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夢,忽然笑了:“這么說來,現在的修行者還得謝謝我母親?”
“算是吧?!?夢也笑了,淺灰色的眸子里終于有了暖意,“至少不用一見面就拼個你死我活。”
山風再次吹來,帶著遠處村落的炊煙味。遠處的天地在晨光里舒展,像一幅剛剛鋪開的畫卷。
沒有了證道者的壓制,沒有了 “大道獨屬” 的枷鎖,他們的夢之道,似乎真的能在這片歸墟時代的天地里,走出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
“那正好。” 無名迎著風,聲音清亮,“省了功夫,正好專心追你?!?/p>
夢挑眉,指尖在她眼前晃過,一縷紫霧化作只蝴蝶,在她鼻尖前扇了扇翅膀:“拭目以待。”
朝陽正好爬至天際中央,金光落在兩人肩頭,仿佛為這場始于日出的約定,鍍上了一層滾燙的印記。
山風卷著草木的清氣掠過耳畔,無名望著遠處云海翻騰,忽然想起修行路上那些模糊的境界劃分 —— 歷代石女的記憶里,總有 “感法”“觸法” 之類的字眼,卻從未有過清晰的脈絡。
“說了這么多關于大道的事,” 她轉頭看向夢,“這世間的修行境界,到底是怎么劃分的?你現在又在哪個境界?”
夢指尖漫不經心地撥弄著崖邊的野草,聲音清淡如流水:“境界劃分,不過是后人根據對法則的參悟與掌控程度定的俗名,大體分九層?!?/p>
“九層?”
“感法、觸法、御法、明法、通法、融法、化法、不朽、證道。” 他屈指一一數來,“感法觸法,不過是初窺法則輪廓、勉強觸碰其邊緣;御法明法,方才算踏入修行門庭,能穩定調用法則、洞悉其運轉規律;通法之后,可讓法則與自身深度綁定,舉手投足皆含法則之力;至于不朽……”
他頓了頓,抬眼望向天際,仿佛能穿透云層看到更高處:“不朽境便是與天地法則網絡相融,壽元與天地同齊,除非天地毀滅否則永恒不滅;而證道,則是跳出法則束縛,觸及大道本源,成為萬法源頭的終極境界?!?/p>
無名默默記下,又問:“那你呢?”
夢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帶著與生俱來的自信:“御法巔峰,距離明法只差一步,距離通法…… 亦不遠?!?/p>
這個答案不算意外,無名點點頭,卻見他已轉身欲走,玄色衣袍在晨光里劃出一道利落的弧線。
“等等?!?她忽然開口。
夢腳步微頓,回頭看她,眸底帶著詢問。
無名迎著他的目光,忽然笑了,那笑意里藏著幾分篤定,幾分狡黠:“剛剛你演示的那幕天地倒轉、日月輪回…… 其實只是讓我做了一個夢,對嗎?”
夢的眉峰幾不可察地動了動。
“你根本沒動過真格的?!?她往前走了半步,聲音清亮如晨露,“山風的濕度、晨光的溫度、甚至崖邊那株野草的擺動頻率…… 自始至終都沒變過。你只是用夢之法則,在我識海里演了一場戲?!?/p>
她想起剛才天地錯亂時,指尖觸到的草葉始終帶著晨露的冰涼,想起光影閃爍間,鼻尖縈繞的草木清氣從未散去 —— 那些細微的 “真實”,恰是夢境無法完全復刻的破綻。
夢看著她,沉默片刻,忽然低笑出聲。那笑聲里沒了之前的疏離,多了幾分真切的興味:“你倒是比我想的更敏銳。”
他承認了。
“入夢而不覺,才是夢之法則的精妙。” 他說,“若連這點障眼法都看不破,往后如何跟我爭?”
“所以你是故意留了破綻?”
