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道,程明遠和孫仲德途中遇到了土匪。
程明遠被眾嘍啰推搡著帶到大頭目跟前,剛一靠近,幾只匣子槍便齊刷刷地指著他的腦袋。一個嘍啰咋呼道:“大當家的,今天遇到硬茬了,這家伙來頭不小,竟敢赤手空拳闖咱們碼頭!”程明遠在被推進船艙的瞬間,迅速環(huán)顧四周,只見刀槍林立,氣氛劍拔弩張。
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寶座椅上的大頭目身上時,不禁一愣,原來這位大頭目竟是十幾年前的紅小鬼朱啟后。程明遠滿心疑惑,暗自思忖:他怎么干起土匪這行了?就在程明遠納悶之際,大頭目朱啟后也一眼認出了程明遠。他先是一怔,旋即臉上露出驚喜交加的神情,連忙從寶座椅上下來,一邊朝著程明遠走去,一邊抱拳賠禮:“不知三爺今天大駕光臨,小的多有得罪,今兒給您賠禮了!”說罷,竟要下跪。程明遠趕忙上前一步,穩(wěn)穩(wěn)地扶住朱啟后,說道:“新四軍正忙著打鬼子,我此次是奉七師之命路過此地,煩請朱小爺借個道。”
朱啟后聽聞,忙不迭地請程明遠上坐,隨后對著一眾兄弟大聲說道:“他就是我跟你們常講的程三爺!他可是皖西北共★★的總頭子,在合肥十大兄弟中排行老三,江湖上都尊稱程三爺,也曾是我的頂頭上司!”眾人一聽,二當家、三當家趕忙張羅著擺酒,想要好好招待程明遠。
程明遠見狀,起身說道:“咱們今天差點就誤會了。只是我任務緊急,實在不便久留。但有一言相告,咱們要干就干鬼子、偽軍這些惡勢力,萬不能傷害焦湖上的窮苦百姓。”朱啟后連連點頭:“三爺這么一說,小的記住了!”言罷,朱啟后果然守信,當即安排小劃子,親自將程明遠送回岸邊。
一直在岸邊用望遠鏡觀察的孫仲德,看到這一幕,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下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場危機,因程明遠與朱啟后的舊相識而巧妙化解,新四軍得以繼續(xù)踏上為抗戰(zhàn)事業(yè)拼搏的征程。
朱小爺一行將程明遠穩(wěn)穩(wěn)地送到岸邊,臨分手時,他神色鄭重地從懷中抽出一只嶄新的德國造20響駁殼槍,槍身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緊接著,他又示意手下,將6支湖北條子步槍整齊排列,一挺捷克式輕機槍也一并抬了過來,鄭重地送到程明遠面前,說道:“三爺,我不反對共★★,只是我這人吃不了部隊里的苦,受不了那些紀律約束。這點東西,就當是我對抗日的一點心意。”程明遠望著這些武器,心中既感動又感慨,他緊緊握住朱小爺的手,說道:“朱兄弟,這份心意我收下了,你放心,我們定會用這些武器狠狠打擊日寇!”
