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槐林嘴的六渡庵,時光悄然流逝,張家三姐已在此度過了半年有余。庵堂的寧靜,并未沖淡她內心對徐吉標的深切思念,對丈夫下落的探尋,始終是她心底最執著的渴望。
每天,她依舊帶著孩子穿梭在槐林嘴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每遇到一個人,都會上前打聽徐吉標的消息。盡管一次次得到的都是搖頭與嘆息,但她從未放棄。孩子在她的影響下,也懂事地跟著母親,用那稚嫩的聲音詢問著每一個路人:“叔叔阿姨,你們見過我爸爸嗎?”
在六渡庵的日子里,張家三姐與庵里的眾人相處融洽。她依然幫著打點庵堂的衛生、準備齋飯,以微薄之力回報著這份收留之恩。而庵里的師父和香客們,也都被她的執著所打動,時常主動幫她留意關于徐吉標的線索。
有一天,庵里來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香客。張家三姐聽聞后,趕忙帶著孩子上前,將徐吉標的模樣和特征細細描述給老香客聽。老香客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曾在槐林嘴的小魏灣村,見過與你描述頗為相似之人,只是不知是否便是你要找的丈夫。”張家三姐聽聞,眼中瞬間燃起希望之光,趕忙追問小鎮的位置。盡管線索渺茫,但她已經下定決心,只要有一絲可能,就要去尋找。
然而,這一路必定充滿艱辛。帶著年幼的孩子,長途跋涉談何容易。但張家三姐沒有絲毫猶豫,她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踏上新的尋親征程。在離開六渡庵前,她向庵里的眾人一一告別,眼中滿是感激與不舍。眾人紛紛叮囑她要注意安全,并祝愿她早日找到丈夫,一家團圓。
在這未知的尋親路上,等待張家三姐的將會是什么?這一路的艱辛與坎坷,又將如何考驗她的意志?一切都在前方等待著她去經歷,而她那堅定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火炬,引領著她在漫漫尋親路上不斷前行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且說在槐林嘴的缺曲口,徐吉標如今有了另一段生活。胡常英為他生下一個女孩,孩子如今已有四歲,天真可愛。
徐吉標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心中既有為人父的喜悅,又夾雜著對遠方張家三姐和孩子的深深愧疚與思念。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生活充滿了無奈與變數。他不知張家三姐帶著孩子過得怎樣,是否還在艱難地尋找自己。
胡常英深知徐吉標心中的糾結,她雖心疼丈夫,卻也無法改變這復雜的局面。她默默操持著家中事務,照顧孩子,盡力為徐吉標營造一個溫暖的小家。然而,徐吉標時常會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望著窗外的夜空,陷入沉思。
小女孩天真無邪,她不明白父親眼中偶爾閃過的憂慮。她在母親和父親的呵護下快樂成長,每日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但她不知道,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還有與她有著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他們的母親正帶著他們,在漫長的尋親路上艱難前行。
與此同時,在槐林嘴的另一處,張家三姐正滿心期待地準備前往那個可能有徐吉標消息的小鎮。她怎會知曉,徐吉標就在距離她不遠的缺曲口,已組建了新的家庭。命運的軌跡如此交錯,當張家三姐踏上新的尋親征程,若與徐吉標相遇,又將是怎樣一番場景?他們之間復雜的情感糾葛,又將如何解開?在這動蕩的時代背景下,他們各自的人生又將迎來怎樣的轉折?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與懸念。
徐吉標來到槐林嘴投身革命事業,他的內心從未有過拋棄妻子兒女的念頭。當時,革命形勢錯綜復雜,為了更順利地開展工作,組織安排他與胡常英裝扮成夫妻。
在那段假扮夫妻的日子里,他們一同面對諸多艱難險阻。徐吉標憑借自身的智慧與勇氣,在工作中應對各種復雜情況,胡常英也全力協助,兩人配合默契。然而,命運的軌跡總是出人意料。一次,徐其彪在執行任務時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生死攸關之際,胡常英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與他共渡難關。
經歷那次生死考驗后,兩人之間的情感悄然發生了變化。胡常英被徐其彪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勇敢無畏的精神深深打動,在情感的驅使下,她以身相許。徐吉標面對胡長英的深情,內心陷入了掙扎與痛苦。他對遠在家鄉的張家三姐和孩子滿懷愧疚與思念,那份夫妻情、父子情從未因時間和距離而消散。但在與胡常英共同經歷的風風雨雨中,他也對胡常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而此時,毫不知情的張家三姐仍帶著孩子,在尋找徐吉標的路上艱難前行。她心中懷著對丈夫的信任與期待,堅信終有一天能一家團聚。當她滿心希望地朝著那個可能找到丈夫的小鎮邁進時,卻不知等待她的將是如此復雜而殘酷的現實。
徐吉標在革命事業與兩段感情之間該如何抉擇?張家三姐一旦知曉真相,又會受到怎樣的打擊?胡常英又將如何面對這即將到來的局面?在這動蕩的戰爭年代,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猶如一團復雜的亂麻,等待著被解開。而他們的故事,也在這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下,繼續書寫著充滿無奈與掙扎的篇章。
上一章講到徐吉標帶著 60 把斧頭在小魏灣村造船的情景,那場面熱火朝天,至今仍歷歷在目。
小魏灣村本是巢湖邊上寧靜的村落,因著造船一事,瞬間熱鬧非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徐吉標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這三條船對于新四軍在巢湖地區的戰略布局意義重大。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全身心投入其中。
60 把斧頭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隨著船木工們有力的揮動,有節奏地起落。“咚咚咚”的斧鑿聲,仿佛是奏響在小魏灣村的激昂戰歌。徐吉標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時而幫忙搬運木料,時而給船木工們遞上一口水,還不時與他們交流造船的細節。