“或許是,或許不是?!?夢的身影漸漸變得虛幻,像是要融入晨光里,“畢竟,太容易被看透的對手,會很無趣?!?/p>
話音落時,他的身影已化作一縷紫霧,順著山風飄散,只留下一句輕得像嘆息的話:
“下次見面,讓我看看你的長進?!?/p>
無名站在崖邊,望著那縷紫霧消失的方向,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山風依舊,晨光正好,仿佛剛才那場關于大道與夢境的對話,也只是一場醒得太早的夢。
但她知道,不是的。
掌心殘留的、因激動而微微發燙的溫度,還有腦海里清晰的境界劃分,都在提醒她 —— 這場始于日出的追逐,才剛剛開始。
崖邊的風帶著晨露的潮氣,卷得無名鬢角的碎發微微揚起。
她望著遠處云海被晨光染成的金紅色,指尖無意識地在石面上劃著 —— 剛才夢提及的 “御法”“明法”,像兩顆投入心湖的石子,蕩開圈圈漣漪。
歷代石女的記憶碎片里,似乎有過 “御法境” 的影子:第三代虎女在叢林中狩獵時,能借 “風” 的法則預判獵物動向;第四代俠客揮劍時,“銳” 的法則會讓劍鋒泛起微光。
原來那些模糊的感知,都是境界的印記。
“御法巔峰……” 她低聲重復,忽然笑了。若夢這等能在識海里翻覆天地的人物,尚且停留在 “御法”,那自己這剛摸到 “感法” 門檻的水平,倒不算太難看。
轉身下山時,腳步輕快得像踩著風。路過半山腰那棵老槐樹,她伸手撫過粗糙的樹皮,忽然想試試 —— 剛才夢說 “御法境能穩定調用法則”,那自己這 “感法境”,能不能做些更細微的事?
她凝神靜氣,試著去 “感知” 樹皮下流動的 “生” 之法則。起初像隔著厚厚的棉絮,只有模糊的暖意,可隨著呼吸漸勻,那暖意竟變得清晰起來。
是木質纖維里緩緩攀升的汁液,是葉片細胞里悄悄舒展的新綠,是根系在土壤里探索延伸的微弱悸動。
“原來這就是…… 感法?” 她指尖輕輕按在樹干上,那股暖意順著指尖傳來,讓掌心微微發燙。
這時,山下傳來竹青和桃紅的呼喚聲,兩人正踮著腳在路口張望,見她身影出現,臉上的憂色瞬間化開。
“小姐,您可算下來了!” 桃紅提著食盒小跑上來,里面飄出桂花糕的甜香,“早飯都快涼透了,您要是再不回,我和竹青就要上山找您了?!?/p>
無名任由她挽住胳膊,目光卻仍落在老槐樹上。樹皮的紋路里,仿佛藏著無數被 “感法” 照亮的細節,正一點點拼湊出修行之路的輪廓。
“走吧,” 她笑著拍拍桃紅的手,“回去吃飯。”
食盒里的桂花糕還帶著溫熱,甜香混著晨光漫進心底。無名咬下一口,忽然覺得,這場從 “感法” 到 “證道” 的追逐,或許就該這樣 —— 帶著煙火氣,一步一步,扎實地往前走。
畢竟,再宏大的夢,也得從腳下的路開始走。
(下面是境界詳解:1. 感法境
? 參悟程度:對天地間的法則僅有模糊感知,如同隔著薄霧觀物,只能察覺法則的微弱波動(如 “力” 的沉重、“水” 的流動),無法理解其本質。
? 運用熟練度:完全無法主動調用法則,僅能在極端環境下被動觸發身體對法則的本能反應(如危機時偶然引動一絲 “速” 的法則避開攻擊)。
? 融合度:與法則毫無融合,自身與法則如同兩個獨立存在,法則對自身狀態無任何影響。
2. 觸法境
? 參悟程度:能清晰感知單一法則的具體形態(如 “火” 的灼熱與蔓延特性、“土” 的厚重與穩固),可初步分辨法則的強弱差異。
? 運用熟練度:能主動引導極微弱的法則之力,進行最簡單的應用(如用 “火” 法則點燃枯草、用 “土” 法則加固腳下土地),但消耗極大且難以持久。
? 融合度:法則與自身產生微弱聯系,如同 “觸碰” 般短暫交互,結束后自身無殘留影響。
3. 御法境
? 參悟程度:深入理解單一法則的核心規律(如 “風” 的流動軌跡、“雷” 的傳導原理),能預判法則的自然運行方向。
? 運用熟練度:可穩定調用法則之力,形成基礎術法(如 “風刃”“雷擊”),并能簡單控制其強度與范圍,將消耗降至可控水平。
