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實驗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
林修遠坐在操作臺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目光落在眼前那張基因測序報告上。
“X染色體F8基因復合雜合突變……血友病合并免疫缺陷綜合征。”他低聲念著診斷結果,眉頭緊鎖。
這比他預想的還要復雜。
小宇這個孩子,不只是普通的血友病患者,而是同時伴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這意味著,他的身體幾乎無法抵抗任何感染,一旦出血,也難以止住。
在前世的醫學標準下,這種病癥通常只能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進行治療,但小宇的家庭條件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高昂費用,而且供體匹配率極低。
林修遠緩緩吐出一口氣,眼神卻愈發堅定。
既然如此,那就換一種方式——用未來的技術理念,改造當下的醫療手段。
他迅速翻開筆記本,開始寫下新的治療方案:
第一步:補充特定凝血因子,穩定小宇目前的身體狀態;
第二步:調節免疫系統活性,提升其抗感染能力;
第三步——最關鍵的一環:合成一種模擬“基因修復液”作用的肽鏈結構,嘗試從細胞層面修復受損DNA,恢復部分正常功能。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甚至可以說是一次高風險的醫療實驗。
但他別無選擇。
第二天清晨,兒科病房內,陽光透過窗簾灑在床邊。
小宇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呼吸微弱。
林修遠站在床旁,蘇晚照站在一旁,神情擔憂地看著他手中的資料。
“你真的要這么做?”她輕聲問,“這些藥物和配方……都還沒經過臨床驗證。”
林修遠轉頭看向她:“我不會拿病人做實驗,但我必須嘗試。如果不試,他就只能等死。”
蘇晚照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她了解林修遠,也知道他不是一個魯莽的人。
相反,他是一個冷靜、理智到近乎冷酷的人,除非有十足把握,否則絕不會輕易出手。
“我會幫你。”她輕聲說。
林修遠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絲笑意:“謝謝。”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兩人全神貫注地調配藥劑、準備治療器械。
林修遠一邊配制藥液,一邊向蘇晚照解釋每一步的原理和目的。
“這種合成肽鏈雖然不能真正修復基因缺陷,但它可以模擬基因修復液的部分信號通路,刺激細胞自我修復機制。”他指著一份復雜的分子式,“只要能激活這條路徑,就能延緩病情惡化,甚至讓小宇的身體機能有所恢復。”
蘇晚照聽得目瞪口呆,心中震撼不已。
她雖然是醫學科班出身,但在林修遠面前,依舊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剛入門的小白。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這么多的?”她忍不住問。
林修遠動作頓了一下,隨即笑了笑,沒有回答。
“有些東西,我只是……提前看到了未來。”他淡淡地說。
蘇晚照怔住了。
她總覺得林修遠身上藏著什么秘密,但從沒追問過。
這一刻,她更加確定,眼前的這個人,絕對不簡單。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第一支模擬基因修復液終于調配完成。
林修遠小心翼翼地將它注入小宇的靜脈中,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猶豫。
蘇晚照站在一旁,屏住呼吸,緊張地觀察著孩子的反應。
幾分鐘后,小宇的臉色似乎變得略微紅潤了一些,呼吸也平穩了許多。
“有效果!”蘇晚照驚喜地睜大眼睛。
林修遠卻沒有露出多少喜悅之色,反而神情更顯凝重。
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
而與此同時,在醫院另一端的遺傳科辦公室內,趙文杰正翻閱著一份剛剛送來的檢測報告。
當他看到上面寫著“基因測序結果”、“F8基因復合雜合突變”時,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林修遠……居然擅自做了基因測序?還敢擅自用藥?”他猛地站起身,怒火中燒。
下一秒,他抓起外套,大步朝兒科病房走去。
風聲呼嘯,仿佛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兒科病房內,氣氛凝重。
趙文杰一腳踹開病房門,臉色鐵青地沖了進來。
身后跟著幾個神情狐疑的醫生,腳步聲在走廊里回蕩,仿佛預示著一場風暴的到來。
“林修遠!”趙文杰怒喝一聲,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擅自為病人做基因測序,還敢使用未經批準的藥物?你這是拿病人做實驗!”
