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遠的部隊來到槐林嘴西北向家沖后,在一戶魏木匠家的地方建起了巢湖船舶登記所,以此為據點開始收稅。這一消息如同在平靜湖面投入巨石,引得焦湖內南來北往的船主、商號紛紛議論。他們聽聞新四軍竟敢在此設卡收費,心中不禁充滿疑慮。有人低聲嘀咕:“新四軍膽子也太大了,就他們那幾桿破槍,還開著路條,湖內各路小爺、湖匪能買賬嗎?”
面對眾人的質疑,鄭躍柏一臉堅毅,他把駁殼槍往身后一甩,大聲說道:“各位掌柜的,請拿著合肥程三爺的名片。要是被哪路小爺扣了船,掠了貨,打了人,再來找我們就是了。”
自抗戰爆發以來,局勢愈發混亂,到處狼煙四起,政府對一些地區處于三管三不管的狀態,這種情況逐年蔓延。而這三百里焦湖,更是成了土匪強人的聚集之地。其中勢力較大的有三家,為首的分別是夏祖三、郭道發、夏可三。小一些的土匪頭目則有朱小爺朱啟后、趙小爺趙直夫,以及侯老六、侯老七等等。單說夏祖山這一股土匪,就擁有 300 多條槍,一挺重機槍,11 挺輕機槍,大小頭目清一色配備德國造 4 級匣子槍,甚至大當家的親衛馬蒙還是雙匣子槍。焦湖周邊土匪幫派林立,魚龍混雜,形勢極為復雜。
新四軍派出的干部程明遠、桂俊亭、桂林棲、蔣天然等人,所帶的所有武裝加起來還不到一個連。若要與這些土匪硬拼,顯然是不智之舉。而且,新四軍處于發展階段,湖匪同樣也在不斷壯大。他們不僅人手一槍,子彈充足,還對當地地形熟悉,手段狠辣。但令人無奈的是,這些湖匪真正愿意降日抗日的寥寥無幾。
新四軍試圖招安他們,卻面臨重重困難。畢竟國民黨作為執政黨,開出的條件比共★★要優惠得多。程明遠在權衡利弊之后,征得上級同意,想出了一個聯合湖★★同襲擊日軍的策略。程明遠向湖匪提出,凡愿意配合行動的,戰后可分得一部分物資。但有幾個重要條件:雙方要在互不侵犯的原則下進行合作;湖匪不可搶劫焦湖周邊的窮苦百姓;最關鍵的是,絕不可當漢奸。這一策略能否成功實施,不僅關乎新四軍在焦湖地區的立足與發展,更關系到能否團結各方力量,共同抗擊日寇,給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帶來一絲和平的曙光。
1941 年 1 月,皖南事變的陰霾沉重地籠罩著新四軍,然而,中★★央迅速做出果斷決策,命令新四軍重建軍部,并將全軍部隊整編為 7 個師及一個獨立旅,以圖在艱難時局中重振抗日力量。
此時,巢湖地區的戰略地位愈發凸顯。為了盡快打開巢湖局面并打通水上通道,程明遠經過深思熟慮,向七師師部詳細匯報了有關教育、統戰巢湖土匪的意見和辦法。他提出要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的土匪:對于那些投靠敵人、淪為漢奸的,必須給予堅決打擊,以彰顯新四軍抗日的堅定立場;對于只是偶爾擾民,但尚有改造可能的,要對其進行教育,引導他們走上正軌;而對于那些愿意協助新四軍打擊日寇的,則應給予獎勵,以此激勵更多土匪投身抗日大業。程明遠的這一觀點切中時弊,得到了師部的一致認同,為新四軍在巢湖地區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彼時,新四軍二師四五旅主要活躍在淮南地區,在津浦路東、西兩側積極開展抗日活動,堅守著皖東抗日根據地;七師十九旅則主要活動在巢湖東南至南京以西的長江南北地區,全力捍衛著皖中抗日根據地。然而,令人棘手的是,這兩塊抗日根據地之間的肥東地區,被日偽頑三股勢力牢牢控制。