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一支規模空前龐大的艦隊正劈波斬浪。
艦船上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昭示著它的身份——天朝海軍。
這是一支加強版的精銳力量,一支特混艦隊。
鋼鐵巨獸般的戰列巡洋艦、搭載著空中力量的航空母艦、火力強大的重巡洋艦,組成了這支艦隊的中堅。
艦隊中赫然包括四艘戰列巡洋艦、六艘航空母艦,以及大量配套的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等艦艇。
更引人注目的是艦隊中數量眾多的運兵船,里面滿載著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士兵。
這支雄師是天朝第五、第六、第七三支艦隊的聯合力量。
此次行動,由第五艦隊司令李世甲出任南太平洋地區海軍司令,陸軍第三十四集團軍司令王以哲則擔任陸軍司令。
他們的任務清晰而重大:挺進南太平洋,以澳洲為盟軍基地,與小鬼子展開決戰。
澳洲方面對天朝艦隊的到來舉雙手歡迎,這個原本作為米字國附屬國的地區,自身海軍力量幾乎為零。
面對虎視眈眈的倭國,他們一直提心吊膽。
本以為花旗國參戰后,太平洋會成為其重心,誰知花旗國更關注歐陸戰場,
這下好了,澳洲感覺自己就像塊肥肉,直接掛在了小鬼子的嘴邊兒上,涼颼颼的。
因此,天朝艦隊南下,澳洲成了最熱切的歡迎者。
管他東方西方,能保平安就是好盟友!
要糧食補給?沒問題!牧場上的牛羊多得是,要多少有多少!
要用港口當軍港?沒問題!咱加班加點給您修,保證泊位寬敞,設施齊全!
什么?還要塊地給陸軍當大本營,讓弟兄們有個安穩的后方休整?完全沒問題!劃上萬畝夠不夠?
澳洲地廣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啥?還要好的外科醫生救治傷員?沒問題!能為盟軍效力是我們的榮幸!
就這樣,天朝海軍集結三支艦隊浩蕩南下,劍指南太平洋。
后勤補給變得異常輕松,只需運送武器彈藥,其他一切物資,包括藥品在內,澳洲全包了。
............
“嘖,這海平面…真他娘的美啊!”
王以哲站在“南寧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上,望著無垠的海平面,由衷地感嘆了一句。
“南寧”號,正是第五艦隊的旗艦,也是這支龐大聯合艦隊的臨時指揮中樞。
“大海嘛,發起脾氣來是挺嚇人,能把鋼鐵都揉碎了,可平時大多時候,還是挺溫和漂亮的。”
李世甲笑著走到王以哲身邊:“王司令,怎么不在艙室里歇著?這海上漂了幾天,還習慣不?
我可是聽說,您是標準的旱鴨子,掉水里就沉底的主兒。”
王以哲聞言,苦笑著搖搖頭,下意識地摸了摸胃部:“唉,別提了!前兩天那場風暴,差點沒把我這把老骨頭給顛散架了!
暈得昏天黑地,膽汁都快吐干凈了。現在風平浪靜,才算緩過勁兒來。”
“那種鬼天氣,在太平洋上也不多見!”又一個聲音加入了對話,帶著點輕松的口吻
“要不怎么叫‘太平’洋呢?大部分時候,它還是挺給面子的。”
來人是王以哲的參謀長,孫元良。
沒錯,就是那位曾經的八十八師師長,人稱“飛將軍”的孫元良。
他當年在張元初起家時幫過忙,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后來天朝內部整合,孫元良得以重返軍界。
不過,鑒于他過去擔任軍事主官時留下的一些“不良記錄”,上面沒敢直接讓他帶兵,而是把他調到了參謀本部任職。
這次遠征南太平洋,組建聯合指揮部,是他自己主動請纓要來的。
總參謀長楊杰權衡再三,覺得此人軍事素養確實不差,畢竟逃跑也得有腦子不是?
放在參謀位置上或許能發揮所長,反正實際指揮權牢牢掌握在王以哲手里,便點頭同意了。
張元初那邊呢,也念著舊情,不好完全不管這位“故人”,索性就順水推舟了。
李世甲對孫元良的“光輝事跡”只是略有耳聞,畢竟海軍陸軍隔行如隔山。
他笑呵呵地接話:“孫參謀長也出來透氣了?再有幾天,咱們就能看見澳洲的海岸線了!”
“艙里太悶,待不住。”孫元良擺了擺手,臉上帶著點煩躁,“這茫茫大海上的日子,時間長了是真磨人。”
李世甲理解地點點頭:“行,那你們慢慢欣賞這海景,我先回指揮室看看情況。”
說完,便轉身離開了甲板,留下王以哲和孫元良兩人,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微妙了。
王以哲瞥了孫元良一眼,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把話咽了回去,目光轉向了遠處。
他對眼前這位“飛將軍”實在談不上什么好感,甚至有些鄙夷。
但孫元良畢竟幫過張元初,這份情面他不能不顧忌。
而且,自己說起來是奉軍投誠過來的,論資歷、論跟張元初的親近程度,比起王亦秋那些真正的元老差遠了。
人家指著孫元良鼻子罵可能沒事,自己要是口無遮攔,就顯得不知深淺了。
孫元良何等精明,察言觀色的本事一流。
王以哲臉上那點不自在,他看得一清二楚。
“王司令似乎不太待見我?”孫元良慢悠悠地點了根煙,語氣平淡,“覺得跟我這號人站一塊兒,跌份兒?”
王以哲被點破心思,臉色微微一僵,轉身就準備走:“孫參謀長想多了,我有點累,先回艙休息。”
“等等!”孫元良吐出一口煙圈,問道:“王司令難道就不好奇,我這個‘聲名在外’的家伙!
為什么非要巴巴地,跟著來這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吃風喝浪?”
王以哲背對著他,沉默了幾秒鐘,才緩緩轉過身,“哦?孫參謀長這是打算跟我交個底?”
孫元良瞇著眼道:“難道您就不想聽聽我的說法?”
王以哲嘴角扯了扯:“行啊,我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