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大學,智華樓三樓,314研討室,十幾位教授匯聚一堂,批改著這次CMO的答卷。
“老石,這道題你怎么能給人家零分呢?他明明做對了!”
“題目是做對了,但CMO是中學生數學競賽,規定了只能使用中學數學知識答題,他用到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這超出了中學數學的范疇,給他零分合情合理吧。”
“你這就有些脫離實際了吧,你去看看現在哪個中學不教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這些年高考考了多少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了,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怎么就算超出了中學數學的范疇了?”
“老曹,你別急眼啊,我這也是按規矩辦事,不管老師教沒教,這個知識點不是中學數學的知識點,這個總是沒話說的吧?我不是針對誰,我只是就事論事,按規章制度辦事。”
“中學學的知識點,怎么就不是中學數學的知識點了?”
“他能想到這個巧妙的解法,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如果這都不給他滿分,這不寒了這孩子的心嗎?”
“這對其他參賽者不公平,分我已經打了,我是不會改的!”
“你個頑固的老匹夫!”
“你說事就說事,別罵人啊!”
“罵你怎么了?”
一時間,教研室中氣氛劍拔弩張,兩人似乎隨時都可能動手。
“誒,我說你們兩位加起來都一百多歲的人了,怎么脾氣還這么火爆啊?”
這時,旁邊的判卷組長趕緊走到兩人中間,哭笑不得的說道,“至于嗎,不就是一張試卷嘛,我來瞧瞧。”
CMO的試卷采用的是雙盲閱卷,兩位閱卷老師給分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最后得分是兩位老師給分的平均值,若是兩位老師分歧較大,就需要判卷組長來裁決。
邢繼廣回到自己電腦前,調出老曹老石兩人有爭議的試卷掃描文件。
兩人爭議的題目是這次CMO的第五題,一道不等式證明題。
通常的解法就是構造一個特殊的數列來解決這道題,這次做出這道題的參賽者大多數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而眼前這個答案,卻是構造了一個函數,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做出的證明。
令f(x)=k√x(k≥2,x>2),所以有f`(x)=1/k*x^((1-k)/k)=1/(k*x^((k-1)/k))。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知,存在ξ∈(a,b),使得f(b)-f(a)=f`(ξ)(b-a),
∴f(b)-f(a)=(b-a)/(k*ξ^((k-1)/k))
又∵b>ξ>a>2,
∴f(b)-f(a)
邢繼廣不答,只是抬頭在周圍掃了一圈。
曹波才發現,好嘛,參與了改卷的教授們竟然都來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距離他最遠的石宇恒身上,“不是吧,難道他也是奔著那小子來的?”
“不然呢?”
“他不是給那小子打了零分嗎?”
曹波感覺自己的三觀受到了沖擊。
“打零分是按規章辦事,來這里是對那個小家伙的天賦實力表示認同,這很難理解嗎?”
“行吧!”
沉默了片刻,曹波才吐出兩個字,這對他來說確實挺難理解的。
喜歡一個后輩,那不應該最大限度的給他好東西才對嗎?
想不通他也不再多想,只是看向旁邊的唐鑫,感覺亞歷山大,“老唐該不會也是沖著那個小家伙來的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邢繼廣也有些好奇,不知道唐鑫為什么也會來。
“沒想到連清華的人都聞著味來了,還真是屬狗的。”
曹波輕嘆一聲,剛才掃了一圈后,他已經放棄幻想,做好了戰斗準備。
“喂,我說老曹,你這張嘴怎么這么臭?就你這張嘴,誰會愿意當你學生?”
不巧,曹波身后就坐了一位清華的教授。
大家工作單位就隔一條街,還是研究同一個領域的,平時也沒少交流,自然是認識的。
“不愿意當我學生難道會去當你學生?”
曹波毫不客氣的回了一句,他現在心情可不是很好。
“當我學生怎么了?至少我不會動不動就罵人。”
“是,不罵人也發不出論文。”
曹波撇嘴,“你有幾篇四大啊?”
“喲,四大了不起了?”
對方也不甘示弱,“我老師是弗里德曼!”
“以那小家伙的天賦,遲早是要去普林斯頓的,要是當了我的學生,有我的人脈,他在普林斯頓的學業會順利得多!”
曹波沉默了。
學術圈,學術圈,既然是圈子,自然免不了是個人情社會。
不止是國內,西方同樣是如此,甚至猶有過之。
更讓曹波沉默的是,如今繼承了哥廷根學派遺產的普林斯頓儼然已經成為世界數學中心,優秀的數學天才都渴望能去普林斯頓進修。
對方說得沒錯,陳輝遲早是要去普林斯頓的。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華夏優秀的數學人才不用再去普林斯頓,而是西方的數學天才們渴望來燕北!”
沉默了許久,曹波忽然輕聲說了句。
原本還準備嘲諷他一番的那位清華大學教授愣了一下,輕輕搖頭,沒再多說什么。
邢繼廣也是愣了一下,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曹波肩膀。
周圍的其他教授們心情也都變得低沉起來。
他們都清楚,這都不是時間問題,而是有沒有可能的問題。
若是有得選,誰又愿意背井離鄉,遠去千里之外求學呢。
“我們不行,未來未必不行!”
曹波看向不遠處那個正在看論文的小家伙,“說不定,這個小家伙就是開始!”
大家也都看到了他的目光。
聽到曹波的話,他們都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
他們當然希望曹波說的那一天能到來,但,很難的啦!
就在教授們激烈討論中,時間已然來到十點整,CMO官網發布了成績,同時主席臺上的大屏幕上直接投影出了成績排名,主持人適時走上主席臺。
“祝賀各位莘莘學子,本次CMO共有四位滿分,金牌線為75分,國家集訓隊線89分,本次CMO金牌獲得者有……”
主持人的話語在報告廳回蕩,越飄越遠,其他選手們卻將所有注意力放在了他身后的大屏幕上。
只見最上方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陳輝、鄧樂巖、李澤翰、王瀟……
四人竟然都是滿分,并且是這次CMO唯四的滿分!
聯想到17分鐘交卷的恐怖前提,其余參賽者們只感覺頭皮發麻,為什么他們要跟這些怪物同一屆?
看到這四個名字,他們下意識的再次回頭向坐在靠后位置的四人組看去。
恐怖如斯!
這時一直埋頭看論文的陳輝也抬起了頭。
看向大屏幕上排名的他皺起了眉頭。
為什么這一次沒有彈幕跳出來呢?
難道因為已經參加過一次國際級別的賽事,拿到了自由屬性點,再參加CMO就不會再有自由屬性點了?
從學科等級獎勵也體現了這個規律。
心中有太多的猜測。
體會過自由屬性點有多強大的他難免有些失望。
可既定的事實已然無法改變,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重要的是把握當下!
然而,就在陳輝低頭繼續去看論文時,一條彈幕閃過。
【以二作的身份發表一篇SCI二區論文,自由屬性點 1】
“**文還能加自由屬性點?!”
陳輝喜不自禁。
但很快,他又有些疑惑。
他什么時候以二作的身份發表論文了?
沒有思考太久,陳輝就猜到了大概是怎么回事,這些天跟論文有關系的,就只有方文了。
沒想到論文二作也能獎勵自由屬性點,沒想到方文會把自己的名字放到二作上,更沒想到,那種程度的論文,竟然就能發SCI二區了!
太多的沒想到加在一起,就變成了驚喜。
東邊不亮西邊亮,沒想到CMO沒拿到自由屬性點,反倒是無心插柳的論文有所斬獲。
倒是符合了原本計劃。
既然如此,
“記憶力,給我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