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原來他還沒有完成證明!
所有人有些遺憾,心頭有些空落落的,卻又都松了一口氣。
但即便是這樣,就陳輝目前的成果,也足以讓人心驚。
張繼平盯著舞臺上的幾塊白板,將那些式子從頭到尾再看了一遍,心中已然有些駭然。
因為即便最后陳輝沒能完成對楊米爾斯方程存在性的證明,但這一工具若實現(xiàn),必定會重塑非微擾場論的計算范式,這個工具本身的意義,并不比證明楊米爾斯方程存在性差多少。
會議室中沉寂了許多時間,大家都在盯著舞臺上的白板,陳輝也期待的看著臺下眾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啟示。
可惜,并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等了好一會兒后,張繼平才再次開口說道,“陳輝同學圍繞楊米爾斯方程存在性證明問題,提出了離散化纖維叢:時空的“量子網格”法,其技術路線兼具前瞻性與可行性,邏輯嚴謹、表達清晰,凸顯了扎實的學術功底和獨立科研能力。
研究方案緊密結合學科前沿,預期成果有望在楊米爾斯方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對相關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價值,綜上,我同意陳輝同學的課題申請,希望申請人繼續(xù)聚焦核心科學目標,整合資源深化研究,力爭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為推動學科發(fā)展和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做出更大貢獻!”
說完,他看向評委席其他成員,最后將目光落在了田陽身上。
原本答辯結果是不會當場宣布的,但陳輝的表現(xiàn)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質疑的地方,即便當場宣布,也不會有人有意見,當然,也算是給老朋友一個面子。
溫亮支吾一聲,最終還是沒有說話,雖然沒有表示贊同,也沒有再反對,坐在位置上,靠著椅背,躺平了。
研究高能物理的,大多數(shù)學也不會太差,剛才陳輝的方法,他能聽懂大半。
雖然陳輝的方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讓他們看到了一絲曙光,嚴格來說,這一絲曙光,本身就已經是不小的成果了。
這個成果,用來評這個優(yōu)青項目,已經足夠了。
溫亮這個旗幟鮮明的反對派都沒意見,其他人就更不會有意見了,最后陳輝的答辯全票通過,成為了這次優(yōu)青答辯第一個知道結果,通過的候選人。
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臺上那個面色稚嫩的小家伙,這恐怕是華夏歷史上最年輕的優(yōu)青了吧?
“牛啊!”
“大佬,你的團隊還缺人嗎?我也是研究拓撲的,你覺得我怎么樣?”
回到后臺,剛剛答辯完的耿玉坤就湊了上來。
陳輝確定通過后,他知道自己希望渺茫,倒也不氣餒,反而趁機想要混入陳輝的團隊,可想而知,如果最后真的能夠攻克楊米爾斯方程,哪怕混個三作四作,他都發(fā)達了。
其他人看著耿玉坤,心中暗暗腹誹沒臉沒皮,但他們也就是拉不下面子而已,如果有機會,他們同樣會毫不猶豫的加入陳輝的團隊。
但這個團隊負責人只是個大一的學生,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他們一時間還無法接受,無法適應,自然不可能這么快調整心態(tài)去討好一個比自己小二十來歲的小家伙。
“不好意思,我還是更喜歡一個人做研究。”
陳輝拒絕了耿玉坤的申請。
“今天答辯就到此為止了,明天繼續(xù)。”
這時,工作人員走進準備間,對還在準備的眾位教授說道。
陳輝答辯時就已經是兩點半,后來整個講述過程足足持續(xù)了兩個多小時,評委們大多全神貫注的聽了兩個多小時的課,這個強度與評審優(yōu)青答辯可不是一個級別的,他們現(xiàn)在也都有些頭暈腦脹,自然沒法再答辯下去了。
準備了好半天的教授們哀嘆一聲,只能無奈的收拾東西離開。
這種感覺就像是都已經準備好了慷慨赴死,結果卻告訴你,你先別死,再忍一晚上,這一晚注定是難眠的。
會議室中眾人也陸陸續(xù)續(xù)散去,田陽扶著楊振寧起身,紅光滿面的說道,“楊老,怎么樣,我這個徒孫,可還能入您老的法眼?”
“我能有什么法眼?”