? 融合度:法則之力可短暫留存于體內,如同 “駕馭” 工具般隨心使用,但本質上仍與自身割裂。
4. 明法境
? 參悟程度:看穿單一法則的衍生變化(如 “水” 可化為冰、霧、云的轉化邏輯),甚至能理解法則與其他事物的關聯(如 “木” 法則與生命的依存關系)。
? 運用熟練度:可將法則之力融入自身功法或武器,實現復雜應用(如用 “金” 法則鍛造法寶、用 “時間” 法則短暫延緩物體衰老),運用時行云流水,幾乎無滯澀。
? 融合度:法則開始滲透自身氣血與神魂,自身狀態會隨法則波動產生細微變化(如修 “火” 法則者體溫偏高,性格易躁)。
5. 通法境
? 參悟程度:貫通單一法則的全部脈絡,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 “空間” 法則中 “距離” 的本質是能量場的折疊),甚至能觸類旁通,理解相近法則的基礎原理(如修 “冰” 法則者能略懂 “水” 與 “寒” 法則)。
? 運用熟練度:法則之力如同手臂延伸,可在一念間完成復雜操作(如用 “空間” 法則撕裂虛空進行瞬移、用 “生命” 法則瞬間治愈重傷),且能將法則之力壓縮、提純,威力呈幾何級增長。
? 融合度:自身與法則深度綁定,如同 “魚與水”,脫離法則濃郁的環境會感到虛弱,法則的強弱直接影響自身實力。
6. 融法境
? 參悟程度:將單一法則的本質內化為自身認知,可從 “無” 中生出法則(如無需依托外界水源,僅憑自身認知創造 “水” 法則),甚至能修改法則的局部運行規則(如讓 “重力” 法則在特定區域失效)。
? 運用熟練度:法則與自身術法、意志完全同步,可在瞬間施展大規模法則神通(如用 “時間” 法則凍結一城之人、用 “因果” 法則改寫短距離內的事件結果),且幾乎無消耗。
? 融合度:法則成為自身存在的一部分,肉身、神魂、靈識均由法則構成,即使肉身被毀,也能以法則形態存續(如化為一道 “光” 法則繼續存在)。
7. 化法境
? 參悟程度:跳出單一法則的局限,能將多種法則拆解、重組(如將 “風” 與 “火” 法則融合為 “焚風”,將 “空間” 與 “時間” 法則疊加為 “時空亂流”),理解法則的本源是 “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
? 運用熟練度:可在自身周圍構建 “法則領域”,領域內自身意志即法則(如領域內 “生” 與 “死” 可隨心意切換),甚至能剝奪他人對法則的使用權。
? 融合度:自身即法則的集合體,可隨意轉化為任何法則形態(如時而化為 “雷”,時而化為 “影”),存在形式超越物質與能量的界限。
8. 不朽境
? 參悟程度:洞悉法則的終極真理,知曉 “法則并非天生,而是天地意識的具象化”,可直接與天地意識對話,修改法則的底層邏輯(如讓 “衰老” 法則對特定種族失效)。
? 運用熟練度:舉手投足間牽動諸天法則,一念可讓星辰生滅、時空輪回,無需刻意施展,自身存在即是法則的最高體現(如靠近者會被自動 “凈化” 或 “湮滅”,依自身意志而定)。
? 融合度:與整個天地的法則網絡完全融合,自身壽元與天地同齊,除非天地毀滅,否則永恒不滅(即使被打散,也能在法則網絡中重生)。
9. 證道境
? 參悟程度:超越天地法則的束縛,明白 “法則是大道的支流”,自身已觸及大道本源,可創造或毀滅一界法則(如開辟一個沒有 “重力” 法則的新世界)。
? 運用熟練度:法則對自身而言如同 “呼吸” 般自然,無需主動操控,自身意志即可改寫大道規則(如讓 “因果報應” 失效,讓 “生死輪回” 逆轉)。
? 融合度:自身與大道合一,成為法則的源頭與終點,既存在于萬物法則之中,又獨立于一切法則之外,達到 “萬法由我,我即萬法” 的終極境界。
這九個境界層層遞進,從 “感知法則” 到 “成為法則本身”,每一步都是對 “法則” 認知與掌控的質的飛躍,而 “證道境” 更是跳出修行體系的終極形態,成為超越天地的存在。)