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回過頭來看著董宋臣笑著說道“:那小董子你便在上面吧,本殿下從不強人所難。不過你在上面可要給本殿下將此入口看好了,若是有失,到時別怪本殿下問你得罪。”
宋宇說道最后,雙目猛然一睜,頓時嚇得董宋臣連連說道“;哎呦!殿下您放心,誰個敢給殿下使壞,小董子第一個放不過他。”
宋宇聽了她的保證,心里稍安,畢竟這宮內關系復雜,萬一這董宋臣早已被史彌遠收買,背后給自己一刀子,豈不死得冤枉?
俗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一點,能活得更久。
宋宇叮囑完董宋臣,轉過頭看著韓令輝滿臉微笑的說道“:還請韓將軍頭前帶路。”說著用右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韓令輝聽到宋宇發話,接過一名禁軍已經點燃的火把,小心謹慎地向著通道深處走去。
邊走邊回頭對著宋宇叮囑“:殿下不用擔心,即使您踩錯了,只要您在屬下的五步之內,屬下有信心保得殿下性命。”
宋宇聽著韓令輝時不時傳來的安慰話語,心中暗暗思量:五步之內?也就是說這位韓將軍的身手,可以快過本殿下摔落后兩秒的速度了?
那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在五步之外拔出刀劍,想要韓將軍的命時,恐怕尚未沖到其跟前,便已經被放倒了吧?
麻蛋,老祖宗發明的武術,在這冷兵器時代,還真不是嚇唬小孩玩的。找個機會,一定要尋個師傅請教幾招。強身健體也好,護身自保也罷,多學一點,多一份保障。
宋宇小心翼翼的跟著韓令輝前行,生怕自己一步踩錯撲街了。就這樣,在韓令輝的帶領下,約莫走了五六分鐘,終于走出了這條通道。
來到了一片寬敞的空間內,宋宇伸了個懶腰,回頭看了看后面那條黑洞洞的通道,暗自咂舌:就這長度,賊人估計九條命都不夠死的,除非此人能一直腳不落地,光靠墻壁支撐著身體進來。
不過再身強力壯的賊人,也不可能在如此長度堅持住吧。
“:掌燈。”一旁傳來韓令輝的呼喝聲。兩名禁軍不敢耽擱,舉著火把快步跑到前面幾個支撐整個大廳的石柱前,將石柱上的油燈一一點燃,頓時整個大廳顯現在宋宇眼前。
宋宇看著躥騰的火苗,心中卻是一緊,小聲問韓令輝道“:韓將軍,這大廳如此封閉,若是點著燈火,空氣耗盡,我等豈不全都被憋死在此處?”
韓令輝聽后哈哈大笑“:殿下,這里雖則看似封閉,卻有無數氣孔與外界相通。但這氣孔在何處,屬下卻是不知,恐怕只能問當年建設此處的工匠了。”
宋宇一副我懂了的樣子點了點頭,心想也是:若不留通氣的地,那這里不就成了一座陵墓了嗎。
再者說,在這濕潮的地下,若不與外界通風,那些個古玩字畫,兵甲器械,豈不沒幾年就腐爛了。
宋宇像是好奇的孩童般,一路問問題,一路點頭“:是本殿下杞人憂天了,韓將軍,事不宜遲,還請繼續帶路。”
韓令輝可不敢笑話宋宇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要擱前世,估計是個人都敢笑話宋宇。
可今世,恐怕除了寧宗還有史彌遠,還真沒人敢明著笑話他宋宇了。
韓令輝面對問題多多的宋宇,一直畢恭畢敬的一一解答,“;殿下,這地下二層,藏得多是兵器盔甲,擺放混亂。但有個角落,卻珍藏了些名貴的古畫書法。屬下素聞殿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既然到了此處,又有陛下金牌在手,何不在此選幾樣書畫,也不虛此行啊。”
宋宇暗自贊嘆韓令輝很會做人:都說盛世古董,亂世金,這大宋內庫,隨便拿幾件古董出去,換個十數萬兩銀子,還不跟玩似的?
自己又何必去戶部再跑一趟?想到此,宋宇四處打量起來,只見韓令輝所指的一個地方,擺滿了木制儲物架。
宋宇雙手倒背,沿著一個個的儲物架打量起來。木架上所放何物,都用一塊木牌標明。
讓宋宇搜索起來并不十分困難,只要看木牌上所標名稱便可。省去了不少功夫。
就這樣邊走邊看,待宋宇走到一塊木牌時,不禁皺起了眉頭,自言自語道“:誒?清明上河圖?此圖不是早在靖康之變時,便被金人擄走了嗎?”