楊振寧扶著田陽手臂,緩緩搖頭,“能看到華夏出了這么厲害的年輕人,這一趟就沒算白來!”
話雖如此,誰都聽得出來楊振寧的心情很是不錯。
“你呀,還真是好運氣。”
兩人往會議室外走去,楊振寧看到了坐在后排,此時正站在門口等待的袁新毅,對袁新毅招了招手,然后忽然開口對田陽說道,“眼看著學生快要拿到菲獎了,又冒出來個這么厲害的徒孫!”
“新毅和小輝都是很不錯的好孩子!”
田陽沉默。
他當然明白楊老的意思,無非是想當和事佬,調解他跟袁新毅之間的矛盾,你看看,你學生這么爭氣,現(xiàn)在你學生的學生也是朝氣蓬勃,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些事情,就讓他過去吧。
他不知道楊老為什么愿意出來做這個和事佬,至少不會是因為袁新毅,否則,楊老早來了。
或許,他是為了讓小輝有個更好的環(huán)境,畢竟,他作為燕北大學老牌院士,還是很有話語權的,有一個菲獎老師和一個老牌院士保駕護航,陳輝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術研究上。
想通此節(jié),田陽避而不答,“楊老晚上就留在燕北吃個飯,到時候我叫上小輝,再探討探討今天的課題。”
楊振寧原本想要拒絕,他這個年紀,對什么飯局早就不感興趣了,但若是跟那個小家伙多接觸接觸,他還是有興趣的。
既然田陽主動做出邀請,無非是幫陳輝搭上自己這條線,在為陳輝鋪路。
田陽雖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但其實已經回答了,他是在幫陳輝的。
既然如此,田陽跟袁新毅的恩怨,倒是不重要了。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楊振寧笑著說道,“正好跟年輕人多接觸接觸,去一去我這一身的暮氣。”
“不過現(xiàn)在我得先回去休息休息。”
人上了年紀,精力自然就沒那么旺盛了,他晚上,是真的想要再跟陳輝討論討論學術問題的。
走出會議室,一個女子接替田陽,扶著楊振寧往停在會議室外的車上走去。
陳輝走出準備間,正好碰到吃完瓜的邢繼廣,笑著打了聲招呼,“邢老!”
“可別,這我可當不起,叫我邢老師就行了。”
邢繼廣擺擺手,他還記得自己批改陳輝CMO試卷時的事情,誰知道轉眼間這個小家伙就已經成長到了這個地步,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忽然想到了曹波那日在講座上說的話,或許真的有一天,華夏的數(shù)學天才不會再想著要去什么普林斯頓,而是會將華夏當成數(shù)學圣地,西方的天才們蜂擁而至。
或許,真的會從這個小家伙開始!
“邢老當然當?shù)闷稹!?/p>
陳輝不知道一瞬間邢繼廣心中轉過了這么多的念頭,這句話卻是真心實意,邢繼廣在凝聚態(tài)物理上的造詣很深,當日在研討會上給他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數(shù)學家實力怎么樣,一開口就知道了。
邢繼廣屏除雜念,開口說道,“你那篇論文我看了,當真是天馬行空,羚羊掛角,不過你當時是怎么想到要引入Riesz勢函數(shù)來計算……”
話還沒說完,走出會議室的兩人就看到了等在會議室外的兩位大佬,邢繼廣話語一頓,然后說道,“我還要去給我那不爭氣的兒子開家長會,下次再聊。”
一想到自己兒子,邢繼廣不由得悲從中來,要是那小家伙有陳輝十分之一的實力,他做夢都要笑醒了。
不過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那小家伙能過得開心也不錯。
“好的,邢老,此間事了我再去找您。”
陳輝點頭,與邢繼廣道別。
這才上前,先是與邱成梧打了聲招呼,“邱老。”
哪怕他再不關注外界的事情,自家?guī)熼T那些事情也多少有些耳聞,這位師爺爺?shù)睦蠋煟匀徊豢赡懿徽J識。
邱成梧點頭,臉上充滿笑意,就像是在看自家有出息的后輩。
“師爺爺。”
陳輝來到田陽身邊,然后才看向袁新毅,“老師。”
“你小子,已經做出這么大成果了,竟然還瞞著我。”
田陽話語責備,但臉上的笑容還是出賣了他的真實想法。
“只是一個初步想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也算不得成果。”
面對學術問題,陳輝也嚴肅起來。
只有袁新毅在一旁會心一笑,想到了當初讓陳輝**文時的場景,這個小家伙對學術的要求還真不是一般的嚴格。
“走走?”