彼時,皖南事變的陰影還未消散,國民黨138師和176師竟趁此混亂局勢,氣勢洶洶地進發(fā)肥東地區(qū)的周家崗、界牌集、廣興集等地,妄圖在這片動蕩的土地上謀取私利。1月23日,日軍也不甘示弱,調集了3000余兵力,兵分兩路,如餓狼般瘋狂掃蕩津浦路西中心區(qū)。一時間,戰(zhàn)火紛飛,百姓遭殃。
2月2日,桂頑又將罪惡的矛頭指向巢縣,從散兵一路燒殺搶掠至高林橋。面對敵偽頑三面夾擊的嚴峻形勢,陳明遠毫不畏懼,毅然率部在銀屏山的大小嶺、散兵以及邵家山等地,與敵人巧妙周旋,堅持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
在銀屏山的崇山峻嶺間,程明遠部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他們時而化整為零,在山林間設下埋伏,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時而又集中力量,對敵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起猛攻。每一次戰(zhàn)斗,都是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勝利,都凝聚著戰(zhàn)士們的熱血與汗水。盡管戰(zhàn)斗異常艱苦,但程明遠和他的戰(zhàn)士們始終堅守著抗日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著皖中地區(qū)的抗日之路,讓當地百姓看到了希望,也為保衛(wèi)家園、抗擊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年的二月,巢湖銀屏區(qū)任家大山舉行干部大會。由曾希圣傳達了中央軍委關于成立新四軍七個師的命令,便宣讀了七個師師長、政委任職命令。一師師長粟裕,二師師長羅炳輝,三師師長黃克誠從八路軍調來,四師師長彭雪楓,五師師長**,六師師長譚震林,七師師長張鼎丞未到職,政委曾希圣。在程明遠的和巢縣委協助下,曾希圣和孫仲德先后將十九旅架子搭起來。孫仲德任十九旅旅長,曾思圣兼十九旅政委,下轄五十六團團長丁鱗章。后為張鈺秀,后從路西去了一個營,配合地方武裝成立了 55 團,團長謝忠良。皖南事變前,從皖南過來的一個團,編成 57 團,團長梁金華。3 月,以 19 旅為基礎。成立新四軍第七師,由曾希圣、孫仲德負責。
1941 年 4 月,在抗日斗爭的緊要關頭,皖中區(qū)黨委宣告成立,何偉擔任書記,李步新出任副書記,為這片飽受戰(zhàn)火洗禮的土地注入了新的領導力量。僅僅過了 30 天,4 月 30 日,第七師軍政委員會也正式成立,曾希圣擔任書記,何偉兼任副書記。
5 月 1 日,在無為縣東鄉(xiāng)白茆洲胡家瓦屋,一場意義非凡的會議召開,會上正式宣布了重要任命:七師師長張鼎丞暫未到職,政委由曾希圣擔任,參謀長為孫仲德,政治部主任何偉。由此,皖中區(qū)黨委書記何偉與第七師軍政委員會書記曾希圣,兩套班子在同一地區(qū)、同一時期開啟了工作之旅。
然而,隨著工作的逐步推進,一些問題漸漸浮現。兩套班子在同一區(qū)域開展工作,在諸多事務的決策過程中,工作上的相互制約現象逐漸顯露出來。俗話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今兩個領導核心并存,在面對復雜的局面時,難免出現決策方向不一致的情況。就好比一艘在狂風巨浪中行駛的船,若有兩位船長各執(zhí)己見,船便難以駛向正確的方向。
當時,巢湖以南地區(qū)面臨著敵偽頑的重重包圍,斗爭形勢錯綜復雜。要想在這片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進而取得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明確決策的主導權至關重要。究竟是何偉的決策更具指導性,還是曾思勝的判斷更為關鍵?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面對如此困境,皖中地區(qū)的領導人們深知問題的嚴重性與復雜性,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將這一情況如實上報延安總部,期望能在黨中央的高瞻遠矚下,獲得妥善的解決方案,以確保皖中地區(qū)的抗日斗爭能夠更加有序、高效地開展,早日將侵略者趕出這片土地。
