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兒一左一右的挽著胳膊,云氏心底別提多滿足了,母女三人去花園賞了會兒花,云氏還有事要處理,就留她們姐妹說體己話。
到了吃午飯的時辰,沈挽沈妤才去壽安堂,彼時沈暨和昭平伯世子他們也到了。
一頓回門飯吃的甚是熱鬧,有沈暨在,沒人敢掃興,難得的其樂融融。
吃完回門飯,沈暨就去軍營了,沈妤和昭平伯世子待了會兒也就告辭,沈挽和云氏送她們出府。
見云氏不舍,沈挽道,“昭平伯世子重情重義,會善待長姐的?!?/p>
云氏點頭,“娘知道?!?/p>
回到內院,母女倆往前走,那邊過來一丫鬟,福身道,“國公夫人,老夫人讓您把這個月的月錢給大家發下去……”
沈挽眼底閃過一抹厭惡,沒見過一把年紀,還這么喜歡管事的。
掌中饋的是她娘,老夫人總喜歡摻和一手,顯得偌大一個國公府,都是她老夫人說了算,也最體恤下人。
前幾日就該發放上個月月錢的,但云氏忙著沈妤出嫁事宜,顧不上,就往下傳了話,晚幾日發,嫁女之喜,到時候賞府里上下一個月月錢。
府里上下都高興,沒人有意見,因為都知道云氏說話算數,不會做苛刻下人月錢之事,沈妤和昭平伯世子前腳剛走,就迫不及待要她娘發月錢,就不能讓她娘歇半天,明天再發嗎?
知道沈挽不滿,云氏拍了拍她的手,去了壽安堂。
走進去,云氏道,“發放月錢的事,我已經傳下話,準備后日發放……”
二夫人道,“我知道這些日子大嫂忙壞了,但下人奔前跑后更累,又手頭緊,已經在鬧情緒了。”
多體諒下人的二夫人啊。
云氏質疑,“我怎么沒聽說下人鬧情緒?”
二夫人道,“怎么會沒有呢,只是沒人敢告訴大嫂罷了?!?/p>
老夫人把手里的茶盞放下,道,“總是要發的,宜早不宜遲?!?/p>
語氣不容置疑。
云氏道,“妤兒出嫁,國公爺和我都高興,準備賞府里上下一個月月錢,月錢倒是早就準備好了,只是不得空發下去,再加沒想到皇上會封妤兒為郡主,這是大喜事,我準備再加賞一個月,讓大家都沾沾喜氣,這才要晚兩日,既然老夫人堅持今兒就發,那這賞錢以后再說吧。”
說完,云氏就吩咐陳媽媽,“把月錢發下去?!?/p>
陳媽媽轉身就走。
這下老夫人臉上就不好看了,二夫人也有些坐不住椅子,“這事大嫂怎么不說?”
云氏道,“這么點小事,我掌中饋,還需要同誰商議嗎?”
沈挽坐在那里,是想笑不能笑,憋的別提多難受了。
老夫人要云氏今天發月錢,是想府里下人知道她老夫人的威望在國公夫人之上,可要叫那些下人知道,老夫人讓他們早兩天拿到月錢,害他們損失了一個月賞錢,一個個對老夫人還能感激的起來嗎?埋怨還差不多。
賞錢是可賞可不賞的,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以后再說,十有**就沒了。
老夫人手里的佛珠捏緊,又松開,“既然要加賞,那就后日再發吧?!?/p>
沈挽道,“還是今天發吧,方才祖母讓丫鬟去給母親傳話,不少人都聽見了,這會兒都等著拿月錢,本來就鬧情緒了,祖母發話都不行,只怕情緒更大?!?/p>
這么喜歡管閑事,那就讓她老夫人嘗嘗管到馬蹄子上是什么滋味兒。
陳媽媽看向云氏,云氏擺了下手,陳媽媽就下去發月錢了。
老夫人剛剛還只是臉色不好看,這會兒是臉色鐵青了。
她不喜別人忤逆她,偏要云氏今天就發月錢的是她,自己說的話收不回來了。
總不能剛剛逼著云氏今天就發月錢,又逼著云氏晚兩天再發,這不是成她老夫人吃飽了撐著沒事找事。
從壽安堂離開,沈挽嘴角彎的壓不下去,回到清漪苑,不過半個時辰,銀釧就進來道,“今兒發月錢,府里上下都高興,但知道國公夫人本來打算多賞一個月月錢的,只是要晚兩天,因為老夫人催著發月錢,賞錢沒了,沒一個高興的……”
珊瑚笑道,“我看你就挺高興?!?/p>
銀釧咧嘴道,“他們不知道,但我知道國公夫人和姑娘不是真的不發賞錢了。”
再說了,她能從花園提拔到姑娘身邊,成了姑娘的大丫鬟,月錢已經翻倍了,姑娘對她和珊瑚極好,每個月給的賞錢比月錢多的多,還能跟著姑娘吃各種好吃的,只要姑娘和國公夫人高興,她就是少一個月月錢,她也心甘情愿啊。
嗯,先前沒人鬧情緒,這會兒是真鬧了。
回頭就算老夫人催她娘把賞錢給大家補上,也沒人會念她老夫人的好,畢竟再催,最快也得等下個月月錢一起賞,明明等兩天的事,托她老夫人的福,硬是多等了一個月,還得擔心賞錢拖著拖著就沒了。
這會兒下人的情緒已經傳到老夫人耳中了吧,想來應該很滿意,沈挽心情愉悅的吃著果子。
然而讓沈挽心情好的還在后面,她吃完手里的果子,將昨晚剩下的半本書看完,銀釧端糕點進來道,“姑娘,三姑娘打了四姑娘一巴掌……”
沈挽眉頭一挑,“發生什么事了?”
銀釧道,“四姑娘欠了公中上千兩銀子,二夫人把梅姨娘的月錢扣下了,四姑娘不滿,和三姑娘吵了起來,然后就被三姑娘給打了。”
沈媞是因為不小心撞壞沈嫵的琴,執意要賠她才欠下的公中債,這不過是聯手從云氏手里騙錢的算計,沈媞在長房時,被扣月錢就不甘心了,何況如今被打回二房,日子本就捉襟見肘,二夫人還連著梅姨娘那份都一并扣。
道士批卦,沈媞背后有老夫人給她撐腰,被欺負狠了,她有的是膽量和沈嫵撕破臉。
銀釧稟告完這事,又道,“宮里傳出消息,說是過幾日宮里辦宴會,讓百官攜家眷進宮赴宴。”
沈挽,“……???”
前世這時候宮里沒辦宴會啊。
前些日子,宮外舉辦花燈會,是因為那天是寧朝建朝之日,其實宮里是要辦宴會的,而且每年都辦,但日子不定,有提前,也有推遲的,很少在當天辦。
沈挽懷疑不放在那日,是因為皇上那天要出宮,不然她重生幾個月,京都不少事都發生了變化,但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皇上同樣遇刺。
說明只要皇上有空,都會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里,而且皇上的行蹤,背后的刺客知道。
沈挽倒是挺好奇皇上去玉帶橋做什么,但沈挽清楚的記得前世這一年是沒有補辦宮宴,皇上在宮外遇刺,雖然沒受傷,但心情欠佳,宮宴就不了了之了,怎么這一世又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