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猛越說越有勁:“我聽說,林場那邊連手機信號都時有時無,晚上除了看星星,就沒別的娛樂了。
志遠,你這才情可別被山里的風給吹沒了,或者讓野豬給嚇跑嘍!
要不,你干脆以林場為背景,寫本《護林員筆記》?
說不定還能記錄下什么山野怪談呢,雖然估計也沒幾個人看。”
面對冷嘲熱諷,吳志遠異常淡定,他清了清嗓子,說道:“你們說得對,青龍山林場確實偏,信號不好,晚上很安靜,野豬也確實是我們要防范的對象。
但有些東西,可能只有在那樣的安靜里,才能看得更清楚。
比如,什么樣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有的人喜歡在鬧市里爭名逐利,覺得那樣才是成功;
有的人或許覺得,守著一片綠水青山,心里反而更踏實。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吳志遠目光落在幾個鄙視他的人身上,繼續說道:“我覺得,比起在酒桌上賠笑臉、時刻琢磨別人臉色,一個人在林場守著青山綠樹,心里反而更清凈、更踏實。
至少,樹木不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這話綿里藏針,暗諷了在場的趨炎附勢之輩。
孫潤才招呼各人上桌落座。
張先猛、姜東興等溜須拍馬之輩將卞松龍往主賓席上推。
卞松龍假裝推讓,張先猛說:“松龍,你就別推辭了!今天這主賓位,誰做都不合適!”
卞松龍也就心安理得坐下。
作為席間唯一的女性,而且是貨真價實的大美女,葉小曼很受歡迎,幾個男人都想坐她旁邊。
然而,葉小曼禮貌拒絕了:“我正好和志遠說點事,和他坐在一起吧。”
吳志遠坐的是末位,因為座位順序是按地位來的,他一個護林員,哪有什么地位?
卞松龍心中不快,本來,他坐在葉小曼旁邊,但現在,便宜了吳志遠,不悅道:“葉記者倒是念舊,只是這末位的位置,委屈你了。”
葉小曼淡然一笑:“今晚是朋友小聚,大家都是朋友,沒有上下級之分,自然也不分主位末位。”
她將目光投向東道主孫潤才:“潤才,你說是吧?”
孫潤才附和道:“葉記者說得太對了!本來就是老同學、老熟人湊一塊兒吃頓飯,哪來那么多講究?”
老鵝湯館的招牌菜自然是老鵝湯。
選用兩年以上老鵝,現宰現殺,使用井水或礦泉水,小火慢燉。
湯色紅潤清亮,鵝肉爛而不碎,油而不膩,味道鮮美。
卞松龍在席間高談闊論,賣弄他熟悉官場、人脈資源廣泛,目光不時投向葉小曼。
張先猛插話道:“松龍,我聽說,市委書記徐有為來龍城后,不滿意市委辦為他安排的秘書,要換秘書。你知道嗎?”
卞松龍得意洋洋地說:“當然知道啊。市委辦之前為徐書記配備的秘書叫昂揚,和我還是好朋友呢。
不僅是昂揚,市委辦推薦的幾個秘書,徐書記都不滿意。
他對秘書人選有三個要求:文字功底扎實;沒在市委機關工作過;頭腦要靈活。”
張先猛不解地問:“為什么要求沒在市委機關工作過?”
卞松龍故作高深地說:“徐書記剛到龍城,底子還沒摸清,市委機關里的人,哪一個不是在圈子里混了好幾年?
要么沾著這個領導的關系,要么靠著那個部門的勢力,背后牽扯的利益、盤根錯節的人情太多了。
就說昂揚,他在市委辦待了五年,從科員做到副科,跟過兩任領導,說不定手里攥著不少人的小把柄,也欠了別人的人情債。
真要讓他當秘書,徐書記日常處理工作、對接事務,他難免會帶著自己的私心,要么替舊關系說情,要么刻意回避某些人和事,徐書記還怎么掌握真實情況?”
