將其斥退就是,何苦委屈自己?”
劉協眼神一凝,看向伏壽的目光突然變得十分冰冷。
“陛,陛下......”
伏壽被他看的有些發毛,“可,可是妾身哪里說得不對?”
“大將軍乃我大漢肱骨之臣。”
劉協冷聲道:“若沒有他,你我二人尚在李傕手中飽受凌辱,又怎能有今日之自由?”
“他說朕,那也是為了朕好,你怎敢妄言斥退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