自 1939 年下半年起,到 1940 年上半年,國共兩黨之間的摩擦猶如暗流涌動,逐漸加劇,且愈演愈烈,最終發(fā)展到了似乎非打一仗不可的地步。1940 年 6 月 12 日的夜晚,漆黑如墨,伸手不見五指。新四軍四支隊、五支隊主力以及程明遠所率的合六區(qū)部隊,與國民黨桂系李本一部隊,在肥東古城集展開了一場正式而激烈的戰(zhàn)斗。戰(zhàn)場上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雙方將士拼死廝殺。這一仗打得異常慘烈,雙方傷亡人數都在 400 至 500 人之間。經過一番激烈較量,雙方最終各自退回原駐地,此次戰(zhàn)斗也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以藕塘為中心的皖東北根據地。
華中局鑒于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向皖江地區(qū)滲透力量,于 8 月下旬做出重要決定,派遣程明遠、桂俊亭、桂林棲、蔣天然四位同志去開辟巢無地區(qū)。程明遠接到命令后,即刻率領鄭躍柏、徐吉標、孫家禹、徐吉安、徐柱青、孫業(yè)厚、孫華民、莢厚友、袁乃英等同志,帶著十幾條槍,向著巢湖進發(fā)。
他們的第一站來到了巢湖散兵鎮(zhèn),在一家臨湖的小飯店落腳。這家飯店的老板名叫黃施云,他表面上是個普通的生意人,實則是通共的地下聯絡員。從此,這家看似平常的小飯店,便成為了程明遠開辟巢湖地區(qū)的秘密情報站與聯絡點,在日后的斗爭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蔣天然前往無為,桂林棲奔赴白湖,桂俊亭抵達巢南槐林嘴,他們同樣都只帶著十幾條槍,肩負著開辟新地區(qū)的艱巨使命。為了盡快打開局面,程明遠積極與巢湖地方黨組織取得聯系。當地堅持斗爭的黨員有徐清來、孫子模、李季祥、劉鳳岐等,再加上巢縣縣委賈世珍帶領的獨立四連轉移至散兵,與程明遠一同投入到開辟巢南地區(qū)的工作中。
他們在行進途中,路過距離散兵 20 里的高陵橋,發(fā)現了一個名為班家巷的小山洼。這里四面環(huán)山,地勢獨特,在低凹處有一處農舍住戶。遠遠望去,只是一座土墻、頂的小四合院,毫不起眼,淹沒在這片山水之間。然而,走近一看,卻別有洞天。這處土屋有四開間、五開間,還有兩路兩包廂。屋前有一個不小的場院,外加一個小堂屋,走進屋內,還有一個內天井。無論從居住空間,還是周邊環(huán)境來看,這里都是一處宜人居住的好地方,或許也將在接下來的斗爭歲月里,見證他們的奮斗與成長。
程明遠見這處農舍相對隱蔽且安靜,便派徐吉標、袁乃英兩人去門外放哨,以確保周邊安全,其他人則在門口稍作休息。安排妥當后,他和鄭耀柏走進屋內,想要與屋主打聲招呼。
屋內的主人姓江,按焦湖南地方口音,“江”讀如“剛”,他叫江明衡。江家上有老母,下有妻室兒女,一家人靠著幾畝薄田維持生計,日子雖不富裕,倒也能勉強顧得過去。江明衡見程明遠一行風塵仆仆地路過此地,又聽聞他們是新四軍,眼中頓時閃過驚喜與熱情,說什么也要留程明遠他們吃飯。
江家老小皆是焦湖本地善良樸實的老百姓,平日里受盡了戰(zhàn)亂之苦,對革命隊伍懷著深深的同情,一直盼望著新四軍能早日到來,為他們趕走侵略者,帶來和平與安寧。程明遠看著江明衡真誠的眼神,心中滿是感動,他走上前,緊緊拉著江明衡的手說道:“江兄弟,你看我們這么多人,就怕你家的碗都不夠使啊。你這份心意我們心領了,如果咱們有緣分,日后肯定還會來打攪你的。就此別過,后會有期!”
江明衡有些失落,但仍理解地點點頭,說道:“程同志,那你們一路小心,要是路過這兒,可一定來家里坐坐。”程明遠笑著點頭回應,隨后帶著眾人離開。江明衡一家站在門口,目送著他們的身影漸漸遠去,眼中滿是期待與祝福。這短暫的相遇,不僅展現了普通百姓對新四軍的擁護與支持,更讓程明遠等人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蘊藏著的深厚情誼,這份情誼也將成為他們在艱苦斗爭中的溫暖力量,激勵著他們繼續(xù)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奮斗。(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