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漪苑,沈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賞銀釧。
要不是銀釧碰巧在街上看到曲夫人的丫鬟找江湖郎中買藥,上去打聽,她也不會心生警惕,提醒大哥,銀釧立功,不能不賞。
沈挽賞了銀釧一對銀鐲,銀釧高興的合不攏嘴。
沈挽也賞了珊瑚一對銀耳墜,珊瑚沒想到她也有份,“奴婢是沾了銀釧的光了。”
銀釧道,“是我沾你的光,要不是你幫我和姑娘說好話,我這會兒還在花園搬花盆掃落葉呢。”
這邊清漪苑高興,那邊老夫人就不高興了。
她兩次讓云氏去曲尚書府,云氏不是肚子疼,就是崴腳,就好像和曲尚書府犯沖似的,一次可以說是偶然,兩次皆如此,老夫人不能不懷疑云氏是故意的。
可就算知道,老夫人也拿云氏沒轍,只能讓四夫人去曲尚書府商議婚事。
二夫人怒氣未消,“我為這樁親事奔前跑后,眼看著就要迎娶過門了,卻出了這樣的事,我不信這真是一場意外!”
出嫁在即,曲大姑娘不在府里待嫁,還出門拋頭露面,還那么巧和四少爺滾到一起。
這么半天時間,二夫人已經查到,沈珣是去找沈歷,才留下喝酒的!
曲尚書府原本就是想把女兒嫁給沈歷的!
老夫人也氣曲尚書看不上她孫兒,“生米煮成熟飯,事情已成定局了,你再氣也沒用了,嫁給珣兒,怎么也好過嫁給世子。”
二夫人氣的指甲掐進肉里,“難道要我就這樣算了?!”
沈珣和沈暲一樣都是老夫人的孫兒,但對二夫人來說,侄媳婦和兒媳婦差別可大了,她不甘心為四房做嫁衣。
更重要的是,二房名聲毀了,要是二老爺不能奪下定國公府爵位,以后沈暲幾乎不可能娶到比曲嫣家世更好的姑娘了。
老夫人知道二夫人咽不下這口氣,“我會讓四房補償暲兒,做人不要眼皮子太淺,我總歸對二房寄予厚望,暲兒一定會娶一個比曲大姑娘家世容貌才情都好的姑娘。”
安撫了一通,二夫人將怒氣壓下去,沈嫵回府,聽說了沈珣和曲嫣的事,匆匆趕來。
二夫人問道,“康王府云鸞郡主找你去做什么?”
沈嫵回道,“還是為了云家那幅畫。”
二夫人猜也是為這事,“云家沒把畫拿回來,幫不了康王府。”
“娘,長房和云家聯手騙我們呢,那幅畫一直就在云家,壓根就沒送人,康王府希望我能幫忙拿到那幅畫。”
沈媞頂著葉采薇的身份,云家都沒舍得把畫拿出來給她善后,何況現在了。
但康王府一再想要那幅畫,要能幫康王府這個忙,對二老爺仕途大有好處。
這個忙,必須要幫!
……
四夫人從曲尚書府回來臉色很不好看。
曲夫人看不上沈暲,也看不上沈珣,她甚至連沈珣長什么模樣都沒印象。
曲夫人可不是什么好脾氣的人,她也不怕自己女兒嫁了,四夫人敢拿捏她女兒,氣頭上說話刺耳,更提了不少要求。
沈珣迎娶曲嫣的聘禮,不得少于沈暲,另外還要補償她女兒兩萬兩。
四夫人心下不快,也只能忍了。
四夫人去受了一通氣,不過木已成舟,曲尚書府再看不上沈珣,也得嫁女兒,而且還不能拖延,讓挑個最近的吉日把喜事辦了。
四夫人請人合了曲嫣和沈珣的八字,最近的吉日是這個月三十。
陳媽媽笑對云氏道,“看來大姑娘注定要下個月出閣了。”
云氏無話可說。
她以為是不可能的事,可偏巧就是發生了,而且卡在這個月最后一天。
一天之內,京都發生了兩樁勁爆的事,而且是一件比一件匪夷所思,茶樓酒肆都談論不過來。
曲尚書府大姑娘因為落水和沈二少爺有了婚約,結果臨嫁,**給了沈四少爺,回頭嫁進定國公府,如何面對曾經的未婚夫,光是想想就覺得尷尬了。
還有武城侯世子,竟然好男風,真是白瞎了他那么尊貴的身份,永王府江陵郡主也太倒霉了些,竟然被皇上賜婚給了這樣的男人,萬幸還沒出嫁,不然一輩子就毀在了武城侯世子手里。
武城侯世子在象姑館和人打架,摔下樓摔斷腿的事傳到永王府,永王永王妃沒差點活活氣死。
永王一掌沒差點將桌子拍爛,“我女兒怎么能嫁這樣的人?!”
“明日我就請皇上收回賜婚圣旨!”
本來永王永王妃就不是很滿意這樁親事,只是圣命難違,但沒想到武城侯世子竟然不堪到這種程度,別說嫁給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人定親,都是一輩子的恥辱了。
永王不止要請皇上收回賜婚圣旨,而且是在議政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請求的。
武城侯世子的事,皇上也聽說了,他也猜到永王會要退婚。
皇上還沒說話,武城侯站出來道,“永王莫要受流言蜚語影響,誤會犬子,犬子是在象姑館出事了,但他是去查案的,并非你想的那般……”
永王壓抑著怒氣,望著武城侯,“武城侯世子查什么案子,需要每三五日就要去象姑館一趟,時間長達一年之久的?!”
“太后保媒,皇上賜婚,不查清楚,我豈敢求皇上收回賜婚圣旨?!”
永王擲地有聲。
退婚就是撕破臉,兩家必結仇,既然注定結仇,也不用顧及那么多了。
想到太后要把他女兒嫁給武城侯世子那樣的貨色,永王就氣不打一處來。
武城侯沒想到永王把話說的這么絕,臉色變了又變。
有大臣幫永王道,“這事已經傳的沸沸揚揚,當著皇上的面,武城侯否認,犯的可是欺君之罪!”
武城侯噗通跪下,“皇上息怒,臣昨兒就訓斥犬子了,犬子說是去查案的……”
武城侯把這事推到自己兒子頭上,就算欺君,也并非存心。
永王也跪下求皇上,“臣弟懇求皇上收回給小女的賜婚。”
皇上道,“罷了,江陵和武城侯世子的親事就此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