他的話一出,整個病房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周婉婷猛地站起身,擋在兒子病床前,雙手緊緊握著小宇的小手,眼中滿是憤怒和堅定:“你們懂什么?如果不是林醫生,我兒子早就死了!你們這些只會紙上談兵的專家,有什么資格指責他?”
她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直擊人心。
林修遠站在病床一側,神色平靜,目光如刀般看向趙文杰。
“趙主任,我說過,這不是實驗。”他語氣不卑不亢,“這是一份基于基因測序結果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每一項調整都經過科學推導,符合當前醫學倫理。”
“你……”趙文杰氣得指著他,卻一時語塞。
“而且,”林修遠繼續道,“患兒的病情已經在三天內明顯好轉,出血癥狀緩解,感染頻率下降——數據不會說謊。”
他說完,將手中的監測報告遞給趙文杰。
趙文杰接過報告,仔細看了幾眼,眉頭皺得更深。
的確,各項指標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他依舊不愿承認:“這只是暫時的!你這種做法遲早會出事!一旦出了問題,誰來負責?是你嗎?還是讓醫院背鍋?”
“我自然會負這個責。”林修遠淡淡回應,“但如果連嘗試都不敢,我們永遠無法突破現有的醫學局限。醫學的進步,從來不是靠守舊維持的。”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像是在對趙文杰,也是在對整個醫療體系發出挑戰。
病房門口,蘇晚照默默看著這一切,心中既緊張又驕傲。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林醫生,打擾一下。”記者林雪走進來,眼神銳利地掃了一眼眾人,隨即轉向林修遠,“我剛聽說,小宇的情況出現了明顯好轉,是不是意味著你找到了某種突破性的治療方法?”
她的聲音不高,卻足以引起所有人注意。
林修遠微微一笑,語氣依舊從容:“這只是開始。”
“開始?”林雪敏銳捕捉到這個詞,“你的意思是,這只是一個案例?你還有更多類似的治療計劃?”
林修遠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輕輕點頭。
“醫學的本質,是不斷探索與創新。我們不能總是依賴過去的經驗去面對未來的問題。”
林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拿出錄音筆記錄下這一段話。
她知道,這將是接下來新聞報道中最關鍵的部分。
趙文杰冷哼一聲,甩袖而去。
深夜,實驗室燈光依舊明亮。
林修遠獨自坐在桌前,翻閱著手中的記錄本,上面寫滿了小宇的各項生理數據、藥物反應曲線以及他對“模擬基因修復液”的改良思路。
他拿起筆,在最后一頁寫下:“真正的醫學革命,從拯救每一個被遺忘的生命開始。”
窗外星光點點,仿佛回應著他的誓言。
他很清楚,自己走上的這條路充滿荊棘,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才值得走下去。
他要做的不只是一個醫生,而是要用未來的知識,徹底改變這個時代。
哪怕前方風雨欲來,他也無所畏懼。
凌晨兩點,江城市人民醫院急診室燈火通明。
“快!推進搶救室!患者劇烈胸痛、大汗淋漓、血壓飆升,疑似急性心肌梗死!”
隨著一聲急促的呼喊,擔架床上躺著一名中年男子,臉色蒼白,額頭冷汗涔涔,呼吸急促。
護士迅速剪開衣服,露出布滿灰塵與血跡的上身。
醫生們圍了上來,心跳監護儀發出急促的警報聲。
“準備溶栓藥劑!聯系心內科!”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焦灼的氣息。
而在重癥監護室外,一雙眼睛正靜靜注視著這一切。
那是林修遠。
他剛剛接到通知,便立刻趕來。
因為他已經知道,這個人,名叫老吳,是一名建筑工人,家中還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
而他即將面臨的人生最大危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