魏木匠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站在一旁指揮著眾人。他的眼神中透著專注與堅定,對每一塊木料的選擇、每一個榫卯的銜接都嚴格把關。在他的指導下,造船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大絲網”“馬遠湖”“大黃燒”三條船的雛形逐漸顯現。船木工們的汗水,揮灑在每一寸木料上。他們知道,自己打造的不僅僅是船,更是新四軍在巢湖作戰的有力武器。
為了讓船能盡快下水,徐吉標和戰士們不僅參與到體力勞動中,還時刻警惕著周邊的情況。畢竟,在這復雜的局勢下,日偽頑隨時可能來破壞。他們輪流放哨,確保造船工作不受干擾。
在休息間隙,徐吉標望著逐漸成型的船只,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想象著,當這三條船下水后,在巢湖上乘風破浪,運送著槍支彈藥、傳遞著重要情報,為抗戰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然而,他也清楚,前方還有許多困難等待著他們。如何保證船只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如何應對敵人可能的襲擊,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但徐吉標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與船木工們、戰士們相互鼓勵,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這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在小魏灣村的這片土地上,他們正用雙手鑄就著抗戰的希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
這一天,日落黃昏。余暉如血,灑在小魏灣村的造船工地上。忙碌了一天的眾人正準備稍作休息,沉浸在對未來憧憬與疲憊中的徐吉標,不經意間抬眼,卻驚見張家三姐帶著一兒一女,出現在工地邊緣。
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徐吉標手中的工具“哐當”一聲掉落,他瞪大雙眼,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張家三姐看上去清瘦了許多,臉上寫滿了疲憊與滄桑,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堅毅。孩子們緊緊拉著母親的手,眼中滿是好奇與怯意。
周圍的船木工和戰士們也察覺到了異樣,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投來詫異的目光。短暫的寂靜后,工地陷入了一陣低聲的議論。
徐吉標定了定神,急忙朝張家三姐走去。每一步,都仿佛有千鈞重。他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張家三姐看著眼前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丈夫,淚水奪眶而出。“這些年,你到底去了哪?我們娘兒仨找得你好苦……”她的聲音帶著哭腔,滿是委屈與思念。
徐吉標滿心愧疚,囁嚅著:“三姐,我……我一直在這為革命做事,實在對不住你們……”
面對如此場景,在場眾人心中五味雜陳。大家都明白,在這動蕩的戰爭年代,許多家庭都被迫離散,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
而此時,胡常英恰好從附近趕來給徐其彪送些生活用品。當她看到這一幕時,腳步猛地頓住,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她手中的籃子險些掉落,心中如遭雷擊。
徐吉標看到胡長英,更是手足無措。一邊是闊別多年、苦尋自己的結發妻子和孩子,一邊是在革命工作中與自己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胡長英,他陷入了極度的兩難境地。
這突如其來的相遇,打破了小魏灣村原有的平靜,也讓徐吉標、張家三姐和胡常英三人陷入了復雜而痛苦的情感漩渦。在這戰火紛飛的歲月里,他們該如何面對彼此?又將如何抉擇自己的未來?而這一意外插曲,又會給造船工作以及徐吉標的革命事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一切都懸而未決,等待著他們去面對和解決。
魏木匠將這尷尬又揪心的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暗忖,這局面若是處理不好,非得亂套不可。他趕忙放下手中活計,快步走到張家三姐和徐其彪跟前,臉上堆滿了和善的笑容。
魏木匠看向張家三姐和兩個孩子,關切地說道:“這位大嫂,帶著孩子一路奔波,一定是餓壞了。”說罷,他轉頭對身旁的一個年輕戰士使了個眼色,而后繼續道,“我先帶你們到老街的茶館里弄點吃的,墊墊肚子。有什么事,咱吃飽了慢慢說。”
張家三姐愣了愣神,下意識地看了眼徐吉標,又看看餓得小臉有些蒼白的孩子,輕輕點了點頭。她實在不忍心讓孩子再挨餓,便隨著魏木匠往老街走去。
徐吉標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剛要抬腿跟上,卻又被胡長英哀怨的眼神定在了原地。
胡常英眼眶泛紅,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吉標,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吉標滿心無奈與痛苦,他長嘆一口氣,將自己與張家三姐的過往,以及這些年的身不由己,緩緩道來。胡常英聽著,淚水忍不住滑落,她這才明白,徐吉標心中原來一直藏著這么深的牽掛。
而另一邊,魏木匠帶著張家三姐和孩子來到老街茶館。茶館老板是個熱心腸,聽聞緣由后,趕忙端來幾碗熱氣騰騰的米線,還有一些茶點。孩子們看著食物,眼中滿是渴望。張家三姐輕聲哄著孩子:“慢點吃,別噎著。”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的模樣,她的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下來。
魏木匠坐在一旁,輕聲安慰道:“大嫂,先別太難過。吉標這些年在這邊也是一心為了革命,吃了不少苦。他心里肯定也一直記掛著你們。等大家都冷靜下來,好好把話說開,總會有辦法的。”
張家三姐微微點頭,哽咽著說:“我只是沒想到,會在這兒找到他……這么多年,我帶著孩子四處漂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就是盼著能一家團聚……”
在茶館里,張家三姐和魏木匠的交談聲中,夾雜著孩子們吃面的聲音。而此時,小魏灣村造船工地上,徐吉標和胡常英還在糾結與痛苦中。這復雜的局面該如何化解?徐吉標又將如何在兩段感情、家庭責任與革命事業間找到平衡?所有人都被卷入了命運的漩渦,未來的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