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24章夏草搜到上屋場正史
曉映殘霜瓦上光,嬰兒啼叫暖飛揚。聲聲哭嘯千山靜,樂樂氛圍蕩水塘。
鄉土味,世緣長,人生哪個不滄桑。觀憐領袖思研討,歲月依稀漫蓋章。
鷓鴣天?清晨
夏草伸手指了指那座凹字形的祖屋,目光落在產房內。文七妹剛剛經歷了生產的劇痛,此刻虛弱地躺在床上,而接生婆正忙著給剛出生的嬰兒做清洗。12月 26日的韶山沖,早已是寒冬臘月,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村落,可產房里卻得維持著暖暖的溫度。屋角的暖爐里,炭火“噼啪”地燃燒著,卻還是抵不住那股子寒氣,剛添進去的柴火沒一會兒就燒得差不多了,木盆里的清洗水更是涼得飛快。接生婆一邊麻利地給孩子擦拭著身體,一邊急得直嚷嚷:“快,暖爐再添把火!這小家伙可不能凍著!”“盆里快添熱水!這水涼得跟冰碴子似的!”
好在李南華的妻子手腳麻利,成了產房內外最忙碌的人。她系著條靛藍圍裙,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一會兒抱著一捆柴火急匆匆地跑進來,往暖爐里添上,一會兒又端著空桶跑到走廊,接著裝滿熱水的木桶后再快步跑回產房,那腳步輕快得像陣風,來回穿梭間,額前的碎發都被汗水打濕貼在了臉上。
文七妹此時已經沒了力氣哭叫,生產的劇痛過后,身體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可旁邊被接生婆清洗著的嬰兒,也就是后來的領袖,卻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兒,哭聲響亮得震耳欲聾,在這剛剛天亮的上屋場回蕩著,穿過層層疊疊的屋舍,傳到了老遠的地方,仿佛要讓整個韶山沖都知道他的到來。
屋外的兩個大男人也沒閑著,各自承擔起了重要的活兒。毛翼臣被兒子毛順生扶到了廚房,他的任務是守著灶火,保證能不斷燒出熱水來。這活兒對他來說,可算是輕車熟路了。文七妹這已經是第三次生孩子,眼前這個是三伢子。還記得生二伢子那會兒,兒子毛順生不在家,多虧了李南華過來搭把手,忙前忙后幫了不少忙。如今毛順生就在家里,又熬了一整夜,李南華見自家媳婦在產房那邊照應得妥妥帖帖,便安心地回屋補回籠覺去了,畢竟有過上次的經驗,心里有數得很。
毛順生這會兒則當起了“運輸兵”,提著盛滿熱水的木桶,一趟趟從廚房往產房跑。聽著兒子那洪亮的哭聲,他心里頭美滋滋的,腳步都輕快了不少,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每回來到產房的門簾并,都忍不住往里面瞟一眼,那股子喜悅勁兒藏都藏不住。
文七妹躺在鋪著厚厚粗布褥子的床上,渾身酸軟無力,但心里卻暖洋洋的。生產的痛苦已經過去,三伢子平安降生,聽著他那中氣十足的哭聲,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想起了老大老二剛出生時的模樣,再看看眼前這個小家伙,心里滿是幸福。走廊上時不時傳來丈夫毛順生輕快的腳步聲,還有他回應接生婆、李南華媳婦的聲音,這一切都讓她覺得無比踏實。看著接生婆忙碌的身影,她心里充滿了感激。當看到李南華的妻子,也就是她平日里叫“嫂子”的人,在產房內外忙得不可開交,她雖然沒力氣說話,卻努力擠出一個笑容,那笑容里滿是對“嫂子”的謝意。
產房里的忙碌看樣子還得持續一個來小時,懸在空中的董醉和村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這時候盯著產房看不太合適,怪不好意思的。董醉清了清嗓子,轉頭跟夏草聊起天來,話題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毛順生身上:“你瞧著毛順生,自從年后回家,至今變得干練了很多,活脫脫的農民漢子了!”