這不僅嚴重阻礙了二師和七師之間的聯系與協作,更對整個抗日戰局造成了致命的破壞。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新四軍軍部當機立斷,決定迅速開辟二師和七師之間的交通線。這條交通線的開辟,不僅關乎兩塊根據地之間的物資輸送、情報傳遞,更關系到新四軍能否形成更為緊密的戰斗合力,對打破日偽頑的封鎖、推進抗日進程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這一艱巨任務的背后,是新四軍全體將士在復雜險惡的環境中,為了民族解放事業不屈不撓、奮勇前行的堅定決心。
1941 年 10 月,秋意漸濃,**皖東津浦路西區黨委派駐廣興集的合肥縣委書記岳炎(又名嚴佑民),肩負著重要使命,率領一個約 50 人的武裝排,來到西山驛、山王集一帶。在這里,他們成立了中國和朝工委。工委領導班子中,岳炎擔任書記,宣濟、林軒(女:)、王卓為委員。工委所領導的武裝被命名為淮南游擊支隊,宣濟民出任支隊長,岳炎兼任政委。
在成立工委之前,喻言經程明遠介紹,結識了家住巢北周家疃的周心撫。周心撫是巢湖地區的老黨員,對革命事業充滿熱忱。他深知斗爭環境的復雜和危險,便為岳炎準備了一條小船,將其藏在自家后面的蘆葦蕩中。一旦環境變得緊張,喻言等人便可借助這條小船,迅速向巢南程明遠部靠攏,尋求支援與庇護。
與此同時,在巢湖地區,力量整合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程明遠的巢湖獨立連與桂俊亭的巢南部隊,在巢湖高林橋搬家巷河邊進行了進一步的組織建設。他們組建了一支新的部隊,任命桂俊亭為營長,程明遠擔任政委,這支部隊隸屬七師領導。這一系列舉措,使得皖東津浦路西與巢湖地區的抗日力量得以強化和整合,為應對敵偽頑的復雜局勢,更有效地開展抗日斗爭奠定了堅實基礎。各支部隊之間相互呼應、協同作戰,猶如一顆顆緊密相連的棋子,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逐步構建起一張有力的抗日大網,為保衛家園、抗擊侵略者注入了強大動力。
初夏時節,巢湖地區的新四軍各部力量尚顯薄弱,敵偽頑三方牢牢掌控著城市與鄉鎮,局勢對新四軍極為不利。岳炎所率的部隊中,有兩名年輕戰士,自恃手中有槍,覺得打死一兩個鬼子并非難事。他們未經請示,便悄悄摸到橋頭集鬼子的炮樓附近,瞅準時機,對準炮樓上的鬼子“砰砰”就是兩槍。
這兩聲槍響,瞬間打破了周邊的平靜,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鬼子和偽軍聽聞槍聲,立刻出動了200多人,氣勢洶洶地朝著打槍的方向包抄過來。兩名戰士見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不敢往其他方向轉移,慌亂之中,直接朝著巢湖周家疃的方向狂奔而去。
宣老五(宣醒民:)得知這兩名戰士闖下大禍后,趕忙將情況報告給岳炎。此時,大批追兵已將他們臨時的據點團團包圍。岳炎心里清楚,若不及時撤離,很可能會全軍覆沒。于是,他果斷下令率領部隊邊打邊撤。然而,雙方力量懸殊,眼看寡不敵眾,岳炎無奈之下,只得決定放棄原計劃,向巢南程明遠部靠攏。他命令部隊翻過鐵路,抄小路向周家疃方向撤退。
