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玄武試驗場。
地下三百米的隧道盡頭是一座巨大空腔——這里模擬著近地軌道的真空與低溫環境。
頂部被巨大的弧形合金板封閉,鑲嵌著密密麻麻的傳感器探頭,冰冷得像星空本身的眼睛。
試驗場中央,距離“塵埃之怒”原型彈“流星”百米開外,三顆用于測試的1:1靶星靜靜待在試驗場中,外殼上復雜的太陽能帆板和通訊天線在模擬的星光下泛著冷光。
指揮大廳位于空腔側上方,三層厚的防爆玻璃后,空氣近乎凝滯。
總裝曹部長、裝備發展司錢司長端坐中央觀禮席。
今天是“塵埃之怒”歷時半年研發,終于要進行第一次實戰試驗的日子,曹部長當然要親自來見證這一幕。
王院士坐在曹部長身側,緊抿的嘴唇透出極力克制的緊繃。
洛珞站在主控臺前,側影挺拔如巖,只有他身后屏幕高速滾動的實時數據瀑布,昭示著無聲的倒計時。
“‘流星’已完成最終狀態自檢,引力波密鑰防護模擬系統耦合精度99.8%,動態熵變密鑰生成穩定。納米彈體集群自檢就緒率99.1%。聚變核心充能預熱完成?!?/p>
洛珞跟曹部長對視了一眼,微微頷首:
“開始吧。”
隨著洛珞下達指令。
“收到!發射通道開啟,電磁導軌預熱,倒計時啟動:10…9…8…”
幽深隧道盡頭,一道狹窄的合金閘門無聲滑開,露出了后面幽暗、光滑如炮管內膛的電磁加速通道。
通道入口處,一層微不可察的藍色電離輝光開始涌現。
“…3…2…1…發射!”
沒有震耳欲聾的巨響,只有一種低沉而狂暴的能量嗡鳴瞬間塞滿每個人的耳膜,源自地殼深處的震顫!
軌道盡頭那一點銀灰色的光驟然膨脹——不,是被無法想象的速度瞬間拉扯成一道劈開幽暗的熾白閃電!
“動能體初速……成功達到5.7公里每秒!”
控制席報告帶著一絲破音。
遠超火箭噴射的加速,純粹動能賦予的野蠻力量,在電磁導軌極限過載的嗡鳴伴奏下,“流星”彈體帶著毀滅的沉寂,瞬間抵達預設撞擊點!
撞擊!沒有爆炸,甚至沒有想象中的粉碎性場面。
“轟!”
一聲沉悶到令人心悸的巨響在地下空間回蕩,更像是巨錘砸在厚實的鼓面而非金屬碰撞。
“流星”彈頭部分那蜂巢網格狀的“蜂巢之心”外殼精準命中最前方一顆靶星的能量核心部位。
模擬衛星厚重的多層復合裝甲如同撞上了熔巖的鐵塊,在無法形容的瞬間沖擊下向內塌陷、扭曲、熔化!
巨大的動能讓整個靶星被狠狠地釘穿,結構瞬間破裂、崩解!飛濺的高溫液態金屬和復合材料碎塊如同宇宙塵埃般飛散開去。
然而,這只是前奏。
“蜂巢之心”外殼本身在撞擊巨壓和高熱的瞬間,如同被激活的活物——無數蜂巢六邊形網格驟然亮起幽藍光芒。
“高頻震動能量轉化啟動!”
控制系統人員的聲音緊繃如弦。
屏幕顯示,撞擊產生的狂暴動能,正以遠超設計的速度,被那層超材料外殼內部精細的復合層狀結構急速吸收、轉化、振蕩放大!
1毫秒,轉化率已達到41%!
“引信引爆信號確認!晶塵核心臨界點火!”
沒有任何煙火,只有視覺上的極致扭曲——核心處那鴿卵大小的晶塵立方體內部,那點微弱穩定燃燒的橙黃光暈,瞬間坍縮成一片無限純粹的黑暗。
緊接著,一團比太陽核心還要純粹、凝練的白熾光點在立方體中心爆發!那不是擴張的火焰,更像是一柄刺破維度的、由極致能量構成的短矛!
“微型聚變反應確認!峰值溫度…瞬間超出安全閾值!”
報告員的聲音帶著一絲本能的顫抖。
就是現在!
“環形磁鏡約束場強啟動!同步輻射引導鎖定!”
立方體核心外圍由無數細密金屬顆粒構成的立體能量管網驟然亮起刺目的亮藍色網格。
那個被洛珞設計利用的強梯度旋轉磁場瞬間鎖死那試圖吞噬一切的聚變之核。
內部被瞬間加熱到不可思議狀態的高能等離子體被強力磁場強行扭轉流向,形成一個肉眼無法觀測、但能量監測曲線劇烈飆升的閉合超高速粒子環流!
“切連科夫輻射——開啟!”
宛如創世的第一道光,一道純粹、凝聚、沒有任何色散、沒有任何預熱的極高頻電磁脈沖束,從晶塵立方頂端猛地噴薄而出!
它無視了物理空間的限制,沒有聲音,沒有沖擊波,只有一種瞬間抽空人心的恐怖感。
在靶場上空,原本模擬星空的黑暗穹頂,亮起了一面瞬間籠罩整個空腔的巨大、純白的光之瀑布!純粹的能量之海!
“EMP強度確認!峰值功率……超過170吉瓦!”
監測員的吼聲播報著數據。
效果立竿見影。
那兩顆未被直接撞擊的靶星,外部的太陽能帆板像被烤焦的蝴蝶翅膀瞬間卷曲、發黑、崩裂!