韓令輝一直小心翼翼的用火把幫宋宇照明,聽到宋宇自言自語,慌忙微笑著答道“:殿下,此圖屬下知曉來歷。”
宋宇疑惑的看著這位武人,要知道古代的武人可都是很專業的,除了習武,別的基本一無所知。
但看面前這位韓將軍信誓旦旦的樣子,不似狂言。便問道“:還請韓將軍明說。”
韓令輝看到宋宇有興趣,屁顛屁顛的說道“:此圖并非真跡,乃是當朝一位畫師憑記憶所畫。圣上看其工筆頗佳,甚是喜愛,便存于此處。”
宋宇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么回事。這也算是古代皇帝的自我意淫,借假酒買醉了吧。
似笑非笑地搖了搖頭,宋宇繼續查找起來,直到走到一個巴掌大的白瓷瓶前時,才停下了腳步。
仔細看了看木牌上所寫‘火奴兒’三字,宋宇再次郁悶了,一個瓷瓶,叫什么火奴兒?
便對旁邊的韓令輝調侃道“:此物怕是寫牌的的官員犯迷糊了吧,一個瓷瓶,竟然叫火奴兒?”
韓令輝聽到宋宇問自己,向前兩步仔細打量了起來,隨后緩緩對宋宇說道“;這物恐怕是屬下當差之前便已收錄,所以屬下也不知為何物。“言罷,韓令輝不好意思的對著宋宇笑了笑。
宋宇聽他如此說,知道再問也是白問,干脆一伸手,將這小巧玲瓏的瓷瓶拿在了手中。
哪知這瓷瓶被宋宇在半空中這么一晃,傳來一陣呼啦啦的聲響,宋宇暗自奇怪,怎么的?還是帶餡的?
出于好奇,宋宇伸手就要將瓷瓶打開,看看里面究竟放的何物?哪知這瓷瓶的蓋子仿佛是長死了,宋宇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是紋絲不動。
出于面子,宋宇嘗試著左右擰了兩下瓷蓋,竟然驚奇的發現,這瓷蓋竟然暗藏玄機,向左擰時輕松無比,但相反方向卻是越擰越吃力。
宋宇暗暗稱奇,麻蛋,還是個后世水杯蓋類型的瓷蓋。這古代的工匠,還真是能造啊。
輕輕地將瓷蓋擰開,里面露出的東西頓時讓宋宇是哭笑不得。原來這所謂的火奴兒,就是半瓷瓶的火柴。
只不過里面的古代火柴,著實是大的不像話。足有兩寸(6.66厘米)長短。
宋宇看到這些火柴,自言自語道“:火柴,是俺們炎黃子孫發明的?它不是有個名字叫洋火嗎?”
輕輕地將瓷蓋擰了回去,宋宇將瓷瓶放入了袖兜之中。之后宋宇又選了幾件金器字畫,便招呼韓令輝奔著武器盔甲的地走去。
武器盔甲擺放的十分雜亂,說是隨意丟棄都不為過。一路挑揀下,宋宇并沒有瞧上什么特別出彩的兵刃。從形制上看,這些大都是大宋士兵的制式裝備。
直到轉過幾個拐角后,才來到一條擺放整齊的小路。
這條路上,并沒有隨意亂扔的盔甲兵刃,反而是一個個的木質臺子。在臺子之上,擺滿了一個個的木匣。
宋宇心想,這些木匣里面,估計裝的全是兵器吧。
韓令輝話不多說,徑直領著宋宇走到了一個木臺前,輕輕的拿起一個四方小木盒。
將之打開,從里面拿出一架精致的漆黑小弩。韓令輝立馬雙手托著,遞到了宋宇手中。
“:殿下,奇珍異寶屬下或許會有不知道的,但說到兵器,屬下絕對件件知曉。”
宋宇滿意的把玩著手中的小弩,忽悠覺得少了些什么,便開口問道“:這袖弩好是好,可惜只有這弩身上的一支箭。”
韓令輝微笑著答道“;殿下不必擔心,這弩又非什么古物珍玩,乃是我大宋兵器監所造,待出去后,屬下親自去兵器監給殿下多要些箭矢。”
宋宇開心的點了點頭,將袖弩放進了袖兜里。轉頭對很會辦事的韓令輝繼續問道“:韓將軍,這弩雖好,本殿下卻還想尋幾把兵器,最好是刀劍。”
韓令輝不敢怠慢,引著宋宇來到不遠處的木架前“:殿下,要說刀劍,這內庫之中在沒有能勝過這五把寶劍的了。”
宋宇一聽是庫里最好的寶劍,忙上前打量起來。就見木架上排列著五個木匣,宋宇一一打開。五八寶劍呈現在眼前。
每把寶劍劍鞘上分別寫著一個朱紅色的大字,下邊還有兩行小字。
宋宇依次查看,分別是:
智,智者謀國,拙于謀身。
勇,勇者無畏,沖鋒在前。
義,大義匡國,為民除奸。
仁,身居高位,以仁為本。
嚴,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看完劍鞘上的字,宋宇又在每個盒子中找到一片絲綢,每個絲綢上都寫著幾個大字,君子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