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庫門建筑講究一個“螺螄殼里做道場”。
有限的空間被分隔重塑,而后承擔起生活所需的不同功能。
但無論再怎么開動腦筋,硬件設施的局限性還是擺在那的。
這也就造成了雖身處同一棟樓,在不同樓層不同位置的居住體驗有著天差地別。
最好的房間肯定是一樓的客堂間和二樓的亭子間。
客堂間連著天井,舉頭能望明月,低首就是大地,又連著燒飯的灶披間,適合上了年紀的老人來住。
而亭子間一般最方方正正,家具擺得出,采光好,又通風,除了需要爬一小段樓梯外,這里幾乎就是整個小樓最好的房間。
石庫門的樓梯大多都是筆直的,將一樓和頂樓連接起來,它們普遍被建造得很陡,下樓的時候整個人需要把重心往后倒,不然很容易就一頭栽下去。
雖然難走,但樓梯也是整棟建筑的中軸線,上海人喜歡靠著它來做文章。
從客堂間出來拐彎上樓,不到亭子間的位置,左手邊開一扇很小的門,往里鉆就會得到一處極為低矮的空間。
因為在一層之上,二層之下,所以稱其為“二層閣”。
這里原本是為了解決儲物空間不足而設計出來的產物,所以壓根就沒考慮能不能住人,整個層高也就一米多點,成年人無法直立行走,功能上頂多也就是用來睡睡覺。
因為沒有窗,空氣流通條件差,長期缺乏陽光照射,久而久之就會彌漫著一股霉味。
而李燕和瑤兒最后被“分配”到的容身之所,正是這不見天日的二層閣。
阿紅把長孫小飛的學習環境當作尚方寶劍,拿出來強勢“鎮壓”了李家的其他人。
得逞了的她還不知足,企圖壓榨李燕的勞動力,想要讓對方來自己經營的早餐店幫工。
所幸這個計劃過于不切實際,最后并沒有成功實施,但阿紅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舉動最后還是換到了好處。
現在李燕每天傍晚以后都要抽出三個小時來給侄子小飛輔導功課,不僅僅是數學科目,還包括了英語、物理和化學。
四五個月大的孩子最是離不開人,李燕白天要照顧瑤兒,吃好晚飯就得開始給小飛上課,期間可能還會穿插喂奶和服侍兩個老人,說不累肯定是假話。
但就這樣阿紅還不滿意,沒過幾天她就又起了壞心思,提出想讓李燕給全家人做飯。
之前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李燕的母親負責,到了周末李國偉才會從工作的國營飯店打包一些回來。
現在阿紅的早餐店“缺人手”,她算計李燕無果,最后只能硬拉著李母到店里幫忙。
如此一來家里就時常要吃需要二次加熱的剩飯剩菜,時間一長小飛先受不了了,嚷嚷著想吃奶奶做的蔥烤大排和紅燒肉。
阿紅對兒子那是寵溺無比,又不愿放過李母這個免費“小工”,思來想去只能把臟水往小姑子身上潑。
這不今天趁著小飛補習完的機會,直接在樓梯上堵住了李燕。
“我說小妹,我和媽為在店里忙了一整天,你就不能做兩口熱乎飯嗎?就算不考慮我們大人,小飛那可是還在長身體的年紀,你當姑姑的怎么能這么狠心?”
如果厚顏無恥有等級,阿紅絕對能拿一百分。
李燕被她氣得臉色煞白,但千言萬語都好像卡在了喉嚨口,怎么都罵不出來。
“你還瞪我,早知道就不該同意你回來住,我們把你當一家人,你呢?做什么事都防著,都算著?!?/p>
“當初爸媽和你哥不同意你嫁到北京去,你聽話了嗎?現在老公跑到什么南極去出差,把我們當三歲小孩子騙?。苛粝聜€孤兒寡母的還要我來伺候,真是受夠了。”
阿紅的聲音格外尖銳,她好像巴不得鄰里鄰居都聽到自己家里的“丑事”,擠眉弄眼地把話越說越難聽,直到已經睡下的李父李母從客堂間沖出來才肯罷休。
李燕這次沒忍住心里的委屈,哭到泣不成聲。
盡管如此,李燕的父母也只是抱著她不斷輕聲安撫,任由一切的“始作俑者”翻著白眼甩手離去。
“爸媽,我沒事,我去看看瑤兒?!?/p>
生活總要繼續,哪怕是為了還嗷嗷待哺的女兒,李燕也只能先把這口氣憋回去。
她抹掉眼淚,擁抱了下滿臉愧疚的兩位老人,非常努力地露出一個笑容,然后回到了亭子間。
每天給小飛補課的時候,李燕都會把瑤兒一起抱過來,小家伙特別乖巧懂事,不哭也不鬧,總是伸著小手朝著媽媽的方向揮動。
“妹妹乖,媽媽很快就回來,等你長大了,哥哥給你買糖吃好不好,哎呀,不哭不哭。”
剛進屋子,李燕便看到小飛正半跪在床邊,一邊輕輕拍打著瑤兒的后背,一邊嘴里念念有詞。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都比大人來得有情有義,有血有肉。
“姑姑,我看妹妹一直在哭所以才哄她的?!?/p>
聽到李燕的腳步聲,小飛慌張起身,他還分不清自己剛才的舉動是對是錯,于是漲紅著臉把雙手藏到背后。
“小飛乖,妹妹只是餓了,你去把作業寫完,姑姑待會來給你講數學題。”
看著少年清澈的雙眼,李燕剛才的滿腔憤怒也頓時消了一大半,孩子都是無辜的,不應該與被世俗染黑的成年人混為一談。
“嗯嗯,姑姑,我媽媽她不是故意兇你的,她是怕我吃得少才這么說,以后我一定多吃飯多吃菜,長高長大了媽媽就不會擔心了?!?/p>
小飛的話質樸且單純,現在的他哪里弄得明白阿紅為何要處處刁難李燕,還以為是自己在飯桌上的任性惹了禍。
童言無忌,李燕摸了摸自己這侄子的腦袋,臉上擠出來的笑容看起來有些無奈,也有些欣慰。
李燕知道像今天晚上這樣的“沖突”以后還會發生,而能夠保護她和瑤兒的男人卻正在去往越來越遙遠的地方。
與此同時,“向陽紅10”號船的甲板上。
正在拍照的趙陽猛地打了個噴嚏,疑惑地揉了揉鼻子,心想天氣這么熱難道還能感冒不成。
他沒把這突如其來的“征兆”放在心上,而是把視線投向遠處波光粼粼的海面,那里是久違的風平浪靜,也是整個太平洋距離地球中心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