田陽說著當先邁步向未名湖畔走去,同時自顧自的開口說道,“規(guī)范自由度的問題,或許可以引入群論來解決,但想要保證對稱性,拓撲電荷守恒,卻需要好好思考思考。”
陳輝點頭,他也是這個思路,群論本來就適合用來解決對稱性和周期性結構的問題,楊米爾斯方程本身就與群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解決這個難題,群論必定是繞不開的關鍵。
可要怎么用好群論這把武器,或者說,要挑選群論中的哪一把武器,還是創(chuàng)造出新的武器,陳輝一時間還沒什么頭緒。
袁新毅跟在老師身后,沒有說話,但同樣在認真的思考著。
隨著田陽陳輝三人遠去,邱成梧也邁步往東門方向走去。
……
《自然物理》編輯部,一如既往的繁忙。
這里每天都會收到從世界各地寄來的大量稿件,與數(shù)學期刊不同,作為在應用科學學術界兩大頂刊之一《自然》的子刊,自然物理在學術界同樣擁有巨大的名氣。
為了能在這里發(fā)表論文,投稿者們也是不擇手段,因此在這里每天都能看到各種“突破性”的進展。
佐恩覺得自己這份編輯的工作,更像是淘金者,從一大堆屎山中找到有價值的論文,然后交到合適的審稿人手中。
“**!”
喝了口手邊特濃黑咖啡,佐恩大罵一聲,移動鼠標,將眼前的論文扔進垃圾箱中,然后熟練的點開下一篇投稿。
“我覺得應該給我們開發(fā)一個篩選機制,將那些濫竽充數(shù)的垃圾全都扔進垃圾桶里,免得來污染我們的眼睛。”
等待PDF打開的間隙,佐恩向身旁的同事抱怨到。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工資就是拿來給我們治眼睛的?”
同事胡維佳生無可戀的回答到,“剛才竟然有篇論文說他合成了室溫超導體,這么重大的發(fā)現(xiàn),他為什么不去投主刊,不去投《科學》,要來為難我一個小編輯……”
“嘿,朋友,說不定他真的有了不得的發(fā)現(xiàn)呢,你可撞大運了!”
佐恩調侃的笑著說道,這樣的論文他沒看過十篇也看過八篇了,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的確是大運,但是大運卡車!”
胡維佳翻了個白眼。
佐恩顯然沒聽懂這個黑色幽默。
胡維佳才繼續(xù)說道,“但凡他制備室溫超導材料的方法不是用手術刀切石墨烯,我可能都會把這篇論文交給學術編輯。”
哈哈哈哈……
佐恩發(fā)出夸張的笑聲,他知道同事的描述略顯夸張,但他還真遇到過有一個印度人給他發(fā)來的投稿,說是使用恒河圣水清洗復合碳材料,再請求佛祖賜福,就能制成室溫超導,并給出了清洗和禱告的詳細步驟,這可花了佐恩不少時間去研讀,也成為了他當年最大的樂趣。
電腦上的PDF早已打開,跟同事聊完之后,心情放松了不少的佐恩收回目光,看向這篇論文。
《黃金比例分形缺陷誘導的聲子局域化突破:實現(xiàn)ZT=2.1的CuSe基熱電材料》
作為自然物理的編輯,佐恩當然知道什么是熱電材料,也知道ZT值代表的意義,如果這是真的,這無疑是個意義重大的發(fā)現(xiàn)。
尤其是這篇論文的標題和摘要還都看起來挺正常的。
然而,當看到論文的作者時,佐恩心中的預期頓時下降一大截。
江城大學huichen,一個在華夏高校學習工作的華夏人,他現(xiàn)在有些想把這篇論文直接扔進垃圾箱中了。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但就在他點擊鼠標時,心中忽然一動,江城大學huichen,前些天那個在數(shù)學年刊上發(fā)表論文的華夏人,似乎也叫huichen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