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洛珞此刻回答的十分流暢,但他的心情可不算太美好。
【心靈迷宮】的效率實在有點低。
是的,他此刻除了【千人千面】的被動技能外,還用了【心靈迷宮】。
只不過,在回答這種單一問題的時候,它確實能起作用,只是在他看來積分的消耗和收獲的比例有點太高了,很虧。
像是《國家使命》拍攝中,那種有谷院士加成,再加上他靈機一動的情況已經許久沒有出現了。
正常使用的話,效果倒不是不好,只不過更多的是幫他全方位的提升。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要去造核彈,那肯定首選拍一部《功勛》,他去演個青年于敏,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至于其他的技能,道具,他目前已經盤點了一圈,沒有太適合自己當前處境的。
首當其沖的就是自己新手任務開出來的【掃描儀】,別看最先拿到,還是最低品質的藍色,但性價比是當之無愧的高。
無論學什么,他都可以真的一蹴而就。
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解決任何未知問題,只能幫他學習已知的知識。
【劇本游戲】就不用說了,他身體素質提升的最大功臣,不過也是他手里品質最低的道具之一。
除了一些關鍵的任務他可能會起到作用,一般情況下,很少會派上用場了。
最頂的還是【頭腦風暴】,品質最高,功能也最強大。
雖然積分消耗很大,副作用也強,但是真的有用。
開拓性的思維提升,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于技能上,同樣也是新手任務開出來的【千人千面】最好用,他一直用到現在。
其他的就是那幾個“眼部技能”都還不錯了,只是可惜專業不對口,系統也沒給他獎勵個【學者靈眸】之類的技能。
至于剛從S級任務拿到的,看似最好的技能【未來視界】,迄今為止更是一次都沒有觸發,純擺設。
“還是得多拍點專業性強的戲啊~”
洛珞不由在心里暗自感嘆道。
“以后拍一部專業戲可以啊不,拍兩部專業戲可以獎勵自己一部喜歡的。”
不過,能兩全其美,像是《星你》這種就最好。
只是可惜雖然出貨了,還是個頂級貨,卻只能看不能用。
“在風洞中放置圓柱,雷諾數 Re=U∞Dν103105Re=νU∞D103105,DD為圓柱直徑。”
“使用PIV測量圓柱尾流中的速度場,識別卡門渦街中的交替脫落的渦核,追蹤其隨時間的演化。”
“計算渦核附近沿流動方向的速度梯度uxxxux,增大 ReRe,觀測σσ是否超過臨界值,并記錄渦度增長與流動失穩的關聯性。”
洛珞這邊想著些有的沒的,另一邊手中的動作卻絲毫沒有停歇。
演示也到了最后一步:
“以上,便是我認為在風洞試驗中的合理驗證方式。”
“啪啪啪~”
程主任還在低頭記錄著,都沒有反應過來洛珞已經給出了全部的試驗步驟,另一邊王院士已經帶頭鼓起了掌。
“簡直是天生做航天的材料啊,如果你能早出生五十年就好了,我都不敢想有你這樣有天賦的人參與航天工程,發展到今天會是個什么樣子。”
“就像我無法想象五十年后,你又會做出些多么震驚世人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
僅憑剛才這個設計實驗過程,王院士就對洛珞下了如此高的評價。
甚至高的出奇。
要知道,這可是王院士啊,他還是整個航天工程的首位總設計師,當下的航天第一人。
能得到他這番評價,可以說洛珞如果現在進入航天系統,直接就可以橫著走了。
“您過獎了”
洛珞也是受寵若驚,連忙回應道。
“一點不過,我之前還看過你做的數學模型。”
王院士聞言擺了擺手。
這也正是他今天非要親自到現場來看洛珞報告會的原因。
“即便是你的畢業答辯,那老頭子我也問一個問題,不過無論你回答的如何,對錯與否,都不會影響你的畢業論文成績。”
王院士繼續說道。
論文里顯然是問不出什么問題了,他今天親自過來也不可能是為了那么點事,自然有他想要知道的東西。
“你覺得當前中國航天工程的最大困境在哪?”
話音一落,大禮堂一片寂靜,就連洛珞都愣了幾秒鐘,沒有想到王院士居然問了一個宏大的問題。
如果對于一個普通的數學家來說,這個問題就是個絕對的主觀性問題,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回答,畢竟問題的主語是他。
只要是他覺得的,怎么都是對的。
但他顯然又不是一個純粹數學的學者,跟航天的接觸更是不在少數,他就需要基于一定的客觀事實,再結合自己的想法回答了。
看似簡單,實際上很考驗他的全面性思維。
只能說不愧是老院士,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不是能隨便答上的問題。
“小時候看《東方紅》衛星的紀錄片,我總以為那些軌道是上帝用圓規畫的,后來讀到錢老歸國時在郵輪上推導彈道的典故,才明白軌道不是畫出來的——是算出來的。”
洛珞先是說了個看似跟問題無關的事。
“就像這個礦泉水瓶”
說著,他突然抓起講臺上的礦泉水瓶,輕輕按壓了下去,瓶子頓時處于一個繃緊的狀態。
“臨界壓強突破時,任何局部應力都會導致崩潰,但若是把材料強度提升5%,就能多承載42%的燃料——這正是我們現在的困境。”
“您看這個128G的存儲器,明明能裝下整個空間站的圖紙,但接口還是USB2.0。”
洛珞從電腦上拔下了一個U盤,舉起來說道。
隨著洛珞的回答結束,禮堂里頓時響起了一陣嘈雜的議論聲。
今天到場的物理教授自然不用多說,即便是數學方面的也多是微分方程一派,對于應用數學也多少有些涉獵。
只是前面的回答他們還可以理解,洛珞指的顯然是材料方面的提升困境。
但后面舉的那個例子,他們就一頭霧水了。
與此同時王院士的眼鏡片閃過一道白光。
只有前排幾位老者聽懂了隱喻,洛珞的意思是,基礎研究的突破,永遠比應用工程慢半拍。
這小子想強調的不只是材料的突破問題,更重要的是基礎研究的突破,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尚未成熟的計算材料學。
他之前給長征五號設計的數學模型,也屬于其中一種。
換言之,這小家伙這番回答其實是在推銷自己。
表示航天工程的最大困境,正需要他這樣的人來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