雖然吳志遠不喜歡卞松龍,但聽他說的好像也很在理。
卞松龍接著說:“我聽說,徐書記欽點了一個秘書,今天就確定人選,我來問問我在市委辦的鐵哥們,這個人是誰?”
“松龍人脈資源真的廣泛啊。”姜東興頓了頓,說道:“松龍,我聽說市長艾昆曾是省長秘書,為人非常強勢,這下估計有好戲看了,注定和徐有為爭權奪利。”
卞松龍莫測高深地笑了笑:“一二把手有和平共處的?好像沒幾個吧。
比如,落馬的前任市委書記,他當市長時,架空了市委書記的權力;當市委書記時,又架空了市長的權力。
艾市長去年才來龍城,資歷不夠,要不然,市委書記也不會輪到徐書記。”
葉小曼似乎對這些官場傳聞興趣不大,她目光落在吳志遠身上:“志遠,前段時間我看到一篇關于國有林場改革的報道,挺感興趣的。你們那邊現在主要做些什么?”
吳志遠有些意外,沒想到葉小曼會問這個,便答道:“林場除了傳統的育林護林,也在嘗試發展林下經濟,比如種植中藥材,還有就是生態旅游的規劃也在做前期調研。”
“林下經濟?說說看?”葉小曼似乎很感興趣。
“主要是黃精、白芨這些適合林下蔭濕環境的藥材。
青龍山生態環境好,藥材品質有保障。”
“生態旅游呢?有沒有獨特的資源?”
“有古老的驛道,有溪流景觀,還有一片上千畝的竹海。鳥類資源很豐富,適合觀鳥和徒步。
而且,這里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3萬個,將來可以為游客提供舒適的康養環境。”
葉小曼聽得認真,不時點頭:“看來很有潛力。現在人們越來越向往自然,返璞歸真,如果規劃得當,有人投資,的確是個方向。
志遠,留個聯系方式,有機會想去看看,順便做個采訪。”
葉小曼主動遞給吳志遠一張名片。
趙曌見狀,嚷嚷著:“哎喲,葉記者,這可不行!厚此薄彼了啊!
我們在座的,誰不想擁有您這位大記者的聯系方式?
方便日后請教、合作嘛!也賞我一張唄?”
葉小曼一人發了一張名片,淡淡地說:“歡迎各位給我提供新聞線索。”
卞松龍是晚宴當之無愧的主角,很多人輪流向他敬酒,說著肉麻的奉承話。
相比之下,除了葉小曼、李默和孫潤才外,沒有人向吳志遠敬酒。
出于禮貌,吳志遠敬了張先猛、姜東興酒,但他們并沒有回敬。
向卞松龍敬酒最賣力的是趙曌,他再一次敬酒時,提出了小要求:“卞秘書,聽說區里最近有個文化扶持項目?我們公司正好想往這方面發展發展,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卞松龍打著官腔:“嗯,是有這么個意向。不過嘛,項目門檻不低,最終還是要看實力,看方案。
當然,有機會我可以幫你留意一下。”
“那太感謝了!全靠卞秘書提攜!”趙曌連忙又敬了一杯。
張先猛借打壓吳志遠,抬高卞松龍:“要我說啊,這人跟人還真是不一樣。
松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區委書記身邊的紅人,前途無量。
有的人啊,空有個什么才子的虛名,結果呢?
所以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跟對人,做對事,才是關鍵!
松龍快快進步,還指望你提攜我呢。”
吳志遠非但沒有惱怒,反而笑了笑:“先猛說得對,選擇確實重要。有人選擇趨炎附勢,有人選擇腳踏實地。
有人選擇在酒桌上尋找存在感,有人選擇在山水間安放心靈。人各有志,何必強求?”
他頓了頓,目光平靜地掃過張先猛、趙曌、姜東興,最后落在卞松龍臉上,語氣依舊平靜:“至于前途嘛,眼光還是放長遠點好。
官場沉浮,猶如潮起潮落,今日座上賓,明日階下囚。誰能說得準呢?”
卞松龍正要發怒,手機響了,一看,示意大家不要出聲:“我市委辦的鐵哥們來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