夏草正看著廚房里毛翼臣添柴火的動作,聽董醉這么一說,點了點頭回道:“確實是,聽說以前毛翼臣性子急,現在看他燒火的樣子,倒像是在琢磨著什么正經事,喜悅又沉穩了不少。”
董醉忽然來了興致,伸出手指比劃著,念叨起那幾句關于研究領袖人生的話:“一生十二七,四二挑四一。七到自然轉,七起新開始。你還別說,這幾句話用來研究領袖的人生,真是越來越有門道,清晰得很。”
村愚在一旁接口道:“可不是嘛,我們之前研究領袖出生前那十幾年、那兩個七年里,毛家家里和家族的種種變化,如今到了這‘七起新開始’,可不就跟眼前這光景對上了?這研究起來,還真挺有意思的。”
夏草想了想,突然說道:“說起來,文七妹今年 26歲,她一生享年 52歲,這么算下來,今年是她的自然轉,明年起,可不就是她下半生的開始了?有了這三伢子,她往后的日子肯定會更有意義。”
董醉一聽,拍了下手,贊同道:“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這么個理!‘七到自然轉’,今年可不就是文七妹的轉折點,明年就是新開始了!這人生啊,還真是充滿了說道。”
村愚也跟著點頭,隨后像是想起了什么,朝下面指了指:“你們看那上屋場前的兩個水塘,荷花塘和南岸塘,我小時候聽村里的老人們說,那都是毛翼臣家的。”
夏草趕緊拿出平板電腦,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用 AI搜索起來,過了一會兒說道:“我這 AI查了,1878年的時候,毛翼臣和他哥哥毛德臣分家,毛翼臣分得了上屋場的房子和部分田地。而且這上屋場門口的兩個水塘就在他分得上屋場的范圍內,從領袖故居的相關資料來看,這兩個水塘一直和故居關系密切,是領袖少年時候游泳、玩耍的地方。”
董醉又想起一件事,接著說道:“我之前看到有些材料說,毛順生后來靠著勤勞種地和做點小生意,攢了些錢,又買了些水田,加上分家時得到的那些,按現在的丈量標準算,一共有 22畝水田。還有材料說他在 1918年前后把家里的茅屋改成了瓦房,夏小友,你再幫著用 AI查查,看看這事兒有沒有確鑿的證據。”
夏草馬上在平板上操作起來,查完后說道:“韶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有介紹,民國六年也就是 1917年,領袖的故居這棟房子著了場火。到了民國七年 1918年,隨著家里條件越來越好,毛順生就把茅屋改成了瓦房,還加修了后院,房子也增加到了十三間半。湖南日報之前也發過文,說經過毛家幾代人幾十年的改建和擴建,到 1918年的時候,領袖故居的房屋架構就基本定型了。”
董醉轉頭看向村愚,笑著說:“老魚頭,你可是這韶山沖的土地,這些事兒你肯定門兒清,快給我們說道說道。”
村愚摸了摸頭,笑著說:“現在外面關于這些的材料太多了,說法也五花八門,我這腦子也記不太清了。夏小友,你還是把韶山官網的資料再給我們多說說,那上面的信息靠譜。”
夏草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官網的材料,其實也是根據大家的回憶整理編寫的。畢竟這里是敏感地方,這么多年下來,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官網上說,領袖故居就是一棟普通的江南農舍,正面有三間,兩頭的橫屋各三間,是‘凹’字形的結構,占地面積 566.39平方米,建筑面積 472.92平方米,一共有 18間房屋。東邊的 13間小青瓦房是領袖家的,西邊的 4間茅屋原本是毛姓的公產,中間的堂屋是大家共用的。”
“不對呀,西邊4間茅屋不是李南華的?怎么就變成了毛姓的公產了?”董醉馬上就叫起來了。
村愚也苦笑地問:“夏小子,那官網是怎么介紹這里的嗎?”
三人正研討著這上屋場及其房產,氣氛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怪異。此時,產房里嬰兒的哭聲,在清晨的薄霧中慢慢散開,整個韶山沖都籠罩在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氛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