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6日。
今天正是洛珞一個人的畢業答辯。
水木大學大禮堂穹頂的日光傾瀉在深紅色帷幕上,穹頂中央懸掛的篆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被擦拭得熠熠生輝。
大禮堂的下方上千個席位座無.全是虛席。
嗯~畢竟正值暑假期間,再加上洛珞的論文有點過于高端,別說那些本科生,就是那些數學系的老師,如果不是微分方程領域的也未必能聽懂多少。
不過雖然水木的老師和學生沒來,卻來了些“無關人士”。
“這就是畢業答辯的現場啊,我們明年也要經歷這種場面嗎?”
“咱們主要是畢業大戲,論文不過是輔助。”
羅近看著同學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樣子,不禁無奈扶額解釋道。
《星你》中他被洛珞挑出來飾演男二號,這次進水木的片場雖然沒有他的戲份,不過他依舊是全程跟著。
畢竟是他的第一部戲,還是男二號這么重要的角色,便想著能多學一些。
只是他確實沒想到居然會學到那么多,水木大學單獨給一個人舉辦畢業答辯,要不是跟著洛珞,這種事他這輩子可能都遇不上。
今天到場的也不只他們倆。
因為洛珞這兩天請假準備畢業答辯,所以整個劇組都在水木停工等待,像他一樣感興趣的人還有不少。
甚至,連攝像主任都被喊了過去,負責給洛珞的答辯過程全程記錄。
答辯居然有這么大的排場,他都是頭一次聽說。
其實這倒不是洛珞的特殊待遇,畢竟他這篇論文意義重大,安排攝像記錄無可厚非,各大學術報告會歷來都有先例。
只不過原本水木打算安排的,但洛珞表示他這有現成的人員設備,便直接拉來了。
這會兒攝影師正在大禮堂的中央過道那里調試設備呢。
“近哥,洛導的答辯論文咱們能聽懂嗎?”
旁邊的同學突然問道。
不過收獲的是羅近難以置信的一個眼神:
“你還想聽懂?”
他可沒抱著這么離譜的想法,今天過來不過是想長長見識而已。
畢竟要不是借著這次正好在水木拍戲的機會,他們哪有來看這個檔次報告會的可能。
劇組里對此不感興趣的也大有人在,或者說早就有自知之明知道來也是看天書,所以今天都在酒店休息或者出去玩了。
只不過縱使他有所準備,卻發現自己準備的還是少了。
天書努努力他說不定還能讀懂個一句半句的,至于洛珞稍后的答辯,他真是一丁點都沒能聽懂。
“你們在門口趴著干嘛,進來找地方坐啊。”
正好劉藝菲往后面走時,看到了羅近等人,連忙打招呼道。
“你怎么也過來了,不在那邊陪著洛珞?”
羅近見劉藝菲居然直奔他們來了,不由納悶道。
“那邊氣場太強了,我可待不住,友情提醒你們最好也不要輕易過去,容易被那股強大的學術威壓按在地上摩擦。”
劉藝菲打了個寒顫,似乎還沉浸在她所謂的“學術威壓”之中。
“有這么恐怖?”
羅近驚訝的問道,不是說畢業答辯嗎,看樣子也沒幾個人啊,有劉藝菲說的那么邪乎?
事實還真就這么邪乎。
學術威壓當然是劉藝菲開玩笑的,但如果換做任何一個數學或者物理專業的水木學生,此刻站在大禮堂前面,看著面前的“觀眾們”恐怕都會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相比于正常的學生答辯,雖然今天到場的人不多,但在評審團的質量上高的卻不止一籌。
首先便是坐在第二排的導師席,一共13人,其中8人為數學系的老師,5人為物理系的老師,職稱最低的也是副教授。
至于第一排雖然只有六個人,但每一個名字單拿出來,不夸張的說,都能讓中國的學術界震動。
坐在最左邊的便是水木大學數學系的秦主任,數學科學系教授,括號候補院士。
旁邊的便是這次答辯的主角洛珞的導師——陳守仁,數學科學系教授,碩導博導,括號候補院士。
在陳守仁右手邊的便是他的老師,也是洛珞的師祖谷老院士。
跟谷院士一同坐在正中間的,如果經常關注新聞聯播的想必不會陌生,水木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老院士。
再旁邊則是航天集團的周總工程師以及水木大學物理系的程主任。
這陣仗已經不是豪華能形容的了,簡直有點豪橫了。
正常一場水木學生的畢業答辯,秦主任,程主任這些領導壓根都不會出席,不過在今天的報告會上,兩人卻只能敬陪末座。
別說劉藝菲,羅近這些跟學術界不挨著的演員,就連洛珞自覺見過些大世面,還是被眼前這個評審團陣容震驚到了。
“老師,這陣仗也太夸張了吧。”
洛珞跟陳守仁小聲嘀咕道。
秦主任和老師肯定是必到的,這他早有預料。
作為隔代弟子,出于情分,谷老來看看他的畢業答辯也是情有可原,可是另外三位大佬是干什么來了。
尤其是那位王院士,他今天是第一次見到這位以前時常出現在新聞里的老院士。
雖然在學術領域尤其是國際學術界,他未必有谷老那么大的知名度,畢竟術業有專攻,谷老屬于學術派那一類。
但要說實際研究成果,在科學院的地位,乃至整個國內航天領域的影響力,在錢老退下后,國內可謂無出其右。
90年代就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
其本人更是在前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洛珞是真沒有想到他老人家也會來,畢竟兩人素未謀面。
“我一說你的畢業答辯題目是N-S方程,他們就都來了,尤其是物院那幾位更是積極,至于王院士為什么來,可能是跟你之前在長征五號的設計成果有關吧。”
陳守仁解釋道。
畢竟N-S方程既是數學問題,也是物理問題,那幾位物院的教授老師來參與一下也不奇怪。
但王院士的到來,連他也沒有提前收到消息,可能谷老師那邊會了解一點,但也沒有跟他說。
“不過這才哪到哪,放輕松一點,ICM大會的人更多,而且大把的國際知名乃至頂尖的學者,你到時候可是要面向他們做報告的,現在就當做一場預演吧。”
雖然同樣有些驚訝于這個評審團陣容,不過陳守仁還是寬慰道。
相比于洛珞所謂的畢業答辯,今天倒更像是一場盛大的報告會,一場奢華的學術盛宴。
而主角只會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