可沒想到,半路上又與偽軍遭遇。岳炎他們總共就幾十條槍,而且子彈所剩不多,根本不是偽軍的對手。宣老五一見此危急情形,當機立斷,立馬派兩名戰士搶先跑到蘆葦蕩中,將事先藏好的小船劃了出來,接應敗退下來的合巢工委成員及武裝排。
后面趕來的鬼子追到湖邊時,宣老五一等人乘坐的小船已經離岸有一段距離。附近的鬼子根本沒有船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群被他們稱作“土八路”的新四軍逃離。氣急敗壞的鬼子對著小船一陣瘋狂掃射,可終究是無功而返,只能望著小船遠去的方向,無奈地發泄著怒火。而岳炎等人雖歷經驚險,但成功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向著巢南程明遠部的方向繼續前進,在這場危機中暫保了力量,為后續的抗日斗爭保留了希望。
高林橋至巢湖岸邊,巢湖獨立營的偵察兵眼尖,早早便發現遠處駛來一條小船。經仔細盤查,確認是友鄰部隊,于是趕忙派人前往搬家巷,向程明遠政委報告。程明遠得知是岳炎一行,立刻放下手頭事務,大步流星地出門迎接。
此時,岳炎一行已來到門口,他們個個狼狽不堪,臉上汗水與湖水交織,灰頭土臉,嘴唇干裂,顯然是一路奔波,一整天都沒吃飯了。程明遠見狀,大步上前,一把抱起身材魁梧的山西大漢岳炎,激動地轉了一圈,說道:“總算把你盼來了!”接著,他又分別與宣老五、宣四股(宣濟民:)來了個熱情的大擁抱,感慨道:“也許這就是老天給的緣分啊!”說罷,程明遠一手拉著岳炎,一手拽著宣濟民,將他們往屋里拖,同時吩咐警衛員任克明:“通知伙食房趕緊燒飯!”任克明問道:“首長,燒幾個人的飯?”程明遠沒好氣地說道:“你自己看,這事還用問嗎?”喻言趕忙插話:“50人就夠了。”
原來,岳炎帶來的這支人馬大多來自肥東東西山驛及山王鄉,除了宣家一門,還有王鐵的龔油坊、龔世泰(龔喆明:)一家。此時,岳炎把大家叫到屋內喝茶,然后逐一介紹起來:“這位是武裝排排長張杰,肥東人;這位是肥東區委書記王焯;宣家的你都熟,龔世泰老大,龔世和老三,龔世鐵老四都是肥東人。”宣四股笑著補充道:“呔,伙家、我倆是過命的兄弟。”程明遠指著宣四股對岳炎笑道:“只要給你盯上了,不死也得脫層皮。老岳你聽著,如果哪天我遇到事了,不管是他還是其他人,你可得幫我說句公道話。”這番話引得大家一陣大笑,眾人紛紛感慨,沒想到這次這群“爛兄爛弟”又聚到了一起,也不知道上輩子是程明遠欠老宣的,還是老宣欠程明遠的,從此大家結下了鐵打的情誼。
程明遠讓喻言一行痛痛快快地飽餐了一頓。剛吃完飯,程廣普——程明遠家班子里的侄子,見來了這么多人,壯著膽子來找大伯程明遠理論:“我爹把我送你這兒來,是想讓我扛槍打鬼子,聽說新四軍有隨營學校,叫我去那兒上學,我難道不能在家里練嗎?”程明遠正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搭理程廣普啰嗦,只見他拿起手搖式電話,說道:“喂,是七師師部嗎?”電話那頭,曾希圣接過電話:“哪位,請講。”程明遠將岳炎所率武裝排遭襲后撤到巢湖的情況做了詳細匯報。之后,經七師黨委請示,華中局同意留岳炎在巢南工作。至此,岳炎及其部隊在歷經艱險后,在巢南落下腳來,為巢湖地區的抗日斗爭增添了新的力量,而他們與陳明遠及當地部隊之間的情誼,也在這一系列的經歷中愈發深厚,共同為抗擊敵偽頑的事業,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新的篇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