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事傳到沈挽耳中,自然也傳到王妃和老夫人她們跟前了。
王妃聽完只是皺了皺眉頭,心疼沈挽有了身孕還不消停,找茬的一撥接一撥。
老夫人她們也沒多大反應,只是覺得背后算計之人太蠢了些,那對夫婦不該去找沈暨,應該直接來靖北王府找世子妃才是,不過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沈暨和云氏對沈挽有多疼愛,那幾輩子都用不完的嫁妝就看到了。
昭平伯世子夫人的嫁妝都沒世子妃多,世子妃要不是沈暨和云氏親生,那他們就是缺心眼,哪有人疼外人勝過親生的?
想到自己那可憐的孫兒,老夫人后槽牙沒險些咬碎。
鳳儀宮。
宋皇后歪在貴妃榻上,宮女跪在地上給她捶腿。
鄭嬤嬤快步上前,輕喚一聲,“皇后娘娘……”
宋皇后掀開眼皮看了鄭嬤嬤一眼,又合上,“什么事?”
鄭嬤嬤道,“今兒定國公在街上,被一對夫婦攔下,說靖北王世子妃是他們親生的,要定國公把女兒還給他們……”
宋皇后睜開眼睛,“竟有這事?”
鄭嬤嬤回道,“定國公勃然大怒,讓大理寺卿當街審問,還把那對受人指使的夫婦腿給打斷了……”
定國公脾氣這么大嗎?
宋皇后敏銳的嗅出不對勁。
文臣武將就沒有不愛惜羽毛的,定國公手握兵權,怎么會和一介夫婦那般大動肝火,不顧御史彈劾,當街就要把這事審問清楚。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京都大家閨秀不少,這樣的事還是頭一回聽說。
宋皇后腦海中閃過沈挽的模樣,心底隱隱有些不安。
這事要弄清楚不難,靖北王世子妃是不是沈暨和云氏親生,找定國公府的人一問便知。
“明日讓沈二夫人進宮一趟?!?/p>
……
沈暨當街案審那對夫婦的事,滿朝文武人盡皆知。
第二天早朝,御史聯名彈劾沈暨,不少大臣也站出來指責,那對夫婦縱然不安好心,也沒必要當街問案,把人押去大理寺再審也一樣,要人人都如定國公,那街道也不用走人了。
沈暨一句也沒辯解。
皇上道,“定國公就沒什么說的?”
沈暨道,“臣昨日是氣過頭了,事后想想,確實不該,臣甘愿領罰?!?/p>
一向在朝堂上甚少說話的慶王,冷不丁開口,“我昨日碰到府上四老爺,問他這事,他怎么說靖北王世子妃確實不是你定國公親生?”
沈暨冷冷道,“我定國公府沒有什么四老爺,不知慶王問的是誰?”
老夫人為了榮華富貴謀害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姐姐,被斬首示眾,之前偏心把四房分出去,但沈暨把二房和四房都從定國公府族譜上劃去了。
昭平伯道,“沈四老爺和定國公算仇人,他的話,不足為信?!?/p>
永王則道,“靖北王世子妃是不是定國公親生,只是定國公府家事,與旁人無礙,慶王怎么好奇心這么重?”
慶王道,“只是覺得定國公當街處置那對夫婦,不像是定國公的性情,有些反常,又剛巧碰到沈四老爺,隨口問了一句,本王好奇心確實重了一些。”
同朝為官,那些大臣多少也了解定國公,確實有些反常。
再加上沈四老爺的話,一對大臣好奇靖北王世子妃是不是沈暨親生了。
不過如永王說的,靖北王世子妃是不是沈暨親生,那是沈暨的家事,與他們無關。
皇上也沒有重罰沈暨,只罰了三個月俸祿,以儆效尤。
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鳳儀宮。
打發走那些來請安的嬪妃,宋皇后端茶輕啜。
宮女上前道,“皇后娘娘,沈二夫人來了?!?/p>
“讓她進來。”
宮女退下,不多會兒,二夫人就進來了。
二夫人福身給宋皇后行禮。
她女兒沈嫵如今是武城侯世子夫人,武城侯是宋國公夫人的兄長,二夫人和宋皇后也算拐著彎的沾親帶故了。
再者沈媞這個成王側妃也得喊她一聲“母親”,關系就更親了。
宋皇后道,“坐吧?!?/p>
二夫人坐下,畢恭畢敬道,“不知皇后娘娘找臣婦來是?”
宋皇后將手中茶盞放下,“昨日定國公在街上大發雷霆的事,本宮也有耳聞,找沈二夫人來是問問,靖北王世子妃到底是不是定國公親生?”
二夫人怔住,“這事皇后娘娘不知道?”
她要知道,還用把她找來問嗎?
宋皇后眼底閃過一絲不喜,二夫人忙道,“臣婦以為這事成王側妃跟您說過了……”
宋皇后眉頭一緊,“當真不是親生的?”
二夫人點頭,“靖北王世子妃確實不是沈暨和云氏親生,當年云家還沒有搬進京,沈暨陪云氏去云州探親,回京路上撿的,沈暨對她疼愛有加,收在膝下,當年老夫人不答應,沈暨大發雷霆,甚至不許定國公府的人議論這事……”
當年沈暨動怒,二夫人就在場,要不是二房已經被趕出定國公府了,她也不敢說半個字。
宋皇后道,“靖北王世子妃的親生父母是什么人?”
二夫人道,“這事臣婦當年好奇,曾找跟隨他們去云州的小廝打聽,孩子并不是撿的,而是沈暨麾下將士的遺孤,那將士于沈暨有恩……”
沈暨和云氏抱一個孩子回來,老夫人反對一句,就惹得對她一向敬重的沈暨大發雷霆,老夫人怎么可能不打聽清楚。
跟去云州的人嘴很嚴,老夫人問不出來,二夫人讓人灌了酒,才把話套出來的。
宋皇后道,“難怪定國公對靖北王世子妃視如己出?!?/p>
二夫人道,“豈止視如己出,甚至比親生女兒都要疼愛幾分。”
如果有什么東西,只有一份,沈暨和云氏一定緊著沈挽。
因為是恩人遺孤,老夫人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拿沈挽當沈暨親生女兒了,不然捅破這層窗戶紙,頂著恩人遺孤的名頭,要沈挽犯點錯,老夫人都不能罰她了。
只是她們都小瞧了這個孤女,沒想到會興風作浪,還嫁給靖北王世子,害得二房聲名狼藉,還把老夫人送上了斷頭臺。
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