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對于貪婪的親戚可謂好感敗盡。
孝陵外還有二十多萬人等待親王們的決定,可宗親命運只有一個人關心,其他人都在研究怎么賺錢。
朱慈炅決定給諸王玩一下套娃。
他露出潔白的牙齒,充滿童真的大眼睛一眨一眨
“諸位既然都關心投資,為什么不投資宗親分紅呢?朕覺得可以由皇家投資公司出資再成立一個皇親投資公司,這家投資公司由宗親管理運營。皇家投資公司提供初始資金,占股兩成,宗親管理運營占股三成,朕提供保障支持,皇帝占股五成。諸位覺得怎么樣?”
諸王全部呆愣住,看著朱慈炅,都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周王有點像喃喃自語。
“還可以這樣嗎?”
朱慈炅對他點點頭。
“當然啊。如此一來,諸王也不用爭論誰出資供養了,讓他們自己養自己?;始彝顿Y公司是出了錢,但后續都不管了。這錢通過股份分紅,最終是可以拿回來的,而且投資利潤應該還不低,遠超什么瓷器茶絲?!?/p>
福王一拍大腿,身上肥肉亂顫。
“好,皇上這個主意好。就相當于放貸嘛,只不過不收回本金,每年固定收兩成利,這個好!”
有一半的親王被福王這個說法說得心動,可不就是這道理。還有一些人兩眼放空,這都是什么和什么嘛?
當然,也有人皺眉,襄王猶豫著開口。
“皇上,那這個皇親公司不是和皇資公司一樣的嗎?那皇資公司經營的行業,他們也可以經營?”
朱慈炅依然微笑。
“當然,不過不管他們經營得再好,皇資公司都有兩成分紅的。你也可以把皇親公司看成皇家公司的下屬公司?!?/p>
周王嘆了一口氣。
“這樣也好。可是宗親人數眾多,又該怎么得到這筆分紅呢?”
朱慈炅招呼田維章給自己遞上瓷杯,低頭喝了兩口。
涼了,這混蛋。
朱慈炅慢悠悠的喝完水,不動聲色的將瓷杯遞給了王坤,然后才對周王露出慈悲的笑容。
“將這三成的分紅看成一份,再按勞分配。其中三成成立職工委員會,凡是加入皇親公司及其下屬廠坊店的宗親都可以從中再領取一份分紅。其中三成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加入皇親公司及其下屬管理的宗親領取。
剩余四成,再成立一個宗親救助基金投資委員會。不在皇親公司的成員,疾病醫療求學科舉等都可以直接向這個委員會申請。設置一些條件,比如考上秀才可以直接申請科舉全額供養金,只有符合條件就發放。
宗親個體如果有經商打算,沒有資金,也可以向這個委員會申請初始資本。委員會固定持股四成,也可以保證這個基金會擴大而不是減少?!?/p>
啥?
皇親投資公司下面還要設一個宗親基金?
親王們面面相覷,不過皇帝這個大餅貌似分得相當合理,果然是天命之子,要不皇帝怎么執掌分肉刀呢。
周王依然深謀遠慮的皺著眉。
“如此一來,所有宗親都會謀劃加入這個皇親公司?;蛟S初始沒有問題,未來人口增長呢?會不會又和如今的宗藩問題一樣?”
朱慈炅暗自點頭,終于有宗親有動態的眼光了,太祖爺你看到了嗎?
“有生就有死,周王不用擔心,皇親公司的管理肯定會根據自身情況把好進出關口的。況且他們自身的實力也會隨著時間而增加,這個問題不是問題?!?/p>
周王很認真的低頭沉思。但滿座親王,除了襄王皺眉盯著周王,就仿佛集體不會思考,都在等周王思考的結果。
至于襄王,從語氣態度中,他感覺小皇帝也很認可周王的智慧。襄王在還沒有談及的督政院的競爭中落后了,有點急,但他真不知道小皇帝這個套娃策略有啥問題啊。
“可以!臣認為皇上的提議很好,但臣認為無論皇資公司還是皇親公司亦或什么基金都應該納入督政院管理之下。”
周王終于抬頭,代表出資方對小皇帝這個融資方給予了肯定,但周王也不是省油的燈隨即提出了更高要求,終于從經濟問題上升到政治問題了。
朱慈炅垂下眼瞼,輕輕晃動腦袋。
“周王知道督政院是什么機構嗎?”
周王和襄王默默對視一眼,魯王朱壽鋐和榮王朱由枵,還有淮王世子朱常清三人也抬頭看向朱慈炅。
朱慈炅嘴角微動,親王里有政治野心的就只有這五個?
當然,小皇叔朱由梁也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睛看著朱慈炅,但這娃應該是被王坤剛剛遞上的瓷杯吸引了目光。
王坤可比田維章體貼多了,雖然還達不到劉若愚那種程度,但已經能根據朱慈炅的一舉一動大差不差的猜到朱慈炅的想法。
王坤接到朱慈炅瓷杯的時候就差點笑出聲,他默默的走到享殿側門,叫譚進重新倒了溫開水。也是非常操蛋,譚進這個侍衛總管居然聽他一個灑掃太監的吩咐。
“督政院是朕根據《皇明祖訓》之精神,設立的國家機構,他的前身是秦漢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干什么的,諸王心里應該都清楚,周王覺得御史大夫管錢合適嗎?”
周王心頭一跳,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那督政院首不就是廢除丞相之后的內閣首輔嗎?怪不得還可以決定皇位傳承,還包含了部分宗人府權力。
周王喉結滾動,唇間干澀。
“那皇上能不能說說督政院的具體設置?”
朱慈炅點點頭。
“督政院設大都政院使一人,固定由成年太子兼任,沒有或者未滿十八歲則空缺。下設督政院總召一人,任期五年,由親王選任,在大明太子空缺時主持督政院事務。設立督政院副使五人,任期五年,由南北監國親王加兩親王一文官組成。
再下設審計,御史,廉政,督法,監軍,民意六部,各部長官由親王選任。各部之下皆設立科道,在六科十三道的基礎上增加朝廷諸寺、兩京、以及包括皇資公司在內所有國資監督。
以上是督政院的常設管理機構,另外還有督政院的決策提議機構。即親王督政大會,所有親王參與,重大事務可以擴展到郡王。決議由諸王投票決定,每人一票,贊同者多于反對者則成立?!?/p>
享殿內的諸位王爺全部瞪大眼睛,這是實權啊,還是好大好大的實權。
內閣會同意?
太后會同意?
文官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