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窈:“我雇了個人去姜家偷來的,這事兒不可外傳,你把契書撕了吧,以后,你就是個自由人。”
杏兒驚喜感動過后,連連搖頭,
“不,杏兒要跟在小姐身邊,一輩子陪著小姐,賣身契還是小姐拿著。”
趕車的周景年:“……”
他橫在前面,仿佛格外多余。
幸好,他提前與姜窈說好了。
“傻丫頭,我知道你對我忠心,我同樣對你無比信任,不用契書你也能陪著我,與我回村,此后,我們日日都能相見。”
“那我還是小姐的貼身丫鬟嗎?”
姜窈失笑,“村里不興這套,你不是我的丫鬟,以后,你當我的妹妹吧,就住在周家。”
杏兒原本還失落著,聽到后面那句,變成滿臉驚喜又惶恐。
“不,這怎么能行?”
“有什么不行的,我一向把你當親姐妹的。”
杏兒感動得淚流滿面。
“小姐……”
“還不改口?”
“姐姐。”杏兒猶豫,臉紅的開口。
姜窈高興的應了。
前面的周景年也彎了彎嘴角。
一路回村。
驢車駛到家門口的棚子處。
姜窈跟周家人介紹杏兒。
周景年則是去還驢車,“我還完車得去抬人,不回來吃飯了。”
周大和周三也不在,都去葬禮了。
三十多具尸體,不然全村男人都上,根本就抬不完。
于是,棚子里又只剩下一些婦孺。
杏兒有些忐忑,“老夫人,大太太……”
杜氏的笑聲打斷了她,“叫什么夫人太太,都是鄉下泥腿子,丫頭,你既然是窈窈的義妹,就叫我杜姨吧,以后安安心心在家待著。”
李阿秀也笑著歡迎:“正好你與窈窈熟識,有你陪著,她也沒那么無聊。”
兩小只齊聲:“杏姨好!”
杏兒心中的不安稍微淡了一點。
小姐的婆家人瞧著都和善,淳樸,不是惡人。
而且,看見她臉上的傷疤,卻沒有露出絲毫的異樣,就像看個正常人。
“多謝杜姨,大嫂,是不是要做飯了,我來幫忙。”
杜氏推拒了兩下,卻見杏兒動作熟練,比她大兒媳還中用,于是咽下了口中的話。
很快。
菜就做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田莊里待了幾個月的原因,杏兒對飯菜的要求都降低了。
看這四道菜。
一道雞湯,一道臘肉,一道青菜,還有一道炒雞蛋,竟然也覺著分外不錯。
臘肉和雞蛋還是杏兒掌勺。
姜窈拿起筷子一嘗,眼睛就亮了,“是你的手藝,好吃。”
杏兒眼睛都快笑瞇了,“姐姐喜歡就好。”
她也是鄉下出身,日子過不下去了,就被爹娘賣了,賣給一戶打人的人家,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做了乞丐,這才被小姐買了,過上有月例輕松又能學本事的日子。
為了更好的照顧小姐,與廚子學過炒菜,自有幾道拿手好菜,又與大夫學過把脈認藥,常見的病癥她都能治。
兩小只嘗了一口便停不下來了,嘴里嚼著,還不忘夸贊,“超級好吃,杏姨真厲害。”
姜窈與有榮焉,“快吃吧,都坐下吃飯!”
吃完飯,杏兒又主動收桌子洗碗。
只因她深知人性,周家哪怕再好,也不能長期收留無用之人。
她多幫周家干點活,多有幾分用,才不會讓姐姐為難。
杜氏連忙勸阻,“你才剛來,這么急著干活做什么?小小年紀,日后有的是活兒讓你干。”
可惜沒用。
杏兒臉上笑吟吟,已經開始刷碗了。
杜氏也很無奈,看向姜窈,“你看這……”
“娘隨她去吧。”
姜窈知道她心中不安,像是寄人籬下,怕被趕出去。
日久見人心。
更大的天災席卷而來,誰還會糾結這些細枝末節,誰都得逃荒去,也不必再說什么寄人籬下了,再說,她會把脈開方,將來多的是人求她。
姜窈知道杏兒是個能干聰慧的女子,會把日子過得很好。
只是,她臉上的那道疤,實在是太過礙眼。
太深了。
她拿刀子劃的時候像是下定決心要毀容。
也不知道空間那片溪水能不能讓傷疤淡化,甚至消失。
總得試試。
等杏兒洗了碗,打掃好衛生,姜窈立刻端去一杯水,“累了吧,喝完這杯水。”
杏兒接過,幾口飲完,“好甜,是放了糖嗎?這糖似乎比從前吃過的更好。”
以往有好吃的點心,姐姐從來都會給她留點,她也是吃過很多好東西的。
姜窈不自然的順了順自己的頭發,倒沒想到杏兒這么敏銳,“是放了糖,卻是普通糖,可能是在莊里太久沒吃了,因此覺得格外香。”
杏兒接受了這個說法。
姜窈又拿出一盒淡疤膠來,當然也是從姜家順的,“你的疤,能淡一點盡量淡一點,女孩子家家的,可不能跟男人一樣無所謂。”
“也是偷來的嗎?”她輕聲問。
姜窈噗嗤一聲,“是啊,偷的姜家的。”
“多謝姐姐。”
“記得每天用。”
杏兒狠狠點頭,姐姐的一片心,她珍惜。
雖然她毀了容就沒妄想過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棚子終究不能久住。
一家九口都擠在一起,挺難受的,沒有**,很不方便,多日沒有沐浴過了。
姜窈都沒辦法鉆到空間。
辦完一場村里的集體喪事后,各家便開始重建各自的房子。
眾人都不方便,因此都鉚足了勁兒干,恨不得把力氣用盡了。
先是臨時起了一個拉屎的棚子。
隨后是扒拉自家倒塌的土,開始建房子。
設計是這樣的,房子結構呈“凹”字,臥房就有六間,加上灶房和客廳就有八間,比之前多了兩間房。
孩子們和杏兒各占一間房。
東側種菜,北側是個大院子,供孩子們玩兒。
院子一角有一棵很大的大桑樹,到了秋天成熟的時候,無數紫色桑葚唰唰往下落,孩子們在地上撿,小雞兒也撲棱著翅膀來啄,可甜了。
哪怕是這場大地震,依舊沒有讓它倒塌屈服,只是翻了些根系出來,整個樹歪了點罷了。
生命多么堅強啊。
姜窈從空間里給樹根倒了些水,希望它今年還能結出許多的桑葚來。
地震過后,天氣就給力起來。
沒怎么下雨,晴天多。
房子建的很快,因為有周大伯和余糧倉滿兄弟來幫忙,再加上三兄弟一些村里玩得好的都來了,不到五天,房子便建好了。
等他們先入住,再一起給周大伯家建,不過,在這期間,還得再騰出兩間房讓周大伯母帶著女兒兒媳和孫子來借住。
于是,杜氏和杏兒住一起。
大伯母帶著喜兒住一間。
張氏帶著小樹住一間。
眾人又將家當一點點的挪進屋里。
男人們搬大的,重的。
女人們搬小的,瑣碎的。
姜窈也想幫忙,被杜氏和杏兒接二連三搶走手里的東西。
杜氏:“祖宗,不缺你這一丁半點的力氣,你就別擱這擋路了,坐那休息去!”
杏兒:“顧惜顧惜肚里的娃兒吧姐姐,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養著,萬分謹慎的養著。”
兩人一唱一和的,倒像是親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