所有精密的探測器和通訊天線指示燈瘋狂亂閃,甚至直接爆出細小的電弧,隨后陷入徹底的黑暗與死寂!仿佛被無形的巨手瞬間掐斷了能量與信息的源頭。
“EMP打擊效果:目標2、3號靶星……所有模擬電子系統……瞬時性癱瘓!”
報告聲帶著塵埃落定的余悸。
但“塵埃之怒”的攻擊還未結束。
撞擊的動能轉化、聚變爆發的EMP癱瘓,都是為最終那無聲的殺手創造舞臺。
“納米集群——釋放指令確認!”
無聲的命令通過晶塵立方最后的能量管網與預設的引力波密鑰注入核心。
下一秒,那個剛剛遭受重創撞擊點的蜂巢網格外殼上,覆蓋了一層奇異的銀色光澤——那不是金屬反光,更像是活著的液體金屬瞬間蒸騰。
無數極其微小的、尺寸小于病毒的銀色“點”如同倒流的暴雨,無聲無息地逆向向上噴發、擴散!
它們不是水珠,它們無視撞擊產生的扭曲力場和飄散的碎片,如同聞到血腥味的嗜血魚群,如同被精確引導的沙塵暴,瞬間漫延至另兩顆癱瘓靶星。
沒有任何物理碰撞的聲音。
只見那些漂浮的、精密的衛星天線、傳感器鏡頭、散熱板縫隙、甚至引擎噴口附近……只要肉眼可見的孔隙和脆弱節點,都被一層細密的、流動的銀色“蛛網”急速覆蓋、滲透!
“侵蝕目標結構鎖定中……計算核心區域……能源供應管道……”
控制系統屏幕上,代表納米機器人運動軌跡的銀色洪流圖像在模型上瘋狂標記著紅色目標節點。
短短幾秒內,一顆靶星的太陽能電池陣列連接處閃過一道微弱的電弧——“咔嚓”,堅硬的連接點被從內部“啃食”、破壞,整個帆板無聲地斷裂飄離。
另一顆衛星的主傳感器外殼上,銀色網狀結構迅速蔓延,然后猛地向內坍縮——傳感器那厚重的觀測窗口,被無聲無息“融化”出一個精準穿透的圓孔!
更令人悚然的是,一顆衛星姿態控制微型噴口附近覆蓋的銀色斑點猛地“亮”起暗紅色光芒,下一秒,一小股橘紅色的燃料流就從徹底失控的噴口處泄露噴涌,導致衛星開始無規則翻滾!
吞噬、分解、短路、從內部瓦解一切承載“智能”與“功能”的基礎結構!
整個毀滅過程充滿了冰冷的生物活性和極致的效率。
仿佛一顆精巧的星辰被看不見的瘟疫瞬間腐蝕成一堆昂貴而無用的太空垃圾。
“目標2、3號……結構崩潰程度已達91%……目標衛星……功能性……確認……完全摧毀。”
冰冷的數據宣告最終降臨。
整個玄武試驗場的巨大空腔,陷入了絕對的死寂。
只剩下些許撞擊飛濺的碎片緩緩漂移的微弱聲響,以及那逐漸黯淡、熄滅的聚變余暉,在穹頂投下最后搖曳的光影。
是的,相比于傳統的爆炸方式,這才是“塵埃之怒”的核心攻擊手段。
上面如此重視的絕密研究項目,又怎么會只是因為方便攜帶,不易被發現這么點優勢呢。
在傳統爆炸方面,“塵埃之怒”每個納米單元由氧化銅納米桿與鋁納米粒子通過分子鍵精確堆疊,接觸面積達到理論極限值,這種設計使燃燒速度達到7馬赫,遠超傳統炸藥。
在單元外殼包裹液態金屬鎵銦合金,當溫度突破500℃時,液態金屬瞬間汽化形成等離子通道,使相鄰單元的連鎖反應速度提升300%。
更重要的是,每個納米單元搭載碳納米管基處理器,通過太赫茲頻段脈沖信號實現集群自主組網,集群可依據戰場環境動態切換編隊結構。
雖然像《源代碼》中那樣原本的使用方式依舊可以,適用于一些特種作戰,潛入敵后的情況,畢竟不易被發現。
但他真正的戰場,是在頭頂上,在那片星空下,還有數不盡的衛星,那是每個國家最依賴的信息獲取和交流手段。
而“流星”對應的便是針對大面積的衛星群的戰略打擊,它的代號也正是因此得來的。
……
指揮大廳內,燈光恢復了穩定,但屏幕的數據流仿佛也凝固了。
曹部長原本緊握扶手的手背青筋慢慢隱去,指尖輕叩了一下桌面,發出清脆的聲響。
錢司長緩緩摘下眼鏡,食指捏著眉心來平復著心中的震撼。
王院士重重地靠回椅背,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再緩緩吐出,仿佛卸下了一生的重負。
洛珞依舊站在主控臺前,微微側身,目光穿透防爆玻璃,投向試驗場核心那片狼藉的“星空”,那翻飛崩解的衛星殘骸,那無聲彌漫最終又緩緩飄散的銀色塵埃云。
他眼中沒有狂喜,只有一片如深潭般的沉靜,以及最深處一閃而過的、屬于造物主凝視己作的微芒。
“‘流星’塵埃之怒……最終驗證性實爆實驗……所有功能目標……達成?!?/p>
洛珞的聲音清晰地穿透了大廳的寂靜,最終的報告詞句沉穩如山。
伴隨著團隊的歡呼聲,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一個新的武器時代,在玄武試驗場三百米下的靜默中,轟然拉開帷幕。
而另一邊曹部長眼神火熱的看著這一幕,已悄然推演著這銀色塵埃在真正星辰大海間無聲蔓延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